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74 個逢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且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àn shì féng dēng暗室逢燈 | 比喻在危難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點引導。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燈,絕渡逢舟,從此讀書作文,俱可望有門徑矣!” |
gōng féng shèng shì躬逢盛事 | 躬:親自,親身;逢:趕上;盛:盛況。指親身參加了那個盛會或盛舉。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躬逢盛事,豈可當面錯過?” |
xiá lù xiāng féng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如做個計較,放了他回去,狹路相逢,安知沒有報恩之處?” |
féng jī lì duàn逢機立斷 | 猶言當機立斷。 | 唐·元載《故相國杜鴻漸神道碑》:“觀公之辨政,消煩解結,逢機立斷。”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huì féng qí shì會逢其適 | 會:恰巧,適逢;適:往。原指恰巧走到那兒了。轉指正巧碰上了那件事。 | 隋 王通《文中子 周公》:“子謂仲長子光曰:\'山林可居乎?\'曰:\'會逢其適也,焉知其可?\'” |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qí féng duì shǒu棋逢對手 | 逢:遇到;對手:競賽中本領不相上下的對方。比喻作戰或競技雙方力量水平相當;難分高低。 | 唐 尚顏《懷陸龜蒙處士》詩:“事免傷心否,棋逢敵手無。” |
féng nián guò jié逢年過節 | 在新年之際或在其他節日里。 |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40回:“逢年過節,老太太時常想念,不過是兒行千里母擔憂。” |
féng jūn zhī è逢君之惡 | 執迎合昏庸的執政者,引他去干壞事。 | 《孟子·告子下》:“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 |
gōng féng qí shèng躬逢其盛 | 躬:親自,親身;逢:趕上;其:代詞;盛:盛況。指親身參加了那個盛會或盛舉。 | 唐 王勃《滕王閣序》:“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
qiān zǎi yī féng千載一逢 | 見“千載一遇”。 | 《梁書·任昉傳》:“千載一逢,再造難答。” |
féng shān kāi dào,yù shuǐ zào qiáo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 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奉旨出朝,地動山搖,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
féng jí dīng chén逢吉丁辰 | 謂遇上好時運。 | 《后漢書·班固傳下》:“逢吉丁辰,景命也。”李賢注:“丁,當也。辰,時也……逢休吉之代,當封禪之時,此為天子之大命也。” |
qiān zǎi nán féng千載難逢 | 載: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極難得到的機會。 | 南朝 齊 孔琇之《南齊書 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
xiāng féng hèn wǎn相逢恨晚 | 見“相見恨晚”。 | 宋·吳儆《念奴嬌》詞:“相逢恨晚,人誰道,早有輕離輕折。” |
kū shù féng chūn枯樹逢春 | 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 | 《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
shēng bù féng chén生不逢辰 | 出生就沒有碰上好時辰。形容時運不濟或慨嘆不被人賞識。 | 《詩經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
jué chù féng shēng絕處逢生 | 絕處:死路。在陷入絕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喜得絕處逢生,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 |
è hǔ féng yáng餓虎逢羊 | 逢:碰到,遇到。饑餓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饑虎逢羊,蒼蠅見血。” |
zuǒ yòu féng yuán左右逢源 | 到處都能碰到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喻做事、寫作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每逢佳節倍思親 | 倍:更加;思:思念。每到節日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zāo féng jì huì遭逢際會 | 同“遭遇際會”。 | 《周書·文帝紀上》:“侯莫陳悅本實庸才,遭逢際會,遂叨任委。” |
féng chǎng yóu xì逢場游戲 | 猶言逢場作戲。偶爾湊湊熱鬧。 | 宋·劉克莊《賀新郎·甲子端午》詞:“憶垂髫,留連節物,逢場游戲。” |
jiù yǔ chóng féng舊雨重逢 | 老朋友又相遇了。 | 清 尹會一《與王罕皆太史》:“比想舊雨重逢,促膝談心,亦大兄閑居之一快也。” |
féng chǎng zuò xì逢場作戲 | 逢:碰到;遇到。場:戲劇曲藝雜技演出的場地。原指賣藝要遇到適當的地方就開場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場合下隨意應酬;偶而湊湊熱鬧。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南岳讓禪師法嗣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xiè hòu xiāng féng邂逅相逢 | 見“邂逅相遇”。 | 宋·周邦彥《應天長》詞:“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
