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詞典手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手的成語
      成語解釋出處
      fǎn shǒu kě dé反手可得反:翻轉。翻轉手掌學可得到。形容極其易得。《荀子·非相》:“誅旦公,定楚國,如反手爾。”
      gǒng shǒu dī méi拱手低眉拱手:雙手合抱致敬。形容尊敬順從的樣子。魯迅《“文人相輕”》:“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說或不屑說。”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兩手空空兩只手都沒有一點東西。指沒有一點錢或財產。清 袁枚《子不語》:“我客死于此,兩手空空。”
      yī shǒu yī zú一手一足一個人的手足。指單薄的力量。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后稷天下之為烈也,豈一手一足哉!”
      suō shǒu suō jiǎo縮手縮腳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縮:收縮。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嘴里還喊道:\'好冷呀!\'”
      diǎn shǒu jí jiǎo點手劃腳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只見知觀指點扛棺的,正在那里點手劃腳時節,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shǒu pà zǐ mèi手帕姊妹指妓女之間的互稱。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相公不知,這院中名妓,結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
      mù zhì shǒu yíng目治手營親眼觀察,親手試驗。嚴復《天演論·導言》:“先后間出,目治手營,窮探審論,知有生之物,始于同,終于異。”
      niè jiǎo niè shǒu躡腳躡手同“躡手躡腳”。張天翼《春風·貝胡子》:“于是貝胡子躡腳躡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里張一張院子里——空空的。”
      xīn là shǒu hěn心辣手狠見“心狠手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可旺今年才二十二歲,但心辣手狠,超過他的義父。”
      qíng tóng shǒu zú情同手足情:交誼;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親兄弟一樣。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1回:“辛環曰:‘名雖各姓,情同手足。’”
      zhǐ shǒu dùn jiǎo指手頓腳一面指著罵,一面跺著腳。形容蠻橫不講理的樣子。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三:“這時她還在那里指手頓腳的撒野,張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兩步搶到她面前,厲聲問道:‘你要干什么?’”
      tuò shǒu ér dé唾手而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極容易得到的東西。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這房可唾手而得。”
      niǔ shǒu niǔ jiǎo扭手扭腳身體左右扭動。形容故作嬌媚或有意做作。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們休要扭手扭腳的。”
      zhòng shǒu lèi zú重手累足兩手相重,兩足相迭,不敢有所舉動。形容十分恐懼的樣子。宋·王安石《廣西轉運使李君墓志銘》:“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終君去,不敢有所觸。”
      guì shǒu gāo tái貴手高抬貴:敬辭。向人乞求原諒的話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望乞公子貴手高抬,開一線之恩,饒他們去罷。”
      zú dǎo shǒu wǔ足蹈手舞猶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悅到極點時的樣子。唐·陸贄《圣人苑中射落飛雁賦》:“聞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駭心惕。”
      xīn xián shǒu mǐn心閑手敏閑:熟悉;敏:靈敏。形容技藝熟練了,心里閑靜,手法靈敏。三國魏·嵇康《琴賦》:“于是器冷弦調,心閑手敏。”
      shǒu dào ná lái手到拿來謂不費力氣就能將必須擒拿的人捉到。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將這廝吃劍喬材,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來。”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shù shǒu shù zú束手束足見“束手束腳”。艾蕪《百煉成鋼》第二章:“就是該死的爐頂化了,限制了他,使他在調整煤氣空氣方面,簡直束手束足,不敢隨便動一下指頭。”
      qī xì bā shǒu七郤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
      dé shǒu yīng xīn得手應心見“得心應手”。《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
      gāo xià zài shǒu高下在手同“高下其手”。宋·葉適《觀文殿學士知樞密院事陳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爭,寧亟去,無茍徇,亦以此見排于俗。”
      xìn shǒu niān lái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說話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例證豐富;選用時顯得輕松自如;不必費心尋找。信手:隨手;拈:用指頭夾取東西。宋 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dàn wán tuō shǒu彈丸脫手比喻作詩圓潤精美、敏捷流暢。宋·蘇軾《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飲》:“新詩如彈丸,脫手不移晷。”
      shǒu jiǎo gàn jìng手腳干凈喻廉潔奉公。傅曉航《九只小鴨子》:“辦社務的干部,手腳干凈,青天包公啊!”
      yǎn míng shǒu jié眼明手捷看得準,下手快。形容人反應快,動作敏捷。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時節眼明手捷,體快身輕;到如今老了也腰曲頭低。”
      páng guān xiù shǒu旁觀袖手把手籠在袖子里在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不過問也不協助。宋·陸游《福州清仁王堅老疏》:“勇退激流,雖具衲子參尋之眼;旁觀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誠。”
      qī zú bā shǒu七足八手見“七腳八手”。沙汀《替身》:“這時候,那個可憐的鹽客,已經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qīn rú shǒu zú親如手足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樣的親密。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將兄命虧?”
