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戶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máo shì péng hù茅室蓬戶 | 蓬:草名,也叫“飛蓬”。用茅草蓋成的房子。形容居處極其簡陋。 | 《宋書·孔淳傳》:“茅室蓬戶,庭草蕪徑,唯床上有數卷書。” |
dú mén dú hù獨門獨戶 | 單獨一家。 |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我們獨門獨戶的,就只這么一個靠得住的親戚。” |
péng hù wèng yǒu蓬戶甕牖 | 用蓬草編門,用破甕做窗。指貧苦的人家。 |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 |
chóng mén dié hù重門疊戶 | 重:重復;門、戶:房屋的出入口。比喻地方多關口,易于防守。 | 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山西三關得為九邊之一,猶宣化之有居庸,所謂重門疊戶者也。” |
yún chuāng yuè hù云窗月戶 | 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 宋·向子諲《清平樂·奉酬韓叔夏》詞:“薄情風雨,斷送花何許。一夜清香無覓處。卻返云窗月戶。” |
jiā jiā hù hù家家戶戶 | 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
zú bù yú hù足不逾戶 | 見“足不出戶”。 | 《南齊書·高逸傳·何求》:“仍住吳,居波若寺,足不逾戶,人莫見其面。” |
wàn hù qiān mén萬戶千門 | 指眾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廣。 | 唐 李德裕《長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
hù liè zān yīng戶列簪纓 | 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門前陳列著簪纓。形容做官的榮耀 | 明·無名氏《衣錦還鄉》:“受寵榮,享富貴,戶列簪纓,門排畫戟。” |
hù shū bù lóu戶樞不螻 | 見“戶樞不蠹”。 | 《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唐·馬總《意林》卷二引作“戶樞不蠹”。 |
sāng hù péng shū桑戶蓬樞 | 編桑枝為門,立蓬條為樞。形容家境貧窮。 | 明·梁辰魚《浣紗記·遣求》:“假如原憲是個善士,桑戶蓬樞,顏淵是一個好人,簞食瓢飲。” |
āi mén āi hù挨門挨戶 | 挨:按照順序。按照住戶的順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門逐戶”。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計,挨門挨戶問人家要不要水。” |
dǐng mén zhuàng hù頂門壯戶 | 謂支撐門戶,光耀門第。 | 《紅樓夢》第八八回:“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場!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頂門壯戶。” |
dān mén dú hù單門獨戶 | 一個院里只住一戶,也指一院一戶的住宅。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他首先找來后勤處的同志,下令騰出這座單門獨戶的喇嘛住宅(喇嘛已還俗離去)。” |
mén dān hù jìn門殫戶盡 | 謂全家死亡。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建安以來,野戰死亡,或門殫戶盡;雖有存者,遺孤老弱。” |
zhū mén xiù hù朱門繡戶 | 朱門:紅漆大門;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比喻富貴人家婦女的住處。也借指富貴人家。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娘子朱門繡刻戶,妾素無葭莩親,慮致譏嫌。” |
dà jiā xiǎo hù大家小戶 | 大家:大戶人家;小戶: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種社會地位的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將男女來學棋,以及大家小戶少年好戲欲學此道的盡來拜他門下。” |
gāo mén dà hù高門大戶 | 高門:舊時指富貴之家;大戶:聲勢顯赫的家族。有錢有勢的人家。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滿少卿饑附飽揚》:“因他是個市戶出身,一時沒有高門大族來求他的。” |
jiā zhì hù dào家至戶到 | 到每家每戶;遍及每家每戶。 | 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臣以為鄉村遠處,或三家五家山谷居住,不可令人吏將鹽家至戶到。” |
bǐ hù kě fēng比戶可封 | 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風俗淳美。 | 見“比屋可封”。 |
qiān jiā wàn hù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孫犁《畫的夢》:“千家萬戶的年畫,給了我很多知識。” |
huā mén liǔ hù花門柳戶 | 指妓院。 | 元·無名氏《小孫屠·謀殺孫必達》:“奴家當脫得花門柳戶,與孫官人結為夫妻。” |
hù gào rén xiǎo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梁節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lóu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 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
hù shū bù xiǔ戶樞不朽 | 戶樞:門的轉軸;朽:腐爛,敗壞。經常轉動的門軸就不會朽壞。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 《三國志 吳普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有戶樞不朽是也。” |
