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鳳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fèng wǔ luán gē鳳舞鸞歌 | 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兩支曲名。 | 唐·宋之問《太平公主山池賦》:“鳳舞鸞歌兮儼欲飛,披煙弄月兮宵未歸。” |
xiáng luán wǔ fèng翔鸞舞鳳 |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鳳凰翩翩起舞。比喻書畫用筆生動矯健。 |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第三卷:“字畫飛動如翔鸞舞鳳,非世間筆也。” |
zhī fèng gū huáng只鳳孤凰 | 只:獨,單。沒有配偶,孤零的一人。 | 元·鄭光祖《梅香》第三析:“如此般好天良夜,淑女才郎,相將,意廝投門廝對戶廝當,成就了只鳳孤凰。” |
lǎo gu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老鴰窩里出鳳凰 | 老鴰:烏鴉;鳳凰:古代鳥王。比喻在卑微的環境中出了高貴的人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兒叫‘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里出鳳凰!’” |
lóng zhāng fèng hán龍章鳳函 | 喻文采炳煥。 | 明·李東陽《贈太子太保縝遠侯顧公合葬墓志銘》:“龍章鳳函,天子有誥。” |
lóng diāo fèng jǔ龍雕鳳咀 | 喻辭藻之美。 | |
zhì fèng pēng lóng炙鳳烹龍 |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 |
lín fèng yī máo麟鳳一毛 | 比喻好東西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了。 | 唐·張懷謹《書議》:“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錄。。” |
fèng suǐ lóng gān鳳髓龍肝 | 比喻珍奇美味。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 |
lóng pán fèng yì龍盤鳳逸 | 喻懷才不遇。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即聲譽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
yā cháo shēng fèng鴉巢生鳳 | 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如何是異類?’顯端曰:‘鴉巢生鳳。’” |
luán piāo fèng bó鸞飄鳳泊 |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
lóng xiāng fèng jiǎo龍驤鳳矯 | 龍騰鳳飛。喻指行動迅猛。 | 《宋書·武帝紀中》:“公龍驤鳳矯咫尺八纮,括囊四海,折沖無外。” |
qí lóng nòng fèng騎龍弄鳳 |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騰達。 | 明·陳與郊《義犬》第一出:“騎龍弄鳳之兆,這有何妨。” |
pān lóng fù fèng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
lóng lóu fèng chéng龍樓鳳城 | 猶言龍樓鳳池。 |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論文章圍棘堪馳騁,愿藏身龍樓鳳城。” |
jī qī fèng cháo雞棲鳳巢 | 棲:居住。雞住在鳳凰的窩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據高位。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 |
lóng lóu fèng shi龍樓鳳池 | 指禁省,皇宮。 | 明·梁辰魚《浣紗記·送錢》:“念生長在香閏繡幃,念出入在龍樓鳳池。” |
guān yú kě fèng鰥魚渴鳳 | 比喻獨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 唐·李商隱《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鰥魚渴鳳真珠房。” |
fèng gē luán wǔ鳳歌鸞舞 | 神鳥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 宋·趙善括《醉蓬萊》詞:“桂子蘭孫,鳳歌鸞舞,介我公眉壽。” |
lóng zī fèng cǎi龍姿鳳采 | 形容姿態風采非凡。 | 明·郭勛《英烈傳》第15回:“陶安見太祖龍姿鳳采,也自羨得所主。” |
xiáng luán zhù fèng翔鸞翥鳳 |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翥:飛舉。鳳凰展翅高飛。比喻富麗的文辭。 | 明·孫柚《琴心記·相偕抵舍》:“有志客,必取文章價,翔鸞翥鳳人終愛,黃金白璧時終在。” |
fèng cǎi luán zhāng鳳彩鸞章 | 形容詩文的文采華麗。 | 南朝 梁 沈約《謝齊竟陵王示永明樂歌啟》:“鳳彩鸞章,霞鮮錦縟。” |
yù fèng cān hè馭鳳驂鶴 | 駕鳳騎鶴。指仙道飛升。 | 唐·吳融《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詩:“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白云鄉路看看到,好駐流年翊圣文。” |
lóng chú fèng zhǒng龍雛鳳種 | 指帝王后裔。 | 明·徐渭《漁陽三弄》:“更有那兩個兒,又不是別樹上花,都總是姓劉的親骨血在宮中長大,卻怎生把龍雛鳳種做一甕鲊魚蝦。” |
