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沈佺期的詩 > 獨不見

      獨不見

      [唐代]: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譯文及注釋

      譯文

      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郁金浸灑和泥涂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于華麗的屋梁之上。

      九月里,寒風過后,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音信全部被阻斷,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別漫長。

      是誰使人滿懷愁緒難見親人,偏偏還讓那月光空照帷帳。

      注釋

      獨不見: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樂府解題》:“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

      盧家少婦:泛指少婦。

      郁金堂:以郁金涂抹的堂屋。郁金:一種姜科姜黃屬植物,是一種香料。味極濃郁,可泡酒并能使酒染色。涂在墻上能使滿屋芳香。堂,一作“香”。梁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

      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種。因產于南方濱海地區(古百越之地),故名。

      玳瑁(dài mào):海生龜類,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古人用為裝飾品。

      寒砧(zhēn):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古代婦女縫制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為趕制寒衣婦女每于秋夜搗衣,故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木葉:樹葉。

      遼陽:遼河以北,泛指遼東地區。

      白狼河:今遼寧省境內之大凌河。音:一作“軍”。

      丹鳳城:此指長安。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吹簫,引來鳳凰,故稱咸陽為丹鳳城。后以鳳城稱京城。唐時長安宮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

      誰為:即“為誰”。為,一作“謂”。

      教(jiāo):使。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對”。

      “獨不見”鑒賞

      譯文二

      郁金香涂飾在盧家少婦的樓堂,海燕棲息在用玳瑁裝飾的屋梁。

      在九月的搗衣聲中樹葉已落盡,思念著在遼陽征戍十年的丈夫。

      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訊不通,京城中的我總覺日夜過得漫長。

      誰能夠看見她的孤獨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輝灑落在紗帳上。

      鑒賞一

      這首七律,是借用了樂府古題“獨不見”。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云:“獨不見,傷思而不得見也。”此詩的主人公是一位長安少婦,她所“思而不得見”的是征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詩人以委婉纏綿的筆調,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處處、落葉蕭蕭的秋夜,身居華屋之中,心馳萬里之外,輾轉反側,久不能寐的孤獨愁苦情狀。此詩對后來唐代律詩,尤其是邊塞詩影響很大,歷來評價甚高。姚鼐說它“高振唐音,遠包古韻,此是神到之作,當取冠一朝矣。”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盧家少婦,名莫愁,梁武帝蕭衍詩中的人物,后來用作少婦的代稱。郁金是一種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內芳香;玳瑁是一種海龜,龜甲極美觀,可作裝飾品。開頭兩句以重彩濃筆夸張地描繪女主人公閨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飾,頂梁也用玳瑁殼裝點起來,無比芬芳,無比華麗。連海燕也飛到梁上來安棲了。“雙棲”兩字,暗用比興。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這位“莫愁”女也許有所感觸吧。此時,又聽到窗外西風吹落葉的聲音和頻頻傳來的搗衣的砧杵之聲。秋深了,天涼了,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緊了。這進一步勾起少婦心中之愁。“寒砧催木葉”,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蕭蕭落葉催人搗衣而砧聲不止,詩人卻故意主賓倒置,以渲染砧聲所引起的心理反響。事實上,正是寒砧聲落葉聲匯集起來在催動著閨中少婦的相思,促使她更覺內心的空虛寂寞,更覺不見所思的愁苦。夫婿遠戍遼陽,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憶,也已整整十年了。

      頸聯出句的“白狼河北”正應上聯的遼陽。主人公想:十年了,夫婿音訊斷絕,他現在處境怎樣?命運是吉是兇?幾時才能歸來?還有無歸來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連懷念都沒有一個準著落。因此,這位長安城南的思婦,在這秋夜空閨之中,心境就不單是孤獨、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擔心,在憂慮,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聯的“憶”字,在這里有了更深一層的表現。

      寒砧聲聲,秋葉蕭蕭,叫盧家少婦無法入眠。更有那一輪惱人的明月,竟也來湊趣,透過窗紗把流黃幃帳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給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詩人充滿同情的描述,到這結尾兩句則轉為女主人公愁苦已極的獨白,她不勝其愁而遷怒于明月了。詩句構思新巧,比之前人寫望月懷遠的意境大大開拓一步,從而增強了抒情色彩。

