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養浩的詩 > 折桂令·中秋

      折桂令·中秋

      [元代]: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折桂令·中秋”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一輪懸掛高空的明鏡,是誰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個山河。秋天的露珠清涼凄清,水洗過般的明凈夜空里,銀河平靜無波。此夜的月光,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無礙地看到,桂樹的影子在舞動。我不由得引吭高歌,問嫦娥仙子,在這美好的夜晚,何不縱情一醉?

      注釋

      折桂令:此調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風一枝》、《蟾宮曲》。此調為元人小令曲名。

      飛鏡: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涼、凄清的樣子。

      銀漢:天河。

      桂:指傳說中月中的桂樹。

      婆娑:形容桂樹的影子舞動。

      嫦娥:傳說中月官里的仙女。

      懨懨:精神萎靡的樣子。

      “折桂令·中秋”鑒賞

      賞析

      月亮因其朦朧、晦暗、可闡釋性強,歷來是文人墨客們樂于歌頌的對象。這一看上去單調、簡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也蘊涵著不同的意義和形象。清夜良辰,對月興嘆,文學家們往往會敏銳地覺察到月亮的圓缺不定,同時感到自身的渺小。這時,不同的境遇和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抒發。這首雙調《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這首散曲作者著力描繪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靈。通過對澄澈月光的反復渲染,創造出異常清幽寧靜的意境與氛圍,最后才以對嫦娥發問的形式,抒發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結構則是觸景生情,前半寫景,后半抒情,轉、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跡。凡此皆別具一格。

      首句“一輪飛鏡誰磨”即是寫月。天空中這一輪飛鏡般的明月,是誰將它打磨得這般圓滑清亮?比喻和語言雖簡單,但不失優雅。這一句反問好像作者在寧靜的夜晚,獨自一人與月相望后,發出的輕聲探問。

      “照徹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仿佛照徹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這句緊承上句反問而來,寫“飛鏡”的實際效果,也是作者直觀感受的延伸。張養浩沒有直視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繪它遍灑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后的效果。月光與日光不同,不會給人強烈、充滿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陰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徹”“印透”是月光無孔不人的滲透、無聲無息的輕撫。

      “玉露泠冷,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四句,寫秋夜里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時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襯得更加潔白、優美。透明的清白色遍灑在整個秋夜的天空里,洗凈了平日銀河波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較平常更盛,所以說“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達,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樹上。澹澹清夜,樹影婆娑,明月清光,相與無礙,共同構成了一幅幽靜、空靈的圖畫。

      “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最后四句又是反問。作者引吭高歌,對月起舞,只想問問那月中的嫦娥,這般良夜美景,如此動人心弦,此時此地,何不縱情一醉?這四句表現作者月夜賞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麗和孤獨的象征。

      張養浩自嘆不如嫦娥一樣,可以長生長在,看盡世間浮華。但他可以親身體驗人間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這種現世世界的情感與自然世界的永恒之間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無限悲傷的情緒,所以說“不醉如何”。

      總體來說,《折桂令》一曲所描寫的月亮既不同于“秦時明月漢時關”,又不同于“月有陰晴圓缺”,更不同于“對影成三人”,但又確確實實繼承了先輩文人對月這一意象的闡釋,獨具空靈、幽遠的藝術特色。

      創作背景

      蒙元王朝建立后,官場黑暗腐敗,張養浩為官廉正,主張清除吏弊,改革政局,雖處位不低,終因直言敢諫兩次獲罪遭貶,以致晚年在山林過了較長一段隱居生活。這是一篇熔鑄前人詩句、巧妙地以景抒情的佳構,前有姚燧以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為呂書潛賦》作底子寫出情思迥異的《黑漆弩》,張養浩則復將辛詞加以翻演,寫出了這篇詠中秋的《折桂令》。

      簡析

      這首散曲抒發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著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復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 “一輪……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語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圓滿明凈,給人一種新奇之感。以“飛鏡”作比,使人產生一種不知是從何處突然飛來掛到天上的聯想。而“誰磨”一問,更造成一種月光明亮無比的情勢。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發此驚問。下面兩句,轉入對月光的具體描寫,但作者沒有進行正面描繪,而是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間,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晝,“徹”、“透”兩字,形象地表現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無波”兩句,又從另一側面來寫,只是它比前兩句寫得更加空靈。作者從玉露著眼,寫玉露將秋空洗得“銀漢無波”。那瑩潔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產物。“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較往常更為明凈。縱使如此,也并沒有妨礙月中桂樹展現其優美灑落的身影。這是對前面的一個總結,同時又從明月本身來進行描寫。前人曾有“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的詩句,這里卻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來反襯月光的澄徹。通過多側面多層次的反復渲染,烘托出一種明月如水,清幽靜謐的氛圍。面對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從中來,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發問:在這美好寧靜的月夜,怎能不舉杯痛飲,一醉方休呢?

      同樣寫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觀察角度和不同的寫法。李白的《月下獨酌》抒發的是世無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筆下的月既不解飲,又不懂情,無知而冷漠。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抒發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懷,他想象中的月宮是“高處不勝寒”,強調的是“月有陰晴圓缺”。張養浩的這首散曲抒發的則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著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復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李白、蘇軾等人的詠月名作都是將明月與人事緊緊交織在一起來寫,忽景忽情,情景交融。這首散曲卻與此不同。它把主要筆墨都用在了對明月的描寫上,只是最后才在前面描寫的基礎上點出作者內心的感受。這種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寫法似乎已經成了常規,寫不好,往往會落入俗套。其關鍵在于景要切,情要真,兩者融合得自然。這首散曲成功的奧秘也就在這里。

      張養浩簡介

      元代·張養浩的簡介

      張養浩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 張養浩的詩(14篇)

      猜你喜歡

      香菱詠月·其一

      清代曹雪芹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舟中望月

      南北朝朱超

      大江闊千里,孤舟無四鄰。

      唯余故樓月,遠近必隨人。

      入風先繞暈,排霧急移輪。

      若教長似扇,堪拂艷歌塵。


      閏中秋玩月

      清代慧霖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月三首

      唐代杜甫

      斷續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

      魍魎移深樹,蝦蟆動半輪。

      故園當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

      羈棲愁里見,二十四回明。

      必驗升沉體,如知進退情。

      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

      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

      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初月

      唐代李白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時。

      云畔風生爪,沙頭水浸眉。

      樂哉弦管客,愁殺戰征兒。

      因絕西園賞,臨風一詠詩。


      天竺中秋

      明代湯顯祖

      江樓無燭露凄清,風動瑯玕笑語明。

      一夜桂花何處落,月中空有軸簾聲。


      綠頭鴨·詠月

      宋代晁端禮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臺冷,欄干憑暖,欲下遲遲。

      念佳人、音塵別后,對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后,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尊素影,長愿相隨。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參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香菱詠月·其二

      清代曹雪芹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涂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jjzz亚洲亚洲女人|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