lóng xiáng fèng yuè龍翔鳳躍 | 見“龍翔鳳舞”。 | 宋·蘇軾《告文宣王文》:“詭然如龍翔鳳躍。純乎玉振而金聲。” |
lóng lóu fèng què龍樓鳳闕 | 帝王宮闕。 | 宋·歐陽修《鵯鵊詞》詩:“龍樓鳳闕郁崢嶸,深宮不聞更漏聲。” |
qián jiāo kùn fèng潛蛟困鳳 | 喻被埋沒的賢才。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慰夏孤》:“有日皇風動,黎民歡頌。那時呵,看潛蛟困鳳,終須騰踴。” |
pēng lóng páo fèng烹龍炰鳳 |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 唐·李賀《將進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帷繡幕圍香風。” |
yuān chóu fèng lǚ鴛儔鳳侶 | 形容男女歡愛似鴛鴦、鳳凰般相偕作伴。 | 明·王玉峰《焚香記·離間》:“謾說鴛儔鳳侶,惹起蜂爭蝶忌。” |
fèng máo lóng jiǎ鳳毛龍甲 | 鳳的羽毛,龍的鱗甲。比喻珍貴之物。 | 明·袁中道《石浦先生傳》:“舊有傳奇二種,置于笥中,為鼠子嚼壞,鳳毛龍甲,竟不存于世。” |
fèng huáng lái yí鳳皇來儀 | 見“鳳凰來儀”。 |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fèng bó luán piāo鳳泊鸞漂 |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
lóng yán fèng yǔ龍言鳳語 | 喻輕松悠揚的音樂之聲。 | |
fèng zǐ lóng sūn鳳子龍孫 | 帝王或貴族的后代。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七:“真個是鳳子龍孫,遭著不幸,流落到這個地位。” |
zhī luán dān fèng只鸞單鳳 | 只:獨,單;鸞:傳說中風凰一類的鳥。沒有配偶,孤零的一個。 | 元·王子一《誤人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騎鶴,何日可登鰲,今夜恰乘龍,說甚的只鸞單鳳,天與配雌雄。” |
fèng bó luán piāo鳳泊鸞飄 | 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飄泊無定。 | 清 全祖望《<鶯脰山房詩集>序》:“然而鳳泊鸞飄,漫漶懷中之刺。” |
fèng gǔ lóng zī鳳骨龍姿 |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 | 《云笈七簽》卷四:“今視子之質,實霄景高煥,圓精重照,鳳骨龍姿,腦色寶曜。”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景星鳳凰 | 見“景星鳳皇”。 | 《宣和書譜·隸書敘論》:“學者仰之,如景星鳳凰,爭先見之為快。” |
miáo lóng xiù fèng描龍繡鳳 | 指精美的手工刺繡。泛指古代女紅。亦作“描鸞刺鳳”、“描龍刺鳳”。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龍繡鳳,樣樣皆精;琴棋書畫,般般都會。” |
zhāo yáng míng fèng朝陽鳴鳳 | 比喻品德出眾、正直敢諫之人。 | 語出《詩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cǎi fèng suí yā彩鳳隨鴉 | 比喻女子嫁給才貌配不上好的人。 | 明 湯顯祖《紫釵記 哭收釵燕》:“終不然到嫁了人,那里有彩鳳去隨鴉,老鹮戲彈牙。” |
lóng jū fèng chú龍駒鳳雛 | 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 《晉書 陸云傳》:“云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少與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號曰‘二陸’。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
luán jiāo fèng sī鸞膠鳳絲 | 指續娶的后妻。 | 明·陳汝元《金蓮記·湖賞》:“雖然如此,只怕春風暗里恨棄魚,當壚偷寫文君句,謾重尋鸞膠鳳絲。” |
fèng guān xiá pèi鳳冠霞帔 | 鳳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裝飾著彩制鳳凰的帽子;帔: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類似披肩。飾有彩制鳳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戴鳳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鎖的?待我來。” |
fèng lóu lóng què鳳樓龍闕 | 形容華美的宮闕樓臺。 | 唐·韋莊《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詩:“洛岸秋晴夕照長,鳳樓龍闕倚清光。” |
pāo luán chāi fèng拋鸞拆鳳 | 指夫妻或情侶分離或拆散。 | 元·邦哲《壽陽曲·思舊》:“誰知道,天不容,兩三年間拋鸞拆鳳。” |
fú lóng fèng chú伏龍鳳雛 |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后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于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
bǎi niǎo cháo fèng百鳥朝鳳 | 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九百一十五卷引《唐書》:“海州言鳳見于城上,群鳥數百隨之,東北飛向蒼梧山。” |
fèng míng lín chū鳳鳴麟出 | 鳳凰鳴唱,麒麟出現。比喻賢人出現。 | |
