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情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guǎ qíng shǎo yì寡情少義 | 寡:少。形容人冷酷無情,刻薄自私 | 清·錢泳《履園叢話·臆論·神仙》:“豈寡情少義忍心害理者,方能為神仙耶?” |
shì cí jiǎo qíng飾詞矯情 | 飾:修飾。修飾言辭掩蓋真相。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都是汝等讒佞之徒,誤國之輩,妒賢嫉能,閉塞賢路,飾詞矯情,壞盡朝廷大事!” |
huái tǔ zhī qíng懷土之情 | 懷:懷念;土: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 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
yì rě qíng qiān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 |
hé qíng hé lǐ合情合理 | 符合情理。 |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11章:“黃為民心情顯得輕松,覺得周祺這個人很可愛,既有原則,又能合情合理地幫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zhān qíng gù yì瞻情顧意 |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應或通融。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有許多關礙處。” |
qíng fēi dé yǐ情非得已 | 情況出于不得已。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丑,實系情非得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
liǎng qíng liǎng yuàn兩情兩愿 | 指雙方都愿意。 | |
xià qíng shàng dá下情上達 | 謂下面的情況或意見能夠通達于上。 | 語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
wáng fǎ wú qíng王法無情 | 王法:國家法律。國家的法律是不講情面的。 |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這兩個都不待秋后取決,才見的官府內王法無情。” |
qiū cǎo rén qíng秋草人情 | 形容人情冷漠,如同日益枯黃的秋草一樣。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浮云世態紛紛戀,秋草人情日日疏。” |
yú shuǐ shēn qíng魚水深情 | 象魚兒離不開水那樣,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 明 趙弼《蓬萊先生傳》:“魚水之情,極其娛樂。” |
gāo qíng yuǎn yì高情遠意 | 見“高情遠致”。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西昆體》:“義山詩世人但稱頌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 |
jīn qíng zuò tài矜情作態 | 作態:故意作出一種姿態。故意做作。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態,局面太小。” |
qíng yǒu dú zhōng情有獨鐘 | 鐘:匯聚,專注。對某一事物特別喜歡。 | 季羨林《大覺寺》:“我為什么對大覺寺情有獨鐘呢?” |
xián qíng yì zhì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老爺這趟出來,更是閑情逸致,正要問問沿途的景物。” |
fēng qíng yuè yì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 |
dǎ qíng mài xiào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著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
mào shì qíng fēi貌是情非 | 表面做的與心里想的完全兩樣。比喻表里不一。 | 《與僧正教》:“信可謂心與事背,貌是情非。” |
qíng zhú shì qiān情逐事遷 | 見“情隨事遷”。 | 宋·孫惟信《風流子》詞:“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歡與花殘。” |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禮輕情意重 | 禮物雖然很輕,但情意卻很深厚。 | 元 李致遠《還牢末》:“兄弟,拜義如親,禮輕義重,笑納為幸。 |
lǐ shùn rén qíng禮順人情 | 指禮是順乎人之常情,人與人共處必須遵守的規范。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卓茂傳》:“律設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無怨惡。” |
lǐ wéi qíng mào禮為情貌 | 意謂一個人的禮儀容止為內心的顯現。情,情意;貌,容儀。貌和情互為表里。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 |
dòng zhī yǐ qíng動之以情 | 用感情來打動他的心。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隨便他如何導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個只是不肯松口。” |
zòng qíng jiǔ sè縱情酒色 | 酒色:酒和女色。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 | 《剪燈余話·秋夕訪琵琶亭記》:“武弁則縱情酒色,文吏則惟事空言。” |
qíng xiàn hū cí情見乎辭 | 見:通“現”;乎:于。情感表現在言辭當中。 | 《易·系辭下》:“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功業見乎變,圣人之情見乎辭。” |
gāo qíng hòu yì高情厚誼 | 深厚的情誼。亦作“高情厚愛”、“高情厚意”。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3回:“久聞潞州單二哥高情厚誼,恨不能相見,今日這樁事,卻為人謀而不忠。” |
gāo qíng hòu ài高情厚愛 | 指深厚的情誼。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非是小弟深謀遠慮,一則承單二哥高情厚愛,不忍輕拋此地,二則小女在單二哥處打擾,頗有內顧縈心。” |
gāo qíng mài sú高情邁俗 | 邁:超過,超逸。情致高雅脫俗。 | 元·夏文彥《圖繪寶鑒·唐》:“野逸不群,高情邁俗,張藻之亞也。” |
shǒu zú zhī qíng手足之情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間血肉關系的感情。 | 宋 蘇轍《為兄蘇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
zhī qíng dá lǐ知情達理 | 懂人情,明事理。 | 菡子《致江幼農》:“我想這也是你知情達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緣故。” |
róu qíng chuō tai柔情綽態 | 柔美的情態。 |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瑰恣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預言。” |
qíng tiān lèi hǎi情天淚海 | 形容一味沉溺于感傷的愛情世界。 | 金松岑《論寫情小說于新社會之關系》:“取無數高領窄袖花冠長裙之新人物,相與歌泣,于情天淚海之世界。” |
yún mèng xián qíng云夢閑情 | 指男女歡會之事。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紙短情長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 | 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為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
