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人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jí rén tiān xiàng吉人天相 | 吉人:有福氣的善人;相:保佑;幫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這是一種宿命論者的觀點。 | 元 無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著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后日我同女孩兒去賀你也。” |
rén shì bù zhī人事不知 | 見“人事不省”。 | 《紅樓夢》第一二○回:“寶釵哭得人事不知。” |
wú rén bù zhī無人不知 | 到盡人皆知的地步。 | 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賣朝報’的人為廣招徠,必然大聲吆喝,以至于大街小巷,無人不知。” |
mǎ féi rén zhuàng馬肥人壯 | 壯:強壯。形容軍威雄壯,精神抖擻。 | 元·無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將英雄,馬肥人壯,不時在邊搶擄。” |
rén qín jù shì人琴俱逝 | 見“人琴俱亡”。 | 清·王鵬運《韁村詞序》:“人琴俱逝,賞音闃然。” |
dá shì tōng rén達士通人 | 通人: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達,學識淵博的人。 | 宋·陸游《雍煕請機老疏》:“伏望尊官長者,達士通人,共燃續慧命燈,不惜判虛空筆,起難遭想,結果勝緣。” |
yī yǔ zhōng rén一語中人 | 中:中傷。以一句話中傷人。 | 宋·李昌令《令善錄·劉貢父》:“蓋好謔人者,但知取快一時,不知一語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
wéi rén shī biǎo為人師表 | 指在人品德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多指教師。師表:榜樣;表率。 | 《北齊書 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 |
jià huò yú rén嫁禍于人 | 嫁:轉移。把災禍轉嫁給別人。 | 《南史 阮孝緒傳》:“答曰:‘己所不欲,豈可嫁禍于人。’乃焚之。” |
jiāng hú yì rén江湖藝人 | 在街上表演吟唱、講故事、舞蹈、變戲法和啞劇等藝術而謀生的人。 |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一章:“那功夫不知是跟哪個江湖藝人學的,打起架來,三五條漢子近身不得。” |
rén dìng shèng tiān人定勝天 | 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 宋 劉過《龍川集 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
fǔ yuè zhī rén斧鉞之人 | 斧鉞:古代殺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應受到刑罰的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說,于是齋戒五日,將相管仲。管仲曰:‘斧鉞之人也,幸以獲生……若知國政,非臣之任也。’” |
bàng rén mén hù傍人門戶 | 傍:依傍;靠著。依靠在別人家門庭上。比喻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 宋 蘇軾《東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人怕出名豬怕壯 |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3回:“俗話兒說的,‘人怕出名豬怕壯’,況且又是個虛名兒。” |
àn jiàn shāng rén暗箭傷人 | 暗中射箭殺傷別人。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但是殺下馬的,各自抬回本陣,不許暗箭傷人,亦不許搶擄尸首。” |
bù yǐ rén fèi yán不以人廢言 | 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 | 春秋 孔子《論語 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
měi rén xiāng cǎo美人香草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漢 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
yǐ jǐ zhī xīn,duó rén zhī fù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藝林學山八》:“楊(楊慎)以朱(朱熹)忌而毀之,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
rén dì shēng shū人地生疏 | 疏:不熟悉。初到一個地方;對當地的人、環境、習俗都不熟悉。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門生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時就有差委。” |
rě rén zhù mù惹人注目 | 惹:招惹,引起。引起別人的注意。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時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熱難當,卻不敢再走鬧市。” |
jí rén zhī yōu急人之憂 | 急:著急。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 《紀聞·吳保安》:“側聞吾子急人之憂,不遺鄉曲之情,忽重特達之春,使保安得執鞭弭,以奉周旋。” |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皇天不負苦心人 | 天公不會辜負苦心人的意愿。意謂只要肯下苦功,堅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實現。 | 茅盾《子夜》十六:“再說一句笑話,內人保的壽險后天滿期,要是當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負苦心人。” |