lóng qián fèng cǎi龍潛鳳采 | 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現。 | |
fèng cǎi luán zhāng鳳采鸞章 | 形容詩文的文采華麗。 |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示永明樂歌啟》:“鳳采鸞章,霞鮮錦縟。” |
lóng zhāng fèng zī龍章鳳姿 | 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劉孝標注引《嵇康別傳》:“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
fèng yín luán chuī鳳吟鸞吹 | 比喻極為美妙的歌聲。 |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忽聽得歌聲嘹亮,鳳吟鸞吹,不足喻其美。” |
luán gē fèng wǔ鸞歌鳳舞 | 比喻美妙的歌舞。 | 《山海經 大荒南經》:“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 |
luán gē fèng chuī鸞歌鳳吹 | 指笙簫等樂曲聲。 | |
wǔ luán gē fèng舞鸞歌鳳 | 鸞:傳說像鳳凰一類的鳥。比喻男女間情愛深切。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長短句》:“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欲別時,殘月落花煙重,如夢,和淚出門相送。” |
pēng lóng páo fèng烹龍庖鳳 | 見“烹龍炮鳳”。 | 宋·楊萬里《西溪先生和陶詩序》:“東坡以烹龍庖鳳之手,而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
luán zī fèng tài鸞姿鳳態 | 比喻神仙的儀態。 | 《云笈七簽》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云松者,有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 |
luán xiáng fèng zhù鸞翔鳳翥 | 翔:盤旋而飛;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 唐 韓愈《石鼓歌》:“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校。” |
luán yín fèng chàng鸞吟鳳唱 | 鸞鳳鳴叫相和。比喻優美的樂曲。 | |
huà chī wéi fèng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wú fèng zhī míng梧鳳之鳴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后因以“梧鳳之鳴”比喻政教和協、天下太平。 | 《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毛傳:“梧桐盛也,鳳凰鳴也,臣竭其力,則地極其化;天下和洽,則鳳凰樂德。” |
fèng huáng yú fēi鳳皇于蜚 | 見“鳳凰于飛”。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謂鳳凰于蜚,和鳴鏘鏘。’” |
lí luán bié fèng離鸞別鳳 | 比喻夫妻離散。 | 唐 李賀《湘妃》詩:“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
jí guāng fèng yǔ吉光鳳羽 | 吉光與鳳凰的毛羽。比喻藝術珍品。 |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吾所綴集,皆待詔中年以后書,真吉光鳳羽,緝而成裘,后人其寶守之。” |
fèng yǒu luán jiāo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元·湯式《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套曲:“烘散燕子鶯兒,拆散鳳友鸞交。” |
hóng xiān fèng lì鴻鶱鳳立 | 鴻鵠高飛,鳳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 唐·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鴻鶱鳳立,不循常流。” |
lóng zhāng fèng cǎi龍章鳳彩 | 不凡的儀表風采。 | 唐·邵混之《元氏縣令龐君清德碑》:“君純德天資,大材靈降,龍章鳳彩,凝脂點漆。” |
zǒu luán fēi fèng走鸞飛鳳 | 鶯:古作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疾走著的鸞,飛舞著的鳳。形容建筑物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見樓臺三四重,勢磋峨走鸞飛鳳,晃分明金碧玲瓏。” |
páo fèng pēng lóng炰鳳烹龍 | 烹:煮。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 |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一折:“我聽得朱門里奏笙歌,相府內夜排筵宴,炰鳳烹龍。” |
jiū jí fèng chí鳩集鳳池 | 比喻庸才居要位。 | 《資治通鑒·唐紀則天后圣歷二年》:“內史王及善雖無學術,然清正難奪,有大臣之節。”胡三省注:“《朝野僉載》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風神鈍濁,為內史時,人號為“鳩集鳳池”。’” |
pào lóng pēng fèng炮龍烹鳳 | 見“炮鳳烹龍”。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輪番把盞。廳前大吹大擂。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景星鳳皇 | 傳說太平之世才能風到景星和鳳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 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