      這首詩,人物心情與環境氣氛密切結合。“海燕雙棲玳瑁梁”烘托“盧家少婦郁金堂”的孤獨寂寞,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的思念憂愁,尾聯“含愁獨不見”的情語借助“明月照流黃”的景物渲染,便顯得余韻無窮。論手法,則有反面的映照(“海燕雙棲”),有正面的襯托(“木葉”、“秋夜長”),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寫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見”的愁腸。詩雖取材于閨閣生活,語言也未脫盡齊梁以來的浮艷習氣,卻顯得境界廣遠,氣勢飛動,讀起來給人一種“順流直下”(《詩藪·內編》卷五)之感。

      鑒賞二

      全詩從多側面塑造出一位空閣獨居的少婦形象.詩一上來就運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寫"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以玳瑁裝飾的畫梁上雙棲海燕的親昵自得來反襯深居郁金堂的那位盧家少婦生活的孤單和內心的寂寞.

      中間四句用兩兩對稱形式刻畫這對少年夫婦生離死別的哀愁:丈夫遠戍遼陽,妻子獨居長安."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農歷九月,已是深秋氣候,京師長安一帶西北風颯颯送寒,蕭蕭落葉伴隨著鄰家廚房里隱約傳出的陣陣刀砧聲而飄零,少婦很自然地想到別家團聚的歡樂,自己獨居閨中的凄楚,從而對長期應征戍邊的良人的思念感情油然而生,不能自遣.更何況"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風城南秋夜長"!遠征遼陽的丈夫長久沒有音訊,存亡未卜,獨居長安城南的妻子又遇上深秋的漫漫長夜,無法入睡.這兩聯前后呼應緊密:"白狼河北音書斷"呼應"十年征戍憶遼陽","丹鳳城南秋夜長"則呼應"九月寒砧催木葉."兩條線索,相互交叉勾聯,明寫長安的妻子,暗寫遼陽的丈夫.地點由長安到遼陽,萬里迢迢;時間則分別十年,音書斷絕.長安的妻子空閨獨守,秋夜憶念良人,這是明寫的.而征戍遼陽的丈夫,音汛渺然,是死是活,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可能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已成為戰爭的犧牲品,也可能是"城頭鐵鼓聲猶振, 匣里金刀血未乾",還在鏖兵苦戰中……

      最后兩句更從正面一點,對表現全詩主題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盧家小婦在深秋月夜,思念久別遠戍的丈夫.愁腸百結,情景是夠凄慘的了.誰知這時夜空的明月卻格外皎潔,將銀灰色的月光默默地灑在她的羅衣上,顯得格外的柔和、靜悄! 多美好的少婦形象!又是多不幸的身世!

      全詩通過一個少婦秋夜思念戍邊丈夫的生活剪影,向讀者展現一幅戰爭破壞人們和平安寧生活,給一個原本可能是幸福家庭帶來毀滅性災難的形象畫面,使讀者很自然地對詩中的主人公一明寫的盧家少婦和暗寫的出征的丈夫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這首詩表現技巧也很出色,開始運用比興手法,以玳瑁梁上雙棲的海燕反襯這對少年夫妻長年離別的不幸.中間兩聯對偶工致,不但句對,而且詞組也對,"白狼河"與"丹鳳城"均為地名,"白"和"丹"均為顏色、"狼"和"鳳"均為動物,構成律詩中的工對.結束一聯運用設問句式,"誰謂"、"更教",一氣貫穿到底,造成含蓄蘊藉、"深文隱蔚,余味曲包"(《文心雕龍·隱秀》)的意境,讀來情味深長.

      創作背景

      此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又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疑為副題。喬補闕為喬知之,萬歲通天(武則天年號,696—697)年間任右補闕,此詩當作于此時。

      沈佺期簡介

      唐代·沈佺期的簡介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 沈佺期的詩(3篇)

      猜你喜歡

      獨不見

      唐代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為有

      唐代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酬郭給事

      唐代王維

      洞門高閣靄馀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贈別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唐代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任 一作:待)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春閨 一作:深閨)


      唐代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韓碑

      唐代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

      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賊斫不死神扶持。

      腰懸相印作都統,陰風慘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入蔡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系于職司。

      當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

      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圣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鰲蟠以螭。

      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

      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

      嗚呼圣王及圣相,相與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愿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xxxx18|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717|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