rén shēng rú mèng人生如夢 | 人生就好象一場夢。比喻世事無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夢”。 |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qǐ sǐ rén ròu bái gǔ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 《國語·吳語》:“君王之于越也,醫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rén cái chū zhòng人材出眾 | 人品才能超出眾人。同“人才出眾”。 | 清 吳趼人《情變》第四回:“我想我們二官人材出眾,生得又秀氣,何老頭子見了,一定是中意的。” |
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荷:扛;戟:古兵器。一個人把著關口,一千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chǔ chǔ dòng rén楚楚動人 | 形容姿容美好,動人心神。 | 清 徐瑤《太恨生傳》:“女雖支離憔悴,而委婉之態,楚楚動人。” |
chū rén tóu dì出人頭地 | 原意是讓這個人高出一頭。后形容超過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 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 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 | 宋 歐陽修《與高司諫書》:“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
yǔ rén wéi shàn與人為善 | 與:贊成;為:做;善:好;好事。原指贊成人學好。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rén shén gòng fèn人神共憤 | 人和神都憤恨。形容民憤極大。 | 《舊唐書 于頔傳》:“頔頃擁節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憤,法令不容。” |
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前人種德后人收 | 德:德行。指上輩的人有德行,后輩的人會受到恩惠。 | 明·馮惟敏《商調·集賢賓·歸田自壽》:“恰才個繞蝸居編菊籬,又報道步蟾宮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種德后人收。” |
shě jǐ cóng rén舍己從人 | 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 《尚書 大禹謨》:“稽于眾,舍己從人。” |
chóu rén guǎng zuò稠人廣座 | 指人很多的場合。 | 《史記 很其武安侯列傳》:“稠人廣眾,薦寵下輩。 |
lìng rén zhǔ mù令人矚目 | 矚:注視。使人注視。 | 王朔《動物兇猛》:“那年國際共運在全球、首先在東南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勝利。” |
jiā yīn rén zú家殷人足 | 家家富裕,人人豐足。 |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臨菑之涂,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
dǒu shāo xiǎo rén斗筲小人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剪燈余話·秋夕訪琵琶亭記》:“委任臣僚,非才者眾,如陳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鈞軸,握兵符。” |
fù rén rú zǐ婦人孺子 | 婦女孩子。 | 《教戰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 |
yǎo wú rén yān杳無人煙 | 謂僻遠無人居住。形容荒涼,偏僻。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師兄差疑了,似這杳無人煙之處,又無個怪獸妖禽,怕他怎的?” |
rén huāng mǎ luàn人荒馬亂 | 形容局勢動蕩不安。 |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現在又是這么的人荒馬亂,交通不方便。” |
xí sú yí rén習俗移人 | 指風俗習慣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 |
yǐ rén lú xià倚人盧下 | 謂依靠別人生活。 | |
ǎi rén kàn chǎng矮人看場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元 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二:“不可先看人議論,如矮人看場,無益。” |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zì zài bù chéng rén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九卷:“諺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雖淺,然實切至之論,千萬勉之。” |
duó rén suǒ hào奪人所好 | 強奪別人所喜歡的人或物。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恁須不奪人所好。” |
tú luàn rén yì徒亂人意 | 意:心情。只會擾亂人的心情,起不到別的作用。 | 宋 蘇軾《富鄭公神道碑》:“始受命聞一女卒,再受命聞一男生,皆不顧而行,得家書,不發而焚之,曰:\'徒亂人意。\'” |
zūn jǐ bēi rén尊己卑人 | 抬高自己,蔑視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 柯劭忞《清史稿》卷四三九:“中國地處亞東,又為數千年文化之古國,不免挾尊己卑人之見,未嘗取世界列國之變遷而比較之。” |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 | 宋·岳珂《徐鉉入聘》:“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 |
cuī rén lèi xià催人淚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跡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淚。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實在是萬歲爺的祭文催人淚下,奴才們實在忍不住了……” |
lì jǐ sǔn rén利己損人 | 為了使自己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參見“損人利己”。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君當傳與世人,廣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損人。” |