      shǒu huá xīn cí手滑心慈慈:慈祥。手頭慷慨,心地慈祥。指樂于助人。清·袁枚《與林遠峰書》:“魚門當日,并不在酒場歌席妄費一錢,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shòu shǒu yuán nì授手援溺授手:伸手;溺:淹沒。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難的人。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shǒu bù tíng huī手不停揮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不停地寫作。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將須一拂,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
      fān shǒu shì yǔ,fù shǒu shì yún翻手是雨,合手是云翻:反轉;覆:反覆。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于玩弄權術。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咱人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那塵埃中埋沒殺多才俊。”
      xīn mù shǒu zhuī心慕手追慕:羨慕;追:追求。心頭羨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晉書 王羲之傳》:“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gāo tái guì shǒu高抬貴手舊時懇求人原諒或饒恕的話。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過去了。元 范康《竹葉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貴手,與我拂除塵俗者。”
      hé liáng xié shǒu河梁攜手河梁:橋。指送別。漢·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shǒu zú wú cuò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xiù shǒu páng guān袖手旁觀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邊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過問或不予協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宋 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奕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kǒu jiǎng shǒu huà口講手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宋·黃庭堅《題跋》:“好學者從之請問,口講手畫,終席或至千字。”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手無縛雞之力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他就鉆過去了。”
      shù shǒu jiù qín束手就擒束:捆;綁;就:接受。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宋史 苻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
      ài zú ài shǒu礙足礙手同“礙手礙腳”。
      yǐ shǒu jiā é以手加額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歡欣慶幸。宋 楊萬里《章貢道院記》:“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額,家傳人誦。”
      wú suǒ cuò shǒu zú無所措手足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
      shǒu qǐ dāo luò手起刀落手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動作的迅速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9回:“武松道:‘原來恁地,卻饒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這人殺了。”
      ài bù shì shǒu愛不釋手釋:放開。喜愛到不肯放手。清 孫道乾《小螺庵病榻憶語》:“小暑日,王叔眉學博自武林歸,以娛園主人畫團扇相贈……兒起坐桃笙上,愛不釋手。”
      mù sòng shǒu huī目送手揮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三國魏·稽康《贈兄弟才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zhǐ shǒu diǎn jiǎo指手點腳猶指指點點。形容背后指點議論之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彥思]走將出來時,眾人便指手點腳,當一場笑話。”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指先于別人行動,可以取得優勢,遲于別人就會遭遇禍殃。張恨水《啼笑姻緣》第13回:“得,就是這樣辦,這叫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yī jǔ shǒu zhī láo一舉手之勞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zhá shǒu wǔ jiǎo札手舞腳猶言動手動腳。形容不規矩、不穩重。明·無名氏《雙林坐化》第一折:“好一個配猴兒日的,札手舞腳的,恰便似個活螃蟹。”
      qī qiè bā shǒu七郄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獨拍,雖疾無聲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qī shǒu bā jiǎo七手八腳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幾個手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忙亂。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qiāo zú kàng shǒu蹺足抗手手舞足蹈貌。明·張居正《門生為師相中玄高公六十壽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與成王賢,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內外皆蹺足抗手,歌頌盛德。”
      qíng ruò shǒu zú情若手足手足:指兄弟。情誼深厚,如同兄弟一樣。《剪燈新話·孫恭人傳》:“乃顧視其卒,周其飲食,寬其桎梏,情若手足,卒感激入骨。”
      é shǒu xiāng qìng額手相慶見“額手稱慶”。清·王韜《淞濱瑣話·盧雙月》:“泥金高揭,鄰里喧嘩,擠庭下幾滿。喜極入告,額手相慶。”
      zhuó lún lǎo shǒu斫輪老手斫輪:斫木制造車輪。指對某種事情經驗豐富的人。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
      wò shǒu yán huān握手言歡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以后又和好。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wū shǒu gòu miàn污手垢面形容手臉都很骯臟。
      dú shǒu zūn qián毒手尊前泛指無情的打擊。《新五代史 唐臣傳 李襲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鐵馬,蹂踐于明村。”
      shǒu zé zhī yí手澤之遺手澤:為手汗所沾潤。指先人遺物。《禮記 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
      jǐ shǒu niē jiǎo擠手捏腳故意伸出手腳碰觸對方身體,含有輕薄之意。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五回:“每日在路,俱有人瞧著錦囊,挨肩擦背,擠手捏腳。”
      shù shǒu jiù sǐ束手就死束:捆綁。捆起手來等死。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來,望著林沖腦袋上劈將來,可憐豪杰束手就死。”
      gāo xià qí shǒu高下其手猶言上下其手。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官制》:“五代以來,諸州馬步軍虞侯以衙校為之,太祖慮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參軍,以進士、‘九經’及第人充之。”