fēn mén bié hù分門別戶 | 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戶:門戶。指在學術上根據各自的格調或見解劃清派別,各立門戶。 |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勸世》:“不認忘名默悟,只解分門別戶一朝合眼見前程,悔恨不圓成。” |
bào fā hù暴發戶 |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qiān mén wàn hù千門萬戶 | 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武本紀》:“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 |
ān jiā luò hù安家落戶 | 安:安置;落戶:指定居。①在一個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時指干部到基層長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種動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長繁殖。 | 丁玲《杜晚香》:“我們決心在這里安家落戶。” |
zú bù kuī hù足不窺戶 | 同“足不出戶”。 |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 |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 遺:遺失的東西;戶:門。東西丟在路上沒有人拾走,夜里睡覺都不需要關門防盜。形容社會風氣好。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西漢·戴圣《禮記·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
sāng hù juàn shū桑戶桊樞 |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 |
āi mén zhú hù挨門逐戶 | 挨家挨戶,一家也沒有漏掉。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1回:“寫出岳元帥父子受屈情由,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爺申冤。” |
zhū chuāng wǎng hù珠窗網戶 | 飾珠、鏤花的門窗。極言宮殿之奢侈華貴。 | 唐·李延壽《南史·循吏傳序》:“及孝武承統,制度滋長,犬馬馀菽粟,土木衣綈繡。追陋前規,更造正光、玉燭、紫極諸殿。雕欒綺節,珠窗網戶。” |
sān hù wáng qín三戶亡秦 | 三戶:幾戶人家;亡:滅。雖只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正義而暫時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勝信心。 | 《史記·項羽本紀》:“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wáng qín sān hù亡秦三戶 |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jiā zhì hù xiǎo家至戶曉 | 曉:告知。到每家每戶宣傳,使每家每戶都知道。 | 《舊唐書 魏漠傳》:“雖然,疑似之間,不可家至而戶曉。” |
mén dāng hù duì門當戶對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hù jǐ rén zú戶給人足 | 給:豐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晉書·顏含傳》:“且當征之勢門,使反田桑,數年之間,欲令戶給人足,如其禮樂,俟之明宰。” |
bì kǒu sè hù閉門塞戶 | 關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 | 見“閉門塞竇”。 |
yǐ mén kuī hù倚門窺戶 | 謂攀附企望于他人。 | 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然不敢自列于下執事者,以為賤貴有倫,等威有序,以閑人持不急之務,朝夕倚門窺戶,抑亦侍郎之所惡也。” |
bì kǒu jǐn hù閉門墐戶 | 關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 | 見“閉門塞竇”。 |
shuān mén bì hù閂門閉戶 | 閂:門上橫木。猶言關門閉戶。 | 清 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過晚膳,不坐馬匹,帶了八個排軍徒步悄悄同行,至半個時辰已到了天王廟。將已二更時候,左右人家多已閂門閉戶,庭園寂靜無聲。” |
tóng mén yì hù同門異戶 | 名義一樣,實質不同。 | 漢·揚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軻詭哉,曰吾于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 |
yǐ mén bàng hù倚門傍戶 | 倚、傍:靠著。比喻做學問自己沒有見解,只襲取別人的說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涿州紙衣和尚》:“倚門傍戶猶如醉,出言吐氣不慚惶。” |
jiā zhì hù chá家至戶察 | 到每家每戶去察看。 | 宋·曾鞏《洪范傳》:“夫天下至廣,不可以家至戶察,而能用其聰明于大且遠者,蓋得其要也。” |
zì lì mén hù自立門戶 | 自己獨立成為一戶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獨立出來;另搞一套。 | 清 曾樸《孽海花》第31回:“要稱我的心,除非自立門戶。” |
mén hù zhī jiàn門戶之見 | 門戶:派別;見:成見。因派別不同而產生的成見。 | 清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 宋儒議論之偏》:“朱文公意尊洛學,故于蘇氏門人,有意貶抑,此門戶之見,非是非之公也。” |
jiā cáng hù yǒu家藏戶有 | 家家都有。 | 昆曲《十五貫》第六場:“本縣民風澆薄,賭風極盛,這骰子么,家藏戶有,不足為奇。” |