lè chéng rén měi樂成人美 | 樂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 清·葉廷琯《吹網錄·建康集足本》:“與余無一日之雅,乃慨然樂成人美。” |
pò gǔ luàn rén chuí破鼓亂人捶 | 比喻人失勢受到大家的欺侮。 | 馮驥才《神鞭》:“好啊!破鼓亂人捶呀!等三爺把傻巴兒的辮子揪下來,就砸你的鋪子!” |
miǎo wú rén yān渺無人煙 | 一片渺茫,沒有人煙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將淮北千里,掃蕩個渺無人煙。”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
jí rén féi jǐ瘠人肥己 | 瘠:瘦,引申為慳吝;肥:胖,引申為貪婪。對待別人很吝嗇,而自己卻很貪婪。 | 明·屠隆《曇花記·冥司斷案》:“眾生多犯慳貪謀奪強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
chéng rén zhī shàn成人之善 | 成全別人為善。 | 《魏書·禮志四》:“況乃官歷士流,當訓章之運,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
rén jié dì líng人杰地靈 | 人有英杰;地有靈秀之氣;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就會成為名勝地區。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靈秀之地。 | 唐 王勃《滕王閣詩序》:“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
qiān gǔ zuì rén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遠被人記著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三回:“不獨老楊禽獸,作千古罪人,即弟輩以小人之心推測君子,亦應抱愧。” |
yāo yóu rén xīng妖由人興 | 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嚴肅、不正派引起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四年》:“妖由人興也。人無釁焉,妖不自作。” |
gǔ wǔ rén xīn鼓舞人心 | 鼓舞:振作,奮發。振奮人們的信心。增強人們的勇氣。 | 漢·揚雄《法言·先知》:“鼓舞萬物者,雷風乎?鼓舞萬從者,號令乎?” |
yá zì shā rén睚眥殺人 | 睚:眼眶;眥:眼角;睚眥:生氣瞪眼。因為別人瞪眼就殺了他。形容為人狹窄驕橫。 | 西漢·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 |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論有多少人,只能有一個人掌管家事。泛指辦事都要有為首負責的人。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
zhuō jiàng xié rén捉將挾人 | 挾:挾制。在戰斗中能夠制服敵人,活捉其將領。 |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父子每舍死忘生,苦征惡戰,扯鼓奪旗,捉將挾人。” |
rén lái kè wǎng人來客往 |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也指來往客人很多。同“人來客去”。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偶然在家空閑兩日,又得分撥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來客往,道乏辭行,轉眼間早已假期將滿。” |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真人面前不說假 | 指在真誠的人或了解情況的人面前不說假話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南康軍云居山了元佛印禪師》:“真人面前不說假,佛也安,祖也安。” |
rén cái nán dé人才難得 | 難:困難,不容易。得:獲得。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愛惜人才。 | 宋·蘇軾《謝宣召入院狀》:“首擇輔臣,次求法從,知人才之難得,采虛名而用。” |
néng rén qiǎo jiàng能人巧匠 | 能:技能,才能。指工藝技術高超的人。 | 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其實既是個細琢細磨的能人巧匠,也有著敢想敢干的猛烈勁兒。” |
rén qíng yì zhuó人情恟恟 | 形容人心動蕩不安。 |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寧康元年》:“是時,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誅王、謝,因移晉室。” |
dòng rén xīn xián動人心弦 | 動人:感動人;心弦:指受感動而引起共鳴的思想感情。形容非常動人。 | 徐遲《長江大橋的美是社會主義的美》:“許多動人心弦的建筑物呢?還只在藍圖上。” |
chún jiǔ měi rén醇酒美人 | 指酒色。 | 清·宋琬《題戴蒼畫陳階之小像和王阮亭韻》:“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學信陵君。” |
rén qíng xiōng xiōng人情洶洶 | 見“人情恟恟”。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紹熙甲寅,孝宗升遐,光宗疾,不能喪,中外人情洶洶。” |
rén yuàn shén nù人怨神怒 | 形容民憤極大。 | 《晉書 孔愉傳》:“天罰既集,罪人斯殞,王旅未加,自相魚肉。豈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災!” |
kuì tiān zuò rén愧天怍人 | 怍:慚愧。對天對人,都感到慚愧。指做了虧心事無臉見人。 |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 宋·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
yīn rén zhì yí因人制宜 | 因:依據;制:制定;宜:合適。根據人們的不同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 李欣《老生常談·以人為鑒》:“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因人制宜。” |
wàn rén zhī dí萬人之敵 | 敵:對抗。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也指善于統帥軍隊以抵御強敵。亦作“萬人敵”。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等傳評》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