      duō miàn shǒu多面手指擅長多種技藝的人。王朔《劉慧芳》:“亞茹:‘你還真是多面手。’”
      yáo shǒu chù jìn搖手觸禁搖:動;觸:觸犯。搖一下手就觸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瑣苛刻。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下》:“民搖手觸禁,不得耕桑,繇役煩劇。”
      pāi shǒu jiào hǎo拍手叫好拍著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清·劉鶚《老殘游記》第20回:“老殘沉吟了一會,說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將此兩款替人瑞再揮一斧吧。’子謹拍手叫好。”
      chū shǒu dé lú出手得盧盧:古時樗蒲戲一擲五子皆黑,為最勝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勝利。《南齊書 張瓌傳》:“獻捷,太祖以告領軍張沖,沖曰:‘瓌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
      jǔ shǒu kòu é舉手扣額舉:抬;扣:敲擊。抬起頭來拍擊額頭,表示氣憤已極宋·洪邁《夷堅丁志·永寧莊牛》:“民泣清不悛,但時舉手扣額,訴于天地。”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強中自有強中手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元·無名氏《隋何賺風魔蒯徹》第三折:“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
      xié shǒu jiē wǔ攜手接武攜:牽引;武:腳步。手牽手,跟緊腳步。比喻跟別人亦步亦趨地學。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回仙》:“為人若反是,雖攜手接武,終不成道。”
      qí féng duì shǒu棋逢對手逢:遇到;對手:競賽中本領不相上下的對方。比喻作戰或競技雙方力量水平相當;難分高低。唐 尚顏《懷陸龜蒙處士》詩:“事免傷心否,棋逢敵手無。”
      xǐ shǒu fèng zhí洗手奉職洗手:使手干凈,比喻廉潔;奉職:擔任職務。比喻忠于職守,廉潔奉公。唐·韓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趙贊為度支使,薦公為監察御史,主饋給渭橋以東軍,洗手奉職,不以一錢假人。”
      gé miàn liǎn shǒu革面斂手指改惡從善,不敢恣意妄為。唐·獨孤及《唐故太子賓客……張公遺愛碑頌》:“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斂手,家有忠信,人懷恥格。”
      fān shǒu yún fù shǒu yǔ翻手云覆手雨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語出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shù shǒu shù jiǎo束手束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
      shù shǒu páng guān束手旁觀猶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過問。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2回:“咱們不得束手旁觀,睜著眼叫他陷于不義。”
      jiǎ shǒu páng rén假手旁人假:借,利用。借助別人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辦理,從不假手旁人。”
      yī bǎ shǒu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眾的人或單位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朱自清《三家書店》:“劍橋是第一把手。”
      cuò shǒu bù jí措手不及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bài shǒu qǐ shǒu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書信向對方表示敬意。《尚書·益稷》:“皋陶拜手稽首。”
      fù shǒu zhī gē負手之歌喻指臨終前的詠歌。《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 ‘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 [下續示例]
      cuō shǒu dùn zú搓手頓足形容焦急不安的樣子。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么好!’說著急得搓手頓足。”
      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強中更有強中手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我想有這桃花女,怎顯我的陰陽,只等問成了親事時,不怕不斷送在我手里。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終被惡人磨。”
      diē jiǎo bàn shǒu跌腳拌手受到阻礙或牽制,不能放手去干事。曾樸《孽海花》第28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只覺得面前跌腳拌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
      mò cuò shǒu zú莫措手足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明史·楊守隨傳》:“天下嗷嗷,莫措手足。”
      shén qiāng shǒu神槍手射擊技術十分高強的人。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4回:“二來見蕭王妃擊死李守義,已呼他作神槍手女將軍。”
      shǒu bù yīng xīn手不應心猶言力不從心。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來,不覺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篋漸漸空虛,手不應心,媽媽也就怠慢了。”
      shǒu wǔ zú dǎo手舞足蹈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shǒu bù shì juàn手不釋卷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dǎo zhí shǒu bǎn倒執手版古代官員持手版以朝。倒執手版,指驚惶失態。《晉書 謝安傳》:“[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懼……既見溫,坦之汗流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
      shǒu máng jiǎo luàn手忙腳亂形容做事慌張;沒有條理。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臨濟宗 鎮州大悲和尚》:“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zhuó shǒu huí chūn著手回春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
      sā shǒu jiǎn撒手锏小說中搏斗時突然用锏投殺敵人的絕招,比喻在危急時拿出看家本領。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100回:“眾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說:‘倒有一宗撒手锏,沒聽見說會有撒手棍。’”
      diē jiǎo bàn shǒu跌腳絆手指受到阻礙或牽制。《孽海花》第二八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只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gǒng shǒu ràng rén拱手讓人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讓給別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為奴仆、附庸。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1回:“明知眾寡不敵,守不住這個青島,但若拱手讓人,殊不甘心。”
      qīng shǒu ruǎn jiǎo輕手軟腳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忽聽得賀司戶船中剪刀聲響,遂悄悄的輕手軟腳,開了窗兒,跨將出去。”
      jǔ shǒu tóu zú舉手投足投足:踏腳。一抬手一踏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成AV人网址|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