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明代]: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譯文及注釋
這二首詩選自《民國固原縣志》。陶總戎,不詳其人。總戎,統帥,亦用作某種武職的別稱。
清霄:天空。
寶靨(yè):花鈿。古代婦女首飾。唐杜甫《琴臺》詩:“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仇兆鰲注:“趙曰:寶靨,花鈿也…… 朱注:唐時婦女多貼花鈿於面,謂之靨飾。”靨,舊指女子在面部點搽妝飾。
群品:萬事萬物。
明代·趙時春的簡介

趙時春(公元—五0九年至一五六七年)字景仁,號浚谷,平涼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四年,卒年不詳。著有《趙浚谷集》十六卷,與《平涼府志》,均《四庫總目》并行于世。趙時春居華亭多年,著有《惠民渠記》、《復古南門記》、《朝那廟碑記》、《重修靈巖寺記》、《剡山半霧》、《儀山歌》、《夜歸儀州》、《登古儀州西城》、《華亭道中》、《華亭雨霧》等詩歌。
...〔
? 趙時春的詩(2篇)〕
明代:
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金朝: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宋代:
劉辰翁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明代:
楊慎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節序恨匆匆。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雲重,異鄉節序恨匆匆。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宋代:
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遊賞上春臺,十裡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明代:
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
炎荒萬里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
炎荒萬裡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宋代:
毛滂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后。無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橋柳。
花市無塵,朱門如繡。嬌云瑞霧籠星斗。沈香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如酒。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後。無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橋柳。
花市無塵,朱門如繡。嬌雲瑞霧籠星鬥。沈香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如酒。
明代: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