cǎn wú rén lǐ慘無人理 | 猶言慘無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弄峻制,慘無人理。任法吏之妄為,絲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懸于法官之意旨。” |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伐:討伐。一個國家必定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然后別人才來攻伐。比喻事情變化要從內部找原因。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kàn rén shuō huà看人說話 | 指不按規矩辦事,處理問題因人而異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 |
miào jué shí rén妙絕時人 | 指作品的好,不是當時的人所能比。 |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 |
gǔ huò rén xīn蠱惑人心 | 用謠言或詭辯來迷惑;毒害人們的心靈。蠱:相傳是一種由人工培養的毒蟲;用來放在食物中害人;蠱惑:迷惑;毒害。 | 《元史 刑法志》:“諸陰陽家者流,輒為人燃燈祭星,蠱惑人心者,禁之。” |
qián rén zhòng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 比喻前人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32回:“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反把那種樹的人殺了,還有甚么公理呢!” |
shí rén tuò yú拾人唾余 | 見“拾人涕唾”。 | 梁啟超《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系》:“事事落人之后,拾人唾余。” |
fēi niǎo yī rén飛鳥依人 | 依:依戀。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比喻依附權貴。亦比喻小孩、少女嬌小柔順,可親可受的情態。 | 宋·闕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經營內引,搖尾乞憐,作飛鳥依人之態。” |
rén xīn suǒ xiàng人心所向 | 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舊唐書 隱太子建成傳》:“而秦王勛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 |
zhī rén shàn rèn知人善任 | 了解下屬;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漢 班彪《王命論》:“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ní zú jù rén泥足巨人 |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 郭沫若《憶秦娥·歌劇<白毛女>重上舞臺》:“多威武,泥足巨人,過街老鼠。” |
fēng liú rén wù風流人物 | 風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sān rén chéng hǔ三人成虎 | 城里本沒有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說城里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 |
bù zhī hé xǔ rén不知何許人 | 許:處所。不知道是哪里人。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
yǎo wú rén jì杳無人跡 | 見“杳無人跡”。 | 唐·常沂《靈鬼志·鄭紹》:“至明年春,紹復至此,但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杳無人跡。紹乃號慟經日而返。” |
zhàng rén háng丈人行 | 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行:行輩。指長輩。 |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上》:“單于乃自謂‘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漢天子,我丈人行’” |
yǎng rén bí xī仰人鼻息 | 仰:依賴;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猶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
qǐ rén zhī yōu杞人之憂 | 同“杞人憂天”。 | 曾樸《孽海花》第27回:“這是賢弟關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憂。” |
fǔ yǎng yóu rén俯仰由人 | 集仰:低頭和抬頭,泛指一舉一動。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 金 元好問《論詩》:“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 |
tiān rén shèng chǔ天人勝處 | 勝:優越。佛道用語。指天上人間最好的境遇。 | 《魏書·釋老志》:“云奉持之,則生天人勝處,云犯則墜鬼畜諸苦。” |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人生七十古來稀 | 稀:稀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 | 唐 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
rén wáng jiā pò人亡家破 | 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 《晉書 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勛業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
zhuó rén xiān biān著人先鞭 | 比喻做事情比別人搶先一步。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qiān rén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 《史記 商君列傳》:“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