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夜起
[清代]:江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雲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山寺夜起”譯文及注釋
月亮從山石處升起,揮灑下來的光輝照得滿溪煙霧騰繞。
那煙的顏色像云那樣白,溪水潺潺流到了這荒野里的寺廟前。
打開門,欣賞這夜景,抬頭看那深寒的夜空。
有誰見過我這等沒有家的流浪者,在這深山中孤獨的難以成眠。
“山寺夜起”鑒賞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行愁的詩作。當時作者遭遇離亂,漂泊他鄉,心情孤獨愁苦。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里,孤獨一人,對月思鄉,感慨身世浮沉。
首聯“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描寫月亮從高高的巖石之巔升起來,月光普照大地,為全詩鋪設了思鄉的氛圍,奠定了思鄉的基調。接著詩歌轉向對月光下一溪水霧的描寫。由于月光如水,澄澈明亮,所以,本來就潔白的云氣更顯潔凈飄渺。首聯描寫符合山中晚景特點,月光的襯托使得景物更加美好。
頷聯緊承首聯,寫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氣如云樣潔白,飄飄漾漾,散流在寺前。表面看起來,這不過是自然現象,并無妙處可言。但比起首聯,卻寫出了水氣的自然飄動的動態之美。而且,潔白的水氣飄渺輕盈、流落無定,不禁讓作者聯想到自己漂泊無依的生活。這一聯的描寫除了用云氣暗喻作者羈旅生活的特點,也是以樂景寫哀情的重重一筆,妙不可言。
頸聯寫無法入睡的自己打開寺門,站在寺外觀賞美景。眼前美景,讓作者感慨萬千,不禁憐惜起來。這一份憐惜,暗含著深沉的身世漂泊之感。詩人抬頭看天,卻感覺到霜重氣寒,心中難免凄涼孤獨?!八臁倍?,緊扣心情,間接表達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冷的心境,可謂傳神之筆。
尾聯直抒胸臆,用反問的形式寫到:誰看到無家可歸的客居他鄉的人,在這荒郊野外,月下思鄉,山中嘆惋,獨自一人深夜不眠呢?反問加強了抒情效果,與前面的景物描寫遙相映襯,更寫出一份愁絕傷絕的自傷之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整首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來描寫孤獨凄涼的身世之慨,以樂景寫哀情,更見其哀;以月色鋪設情境,則無一處不孤寂愁苦。此詩大有杜甫詩歌沉郁蒼涼之感,但多出了一份輕巧和淡靜,可為上乘之作。
清代·江湜的簡介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詩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別署龍湫院行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諸生。三與鄉試,皆不第,出為幕友,歷山東、福建等省。在京師得親戚資助,捐得浙江候補縣丞。咸豐十年,奔走避兵,憂憤而死。詩宗宋人,多??嘀浴S小斗鼣犔迷婁洝贰!秴侵邢荣t譜》 蘇文 編繪。
...〔
? 江湜的詩(1篇)〕
清代:
江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雲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元代:
喬吉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宋代:
楊萬里
正是行人腸斷時,子規得得向人啼。
若能淚得居人臉,始信春愁總為伊。
正是行人腸斷時,子規得得向人啼。
若能淚得居人臉,始信春愁總為伊。
清代:
彭孫遹
薄醉不成鄉,轉覺春寒重。枕席有誰同?夜夜和愁共。
夢好恰如真,事往翻如夢。起立悄無言,殘月生西弄。
薄醉不成鄉,轉覺春寒重。枕席有誰同?夜夜和愁共。
夢好恰如真,事往翻如夢。起立悄無言,殘月生西弄。
南北朝:
王褒2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清代:
王國維
愁展翠羅衾,半是馀溫半淚。不辨墜歡新恨,是人間滋味。
幾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渾閑事。獨向西風林下,望紅塵一騎。
愁展翠羅衾,半是馀溫半淚。不辨墜歡新恨,是人間滋味。
幾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渾閑事。獨向西風林下,望紅塵一騎。
宋代:
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雲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唐代:
賈島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數裡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元代:
徐再思
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敗垣芳草,空廊落葉,深砌蒼苔。
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
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江臯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敗垣芳草,空廊落葉,深砌蒼苔。
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
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唐代:
鄭谷
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
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