zhǔ qíng zào yì主情造意 | 指為首的、主謀的人。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把白勝押到廳前,便將索子捆了,問他主情造意。” |
fēng qíng yuè sī風情月思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 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明·楊柔勝《玉環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閑。” |
qíng tóu yì qià情投意洽 | 謂雙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 明·劉璋《飛花艷想》第一回:“三人談笑飲酒,正說得情投意洽,忽見抱琴進來道:‘外面劉相公來訪。’三人聽見,各不歡喜。” |
gǔ ròu sī qíng骨肉私情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
qī qíng liù yù七情六欲 | 泛指人的情欲;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至求仙一事,無非遠離紅塵,斷絕七情六欲,一意靜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
xiù cái rén qíng秀才人情 | 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一般表示送的禮過于微薄。 | 清 朱之瑜《答奧村庸禮書》:“外具湖筆、斗方貳種,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
wàng yún zhī qíng望云之情 |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 《新唐書·狄仁杰傳》:“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
shàng qíng xià dá上情下達 | 下面的情況或意見能夠通達于上。 |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
héng qíng zhuó lǐ衡情酌理 | 估量情況,斟酌道理。 | 《宦海》第四回:“這兩位師老爺援古證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個巴字。” |
qíng dòu chū kāi情竇初開 | 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 清 李漁《蜃中樓 耳卜》:“我和你自情竇初開之際,就等到如今了。” |
hóng qíng lǜ yì紅情綠意 | 形容艷麗的春天景色。 | 宋 文同《約春》詩:“紅情綠意知多少,盡入涇川萬樹花。” |
kuí qíng duó lǐ揆情度理 | 揆、度:揣測、估計;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據情理來推測、估計。也作“揆情度事”。 | 宋 彭龜年《止堂集 祭陳克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鑒之明;泛酬曲應,如衡之平。” |
fàng qíng qiū hè放情丘壑 | 謂縱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務為念。丘壑,泛指山水。 | 《晉書·謝安傳》:“安雖放情丘壑,然每游賞,必以妓女從。” |
xiù cái rén qíng zhǐ bàn zhāng秀才人情紙半張 |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意。秀才多以詩文、書畫贈人,所費只是半張紙而已。比喻菲薄的禮物。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量著窮秀才人情只是紙半張。” |
bù xún sī qíng不徇私情 | 徇:曲從。不曲從私人交情。指為人公正,秉公處事。 | 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我們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這才說明你是真正愛護我。” |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天若有情天亦老 | 天倘若有情意,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 | 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qíng xiàn shì jié情見勢竭 | 情:真情;見:通“現”,暴露;勢:形勢。指真情敗露,聲勢衰竭。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荀彧傳》:“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
wēn qíng mì yì溫情蜜意 | 見“溫情密意”。 | 楊朔《三千里江山》:“一個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媽媽的,做出些溫情蜜意,也不怕難為情?” |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五十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
qíng zhòng jiāng gōng情重姜肱 | 《后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以系嗣當立,乃遞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愛。 | 《后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以系嗣當立,乃遞往就室。” |
qiǎn xìng táo qíng遣興陶情 | 遣釋意興,陶冶情趣。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八:“這首詞說著人世上諸般戲事,皆可遣興陶情。” |
táo qíng shì xìng陶情適性 | 陶:喜,快樂;適:舒適,暢快。使心情愉快。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不過游戲筆墨,陶情性而已!” |
jiǎo qíng shì xíng矯情飾行 | 掩飾實情,故作姿態。同“矯情飾貌”。 | 《隋書 煬帝紀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 |
yǒu qíng yǒu yì有情有義 | 對人有深厚感情和情義。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后來細細訪問,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人。” |
xiáng qíng dù lǐ詳情度理 | 審察情由,推測事理。 | |
dàn shuǐ jiāo qíng淡水交情 | 友情像水一樣清澈。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 | 《莊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
qíng suí jìng biàn情隨境變 |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變化。 | 明·袁宏道《敘小修詩》:“曾不知情隨境變,字遂情生。” |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guǎ qíng báo yì寡情薄意 | 缺少情意。 | 《水滸傳》第一一○回:“公孫勝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來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lóng qíng hòu yì隆情厚誼 | 隆:盛大;誼:交情。情誼深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許多隆情厚誼,尚未少酬,至今猶自歉然。” |
fēng sú rén qíng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 |