fù fèng pān lóng附鳳攀龍 |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 漢 揚雄《法言 淵騫》:“攀龍鱗,附鳳翼。” |
lín jiǎo fèng jù麟角鳳距 | 距:鳥的腳爪。麒麟的角,鳳凰的爪。比喻備而不必用的珍貴東西。 | 晉 葛洪《<抱樸子>自敘》:“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學;知之譬如麟角鳳距,何必用之。” |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龍鳳呈祥 | 指吉慶之事。 | 漢 孔鮒《孔叢子 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 |
luán gū fèng zhī鸞孤鳳只 | 比喻夫妻離散。也比喻人失偶孤居。 |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呂溫侯鸞孤鳳只,煩惱殺情分兩處舊嬌妻。” |
fèng míng hè lì鳳鳴鶴唳 | 形容優美的聲音。 | |
fèng xiāo luán guǎn鳳簫鸞管 | 笙簫之類的吹奏樂。 | 明·謝讜《四喜記·大宋畢姻》:“歌動迎仙,聲裊鳳簫鸞管。” |
luán fēi fèng wǔ鸞飛鳳舞 | 形容祥瑞和平的環境。 | 《山海經 海內經》:“有鸞鳥自歌,鳳鳥自舞……見則天下和。” |
fèng yǐn jiǔ chú鳳引九雛 | 《晉書·穆帝紀》:“(升平四年)二月,鳳凰將九雛見于豐城。”后以“鳳引九雛”為天下太平、社會繁榮的吉兆。 | 《晉書·穆帝紀》:“(升平四年)二月,鳳凰將九雛見于豐城。” |
luán áo fèng zhù鸞翱鳳翥 | 比喻字體飄逸,筆勢飛動。 | 唐·韓愈《石鼓歌》:“鸞翱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
miáo luán cì fèng描鸞刺鳳 | 描:摹寫或繪畫;鸞:鳳凰鳥;刺:刺繡。指精于刺繡。 | 明·陸采《明珠記·由房》:“作賦吟詩,人人盡說蔡文姬的再生;描鸞刺鳳,個個皆稱薛夜來的神針。” |
qǐ fèng téng jiāo起鳳騰蛟 | 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
lín jiǎo fèng zuǐ麟角鳳觜 | 觜:鳥嘴。麒麟的角,鳳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貴的東西。 | 唐 杜甫《病后遇王倚飲贈歌》詩:“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
pào lóng pēng fèng砲龍烹鳳 | 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饌。也指一種肴饌名。同“砲鳳烹龍”。 | |
fèng xiāo tóng cháo鳳梟同巢 | 鳳:鳳凰,吉祥的象征;梟:惡鳥的象征。神鳥與惡鳥同在一個窩里。比喻好和壞混在一起不分。 | |
luán huí fèng zhù鸞回鳳翥 | 形容舞姿優美。 | 前蜀·牛希濟《臨江仙》:“風引寶衣疑欲舞,鸞回鳳翥堪驚。” |
fèng guǎn luán shēng鳳管鸞笙 | 笙簫之樂的美稱。 | 明·廷訥《獅吼記·訪友》:“歌兒舞女朝朝醉,鳳管鸞笙步步隨。” |
fèng wǔ lóng pán鳳舞龍蟠 | 鳳凰飛舞,蛟龍盤曲。形容相配得當。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四回:“不想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個‘名花并蒂’,儼然是金廂玉琢,鳳舞龍蟠!” |
rèn jī zuò fèng認雞作鳳 | 佛教語。謂認凡庸為珍貴。 | 《萬善同歸集》卷一:“如楚國愚人認雞作鳳,猶春池小果執石為珠。但任淺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
fèng guǎn luán xiāo鳳管鸞簫 | 見“鳳管鸞笙”。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六回:“聽一派鳳管鸞簫,見一簇翠圍珠繞。” |
lín gān fèng suǐ麟肝鳳髓 | 麟之肝,鳳之髓。極言美味佳肴。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載應不捷聲價益振》:“麟肝鳳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蔣君乎!” |
lóng gān fèng suǐ龍肝鳳髓 |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
zhù fèng xiáng luán翥鳳翔鸞 | 盤旋飛舉的鳳凰。常比喻美妙的舞姿。 | 明梁辰魚《浣紗記 演舞》:“舞所以導人沉滯,故春風起于筵上,夜有聚于樓頭,古有翥鳳翔鸞,縈塵集羽,折腰翹袖,《激楚》《陽阿》,俱要俯仰應聲,抑揚合節。” |
lóng lóu fèng gé龍樓鳳閣 | ①帝王的宮殿、樓閣。②喻指封建統治者的巢穴。 | 元·馬致遠《撥不斷》:“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 |
luán chóu fèng lǚ鸞儔鳳侶 | 指男女歡愛如鸞鳳般相諧作伴。 | 《好逑傳》第16回:“何不與舍侄女竟成鸞儔鳳侶,便完了一件百年的大事?” |
luán jiāo fèng yǒu鸞交鳳友 | 比喻優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結為夫妻。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來時節畫堂簫鼓鳴春晝,列著一對兒鸞交鳳友。” |
xiáng lín wēi fèng祥麟威鳳 |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