píng shuǐ ǒu féng萍水偶逢 | 浮萍隨水漂泊,聚散無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入,大都萍水偶逢,煙云倏散。” |
qí féng dí shǒu棋逢敵手 | 比喻彼此本領不相上下。 | 唐·尚顏《懷陸龜蒙處士》詩:“事免傷心否,棋逢敵手無。” |
qiān gǔ qí féng千古奇逢 | 千古:長久。千年才遇到的事情。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2卷:“若是個真侍者,豈不是千古奇逢,萬分歡喜。” |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 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
féng chǎng zuò qù逢場作趣 | 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 | 沈從文《八駿圖·顧問官》:“他那神氣似真非真,因為是師長的老部屬,平時又會逢場作趣,這時節乘順水船就來那么一手。” |
zāo féng shí huì遭逢時會 | 同“遭遇際會”。 | 鄭振鐸《論武俠小說》:“于是,國字號的東西,又蜂然的遭逢時會,一時并起。” |
qū yì féng yíng曲意逢迎 | 違背自己心意討好別人。 | 宋 葉紹翁《四朝見聞錄》:“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從而附合,曲意逢迎,貽害生民,恬不知恤。” |
jiǔ hàn féng gān yǔ久旱逢甘雨 | 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時雨。長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場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東西;終于獲得了滿足。 | 宋 洪邁《容齋隨筆 四筆 卷八 得意失意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
féng yī qiǎn dài逢衣淺帶 | 逢衣:袖子寬大的衣服,古代讀書人的衣服;淺帶:寬博的衣帶。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戰國·趙·荀況《荀子·儒效》:“逢衣淺帶。” |
féng shān kāi lù逢山開路 |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傍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
shí bù kě féng時不可逢 | 逢:遭遇,遇見。大好時機平日不易遇到。 | 《魏書·薛安都傳》:“機事難遇,時不可逢。” |
féng chǎng zuò lè逢場作樂 | 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 | 明·沈受先《三元記·開宗》:“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 |
féng xiōng huà jí逢兇化吉 | 逢:遇到;遭遇。兇:兇險;不幸。化:轉化。吉:吉祥;順利。有迷信的人認為祈求神靈;就能使遭遇到不幸的災難轉化為吉祥;順利。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2回:“豪杰交游滿天下,逢兇化吉天生成。” |
gōng féng qí shèng恭逢其盛 | 恭:恭敬;逢:遇到;盛:盛況,盛會。敬逢這一盛況或盛會。 | 明·許三階《節俠記·二十五·誣激》:“這是卿等調燮之功,使朕恭逢其盛。” |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shēng bù féng cháng生不逢場 | 生得不是場合。指命運不好。 | 宋·劉克莊《賀新郎》詞:“生不逢場閑則劇,年似龔生猶夭。” |
zūn jiǔ xiāng féng尊酒相逢 | 尊:古代盛酒的器皿。相逢時飲一杯酒以相敬。 | 唐·韓愈《贈張籍》詩:“尊酒相逢十載前,君為壯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載后,我為壯夫君白首。” |
xiāng féng xiá lù相逢狹路 | 在狹窄的道路上相遇。比喻仇人相遇,互不兼容。亦作“狹路相逢”。 | 《古樂府·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
jiǔ bié chóng féng久別重逢 | 指朋友或親人在長久分別之后再次見面。 |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卻好多年不見了,說了幾句久別重逢的話,招呼大家坐下,書僮送上茶來。” |
qí féng duì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4回:“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
zuǒ yòu féng yuán左右逢原 | 《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原謂學問工夫到家后,則觸處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泛指做事得心應手。 | 《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前輩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擬作一篇,故后有作時,左右逢原。” |
féng rén shuō xiàng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嘗知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féng shān kāi dào逢山開道 |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路。常與“遇水迭橋”連用。 |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道,遇水疊橋。” |