qíng zhì yì jìn情至意盡 | 指對人的情誼已經到極點。 | 唐 孔穎達疏《詩 大雅 板》:“我老夫教諫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盡,何為汝等而未知?” |
yǔ duǎn qíng cháng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士的心意的。” |
fǎn miàn wú qíng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悔之晚矣!” |
duō qíng shàn gǎn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jìng qíng zhí suì徑情直遂 | 徑情:任意、隨心;遂:成功地滿足心愿。隨著自己的意愿;順利地達到目的;獲得成功。 | 《歇冠子 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 |
shǒu xià liú qíng手下留情 | 下手處理事情時;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絕。 | 《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擊倒,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
ér nǚ qíng duō兒女情多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yǔ zhòng qíng shēn語重情深 | 猶言語重心長。 | 嚴復《以〈漁洋精華錄〉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忽蒙佳什譽過庭,語重情深誰敢荷?” |
rù qíng rù lǐ入情入理 | 形容合乎情況和道理。入:合乎。 | 明 張岱《陶庵夢憶 柳敬亭說書》:“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qíng tiān niè hǎi情天孽海 | 孽:罪惡。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淵。舊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貴族之女,俱屬從情天孽海而來。” |
qíng shēn sì hǎi情深似海 | 形容情愛像海一樣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 明·崔時佩《西廂記》:“春悶好難捱,畢竟情深似海。” |
shì dú qíng shēn舐犢情深 | 比喻對子女的慈愛。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彪傳》:“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見鐘情 | 鐘:集中;專注。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生很深的感情。 | 清 墨浪子《西湖佳話》:“乃蒙郎君一見鐘情,故賤妾有感于心。” |
zhù jié zhī qíng佇結之情 | 佇:貯積。積于內心的思念之情。形容思念之情極為深切。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七年》:“愿單出一相見,以寫佇結之情。” |
jiè jǐng shēng qíng借景生情 | 借眼前的事物激發思想感情。 | 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著卡賓槍,食指不離扳機,不斷地借景生情地喊著鼓動口號。” |
fǎ bù xùn qíng法不徇情 |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
qíng bù zì yǐ情不自已 | 猶情不自禁。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瑞云》:“過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贄復往。” |
liú shuǐ wú qíng流水無情 | 流水一去不復返,毫無情意。比喻時光消逝,無意停留。 | 唐 白居易《過元家履信宅》詩:“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 |
zhēn qíng shí gǎn真情實感 | 真摯的感情,實在的感受。 | 孫犁《秀露集·歐陽修的散文》:“散文如無具體約束,無真情實感,就會枝蔓無邊。” |
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義重 | 指情感深遠、恩義厚重。 | 晉 溫嶠《重與陶侃書》:“且自頃之顧,綢繆往來,情深義重,著于人士之口。” |
diào shén chàng qíng調神暢情 | 使精神順適,情緒歡暢。 | 《北堂書鈔》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飽,圣賢通執。奉君養親,靡不加精。安慮潤氣,調神暢情。” |
sī qíng mì yǔ私情密語 | 私:不公開;密:秘密。指秘密的情話 | 清·李漁《凰求鳳·避色》:“你這等私情密語,他耳邊只愁懨棄。” |
lí qíng bié hèn離情別恨 | 指由于離別而產生的愁苦和遺憾。 離:離開,分開。 情: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愛、憎、哀、懼等心理狀態。 別:分離。 恨:遺憾。 | 幾回偷看寄來書,離情別恨,相隔欲何如。 |
qíng bù zì shèng情不自勝 | 勝:承受。無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 南朝·宋·宋明帝《罪始王休仁詔》:“官尋悲痛,情不自勝。” |
bù niàn jiù qíng不念舊情 | 指人原則性強,不記掛過去的情義。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否則我上臺后可不念舊情,就算你們跪下來求我,我起碼也得把你們送進集中營。” |
zhōu qíng kǒng sī周情孔思 |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會奉之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 唐·李漢《韓昌黎集序》:“日光玉潔,周情孔思。” |
duō qíng duō yì多情多義 | 指重情誼。 | 《品花寶鑒》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個熱心腸、多情多義的人。” |
shùn shuǐ rén qíng順水人情 | 利用機會順便給人的好處。也指不費力的人情。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守將和軍卒都受了賄賂,落得做個順水人情。” |
rén qíng liàn dá人情練達 | 人情:人情世故;練達:熟悉通達。指通曉待人處世的經驗。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mài nòng fēng qíng賣弄風情 | 故意裝出嬌媚的姿態誘惑人。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又見金鐘兒不住的賣弄風情,將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無一點照應到自己,那里還坐得住?” |
shì qíng rèn yù適情任欲 | 猶言任情縱欲。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后紀序》:“爰逮戰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 |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意 | 誼:交情。深厚的感情與友誼。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鐵公子本不欲留,因見過公子深情厚意,懇懇款留,只得坐下。” |
fēng tú rén qíng風土人情 | 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禮節、習慣的總稱。 | 清 鈕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處而言,以及風土人情之變,真堪發人一噓。” |
zhí qíng jìng xíng直情徑行 | 徑:直;行:從事。憑著自己的意思徑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