nán hù kuī láng南戶窺郎 | 《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謂去(劉越孫劉去)曰:‘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稱女子偷看男子。 | 《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謂去(劉越孫劉去)曰:‘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疑有奸。’” |
péng mén bì hù蓬門蓽戶 | 用樹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窮苦人家所住的簡陋的房屋。 | |
pò luò hù破落戶 | 無賴或指從原來的名門望族敗落下來的人家及其子弟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 |
fēn bié mén hù分別門戶 | 見“分門別戶”。 | 清·戴名世《<齊謳集>自序》:“其于古人之詩,多能議論長短,分別門戶。” |
jiā chuán hù sòng家傳戶誦 | 家家戶戶傳習誦讀。 |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曲·填詞名手》:“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
rǔ mén bài hù辱門敗戶 | 指敗壞門風,使家族受到差異辱。 |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樣人家,著他辱門敗戶。” |
miè mén jué hù滅門絕戶 | 全家死盡,無一幸免。 |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縱是你舊媳婦舊丈夫依舊歡聚,可送的俺一家兒滅門絕戶。” |
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打開窗戶說亮話 | 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 朱自清《哀互生》:“人是可以互相愛著的,除了一些成見已深,不愿打開窗戶說亮話的。” |
dāng mén dǐ hù當門抵戶 | 指撐持門戶。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他兩人沒有嬤嬤,只是盼奴當門抵戶。” |
guān mén bì hù關門閉戶 | 門戶都關閉起來。形容冷清寥落。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風起處,驚散了那傲來國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關門閉戶,無人敢走。” |
yàn bó rén hù雁泊人戶 | 猶雁戶。 | |
diāo liáng xiù hù雕梁繡戶 | 雕:雕刻,雕花;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指雕繪華美的建筑。 | 清·金人瑞《甲申秋興》詩:“雕梁繡戶都在眼,微命未知何處飛。” |
zú bù chū hù足不出戶 | 戶:門。腳不跨出家門。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卻說蘇盼奴自從趙司戶去后,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
chēng mén zhǔ hù撐門拄戶 | 撐:支持;拄:支撐。支撐門戶。指獨立主持或擔當某一方面的工作。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第31卷:“猛火然鐺著佛喋,恁公作用,方可撐門拄戶。” |
yè bù bì hù夜不閉戶 | 夜里睡覺不用關門。形容社會秩序、風氣很好。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hù xiàn wéi chuān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智永禪師)積年學書,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 |
chuān fáng rù hù穿房入戶 | 在人家內室里出出進進。形容和主人的關系極為密切。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戶的,女眷們怕冷靜時,十個九個倒要扳她來往。” |
zhū lóu qǐ hù朱樓綺戶 | 富麗華美的樓閣。 | 明·張居正《贈國子馬生行》:“不見當年許史家,朱樓綺戶青云逼。一朝寵失門祚衰,堂前一一生荊棘。” |
jīn mén xiù hù金門繡戶 | 指富貴人家。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1回:“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里,那里認的木頭?” |
shū xiāng mén hù書香門戶 | 見“書香門第”。 |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 |
bàng rén mén hù傍人門戶 | 傍:依傍;靠著。依靠在別人家門庭上。比喻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 宋 蘇軾《東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
jiā yù hù xí家喻戶習 | 家家通曉,戶戶熟悉。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余以《琵琶》雖極天工人巧,終是傳奇一家語。當今家喻戶習,故易于動人。” |
hù shū bù dù戶樞不蠹 | 樞:門上的轉軸;蠹:蛀。指門的轉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
hù cáo cān jūn戶曹參軍 | 專管戶籍的州縣屬官。 | |
gè mén lìng hù各門另戶 | 各:各自;另:別的,另外。各自立有自己的門戶。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各門另戶,誰管誰的事?” |
gè mén gè hù各門各戶 | 各:各自。各自立有自己的門戶。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各門各戶的,你有本事排揎你們那邊的人去!” |
āi jiā àn hù挨家按戶 | 挨:依次,順次。一家一戶,戶戶不漏。 | 老舍《四世同堂》:“自從他作了副里長,隨著白巡長挨家按戶地收銅鐵,他的美譽便降落了許多。” |