rén shēng hé chù bù xiāng féng人生何處不相逢 | 〖釋義〗指人與人分手后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 宋 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若見雷州寇司戶,人生何處不相逢。” |
yì dì xiāng féng異地相逢 | 異地:他鄉。在他鄉相遇。 |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鄉人劉松》詩:“故人不見五春風,異地相逢岳影中。” |
zāo féng huì yù遭逢會遇 | 同“遭遇際會”。 | 漢·王充《論衡·偶會》:“非二龍使厲王發孽、褒姒令幽王愚惑也,遭逢會遇,自相得也。” |
kū mù féng chūn枯木逢春 | 枯:枯萎;木:樹木;逢:遇上。枯樹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機。比喻經歷挫折又獲得生機。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
mò lù xiāng féng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難言;欲言情,又無情可言。” |
féng è dǎo fēi逢惡導非 | 謂逢迎壞人,助長惡行。 | 《明史 ·張文明傳》:“且言江彬遣惡導非,亟宜行誅,朝臣匡救 無聞,亦當罰治。” |
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人逢喜事精神爽 | 人遇到喜慶之事則心情舒暢。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悶向心來瞌睡多。” |
kāng qiáng féng jí康強逢吉 | 康強:安樂強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賀老年人身體健康,子孫吉利。 | 《尚書·洪范》:“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 |
shì féng qí shí適逢其時 | 見“適逢其會”。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雖然姬昌之數偶驗,適逢其時,豈得驟赦歸國!” |
jué dù féng zhōu絕渡逢舟 | 絕:窮;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絕路上有了出路或辦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燈,絕渡逢舟,從此讀書作文,俱可望有門徑矣。” |
féng jī gòu huì逢機遘會 | 遭逢機會。 | 明·王世貞《綱鑒會纂·宋紀》:“謀取者,逢機遘會,陽施陰設,而人莫覺,宋主祖是也。” |
shēng bù féng shí生不逢時 | 生下來沒有遇到好時候。舊時指命運不好。 | 《詩經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
qí féng dí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清·無名氏《說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人大戰三十余合。” |
shì féng qí huì適逢其會 | 會:時機。恰巧遇到那個時機。 | 唐 薛用弱《集異記 李子牟》:“子牟客游荊門,適逢其會。” |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 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0回:“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
ē yú féng yíng阿諛逢迎 | 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阿:迎合討好;諛:奉承諂媚。逢迎;主動迎合。 | 宋 程頤《周易程氏傳》:“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誠,致其才力,乃顯其比君之道也,用之與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諛奉迎,求其比己也。” |
féng chǎng gān mù逢場竿木 | 喻偶爾湊湊熱鬧的人。語本《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語出《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jué lù féng shēng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常言‘吉人天相,絕處逢生。’”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萍水相逢 | 萍:浮萍;是隨風飄蕩;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像浮萍隨水飄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
zāo féng bù ǒu遭逢不偶 | 謂不遇合時機。 | 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三折:“說則說老手能修五鳳樓,怕則怕遭逢不偶。” |
féng shí yù jié逢時遇節 | 時:季節;節:節氣。遇到四季節令。指過年過節的時候。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五回:“逢時遇節,俱賞金銀。” |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酒逢知己千杯少 |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不厭倦。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三回:“二人也把別后之事,談了一番。三人俱備大悅。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
chuǎi hé féng yíng揣合逢迎 | 揣:揣測,揣摩。現指揣摩、迎合權貴的心意,以謀求私利。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5回:“就是那貧賤儒生,又不過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