yī mén bàng hù依門傍戶 | 謂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 明·李贄《富莫富于常知足》:“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仆妾,非賤而何?”又《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難,與世上好人依門傍戶者何啻千里。” |
jiā yù hù xiǎo家喻戶曉 |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都清楚;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 宋 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戶曉,必有輕議于下者。” |
yǐ bàng mén hù倚傍門戶 | 謂依附、投靠某一門派或集團。 | 《明史·閹黨傳·門克新》:“克新,汝陽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葉燦、光祿卿錢春、按察使張光縉倚傍門戶,且請速誅熊廷弼。忠賢大喜,立傳旨行刑。” |
jiā xián hù sòng家弦戶誦 | 弦:弦歌;用琴瑟伴奏來吟誦。家家吟唱;戶戶誦讀。形容好的詩文家家傳誦;盡人皆知。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郭生》:“時葉、繆諸公稿,風雅絕麗,家弦而戶誦之。” |
yún chuāng xiá hù云窗霞戶 | 指華美的居處。 | 元·周伯琦《學宮紀事絕句》之四:“數樹青榆延閣東,云窗霞戶綺玲瓏。” |
sāng hù juàn shū桑戶棬樞 |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目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 |
mén hù dòng kāi門戶洞開 | 門戶:房屋的出入處。比喻險要的地方。大門完全敞開,無遮無攔。 |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13章:“派到中國來的間諜可以化裝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義,在這個門戶洞開的國度里以‘貴賓’的身份出現。” |
jiā jiàn hù shuō家見戶說 | 每家每戶都知道。 | 《后漢書·趙典傳》:“天下不可家見而戶說也。” |
jiā chuán hù sòng家傳戶頌 | 見“家傳戶誦”。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五經、四書,《左》、《國》、《史》、《漢》,以及唐宋諸大家,何一不說人情,何一不關物理,及今家傳戶頌,有怪其平易而廢之者乎?” |
sān xīng zài hù三星在戶 | 表示新婚之喜。 | 《詩經·唐風·綢繆》:“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
péng hù sāng shū蓬戶桑樞 | 蓬戶:蓬草做的門。用蓬草編門,用桑樹作門。指貧苦人家的住房。 |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下官本蓬戶桑樞之人,布衣韋帶之士。” |
chóu móu yǒu hù綢繆牖戶 | 綢繆:緊密纏縛;牖:窗。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防患未然。 | 《詩經·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戶樞:門轉軸;蠹:蟲蛀。流動的水不會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
mén hù zhī zhēng門戶之爭 | 宗派之間的爭論。 | 《清史稿 沈桂芬翁同龢等傳論》:“然以政見異同,門戶之爭,牽及朝局,至數十年而未已。” |
péng hù chái mén蓬戶柴門 | 用柴草、樹枝等做成的門戶。形容居處簡陋,生活困苦。 | 元 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戶柴門。” |
mén jiē hù xí門階戶席 | 門里門外的地方。形容到處,隨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七年》:“門階戶席,皆王親也。” |
bàng mén yī hù傍門依戶 | 傍:依傍,靠著;門、戶:家。依靠在別人門庭上。指依賴別人,不能自立。 | 明·孫仁孺《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盡宇內秦楚燕韓,傍門依戶者,共是俺一家友生。” |
mén dān hù bó門單戶薄 | 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 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覺門單戶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氣吞聲躲進屋去,把門關了,假裝沒聽見。” |
xiǎo hù rén jiā小戶人家 | 人口少的人家。舊時也指寒微人家。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九卷:“和氏道:‘我們是小戶人家,不像大人家有許多規矩。’” |
zhǎi mén zhǎi hù窄門窄戶 | 比喻小戶人家。 | 《金瓶梅詞》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婦那里,窄門窄戶,敢招惹這個事!” |
fěn qiáng zhū hù粉墻朱戶 | 粉:涂飾;朱:紅色。白粉墻磚紅漆大門。指富貴人家。 | 《新編五代史平話·漢史》:“知遠將身奔入那莊門,只見粉墻朱戶,畫閣瓊樓。” |
bì hù guān mén閉戶關門 | 戶:出入的門戶。門戶都關閉起來。形容冷清寥落。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石秀心疑。來到市心里,只見人家閉戶關門。” |
chǔ suī sān hù,wáng qín bì chǔ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 三戶:幾戶人家;亡:滅;秦:秦國。雖只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雖小,決心大也能成功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zì zuò mén hù自作門戶 | 指自己創立派別或結成宗派。同“自立門戶”。 | 《舊唐書 韋云起傳》:“今朝廷之內,多山東人,而自作門戶,更相剡薦,附下罔上,共為朋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