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燕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àn yàn yīng yīng燕燕鶯鶯 | 比喻嬌妻美妾或年輕女子。 | 金·元好問《題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圖》詩:“海棠一株春一國,燕燕鶯鶯作寒食?!?/td> |
yàn hàn hǔ tóu燕頷虎頭 |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將、勇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軒軒云霞?xì)馍?,凜凜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勢嶙纈,燕頷虎頭雄俊?!?/td>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yàn hàn qiú xū燕頷虬須 | 見“燕頷虎頭”。 | 唐·白居易《贈李兵馬使》詩:“江南別有樓船將,燕頷虬須不姓揚(yáng)。” |
yàn hàn hǔ xū燕頷虎須 | 形容相貌威武。 | 《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
shè yàn qiū hóng社燕秋鴻 |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鳥,但在同一季節(jié)里飛的方向不同。比喻剛見面又離別。 | |
yàn yuè hú yǒng燕躍鵠踴 | 形容迅捷威猛。 |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 |
huán féi yàn shòu環(huán)肥燕瘦 | 環(huán):唐玄宗貴妃楊玉環(huán);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形容女子體態(tài)不同而各有其風(fēng)韻。也比喻藝術(shù)作品風(fēng)格流派各具特點,各擅其美。 | 宋 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 |
chǔ táng yàn què處堂燕鵲 |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 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燕雀處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火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將及也?!?/td> |
yīng fēi yàn wǔ鶯飛燕舞 | 鶯燕飛舞。象征春光明媚。 |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節(jié)前,湯河兩岸換上了春天的盛裝,正是桃紅柳綠,鶯飛燕舞的時光。” |
yàn què xiāng hè燕雀相賀 | 燕雀因大廈落成有棲身之所而互相慶賀。后多用作祝賀新屋落成之語。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xùn)》:“湯沐具而蟣虱相吊,大廈成而燕雀相賀,憂樂別也?!?/td> |
yàn cháo yú mù燕巢于幕 |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td> |
yàn dù yīng cán燕妒鶯慚 | 形容女子貌美,燕見之生妒,鶯對之自慚。 | 《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里秀帶飄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td> |
yàn wǎn zhī huān燕婉之歡 | 燕婉:像燕子那樣溫婉和諧。比喻和諧溫婉的夫妻之情。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1回:“秦晉同盟,成兩姓綢繆之好;朱陳媲美,締百年燕婉之歡。” |
yàn jùn qiān jīn燕駿千金 | 戰(zhàn)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 戰(zhàn)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 |
yàn yì zǐ sūn燕翼子孫 | 燕翼:燕子用翅膀覆蓋著它的小燕子。比喻保護(hù)子孫。 | 《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治厥孫謀,以燕翼子?!?/td> |
yàn shòu huán féi燕瘦環(huán)肥 | 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環(huán):唐玄宗貴妃楊玉環(huán)。形容女子體態(tài)不同而各擅其美,風(fēng)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 宋 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 |
yàn yǔ yīng shēng燕語鶯聲 | 燕子的語音;黃鶯的歌聲。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聲音宛轉(zhuǎn)動聽。 | 元 關(guān)漢卿《金線池》楔子:“裊娜復(fù)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
mù yàn fǔ yú幕燕釜魚 | 見“幕燕鼎魚”。 | 《時敏報·美人禁工新約平議》:“前程正未可量,又何事依人茍安,為幕燕釜魚之計也乎?” |
tù kuí yàn mài兔葵燕麥 | 形容景象荒涼。 | 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重游玄都,蕩然無復(fù)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fēng)耳?!?/td> |
yīng guī yàn gé鶯閨燕閣 | 指婦女的閨閣。 | 明·楊慎《塞垣鷓鴣詞》:“鶯閨燕閣年三五,馬邑龍堆路十千?!?/td> |
yàn shì bēi gē燕市悲歌 |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后以“燕市悲歌”表現(xiàn)朋友間的情誼以及惜別的情懷。 |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yàn shí wàng zhēn燕石妄珍 | 妄視無用之物為珍寶。 | 唐·劉知幾《史通·人物》:“若愚智畢載,妍媸靡擇,此則燕石妄珍,齊竽混吹者矣!” |
shi yú táng yàn池魚堂燕 | 比喻無辜受禍。 | 清·孔尚任《桃花扇·歸山》:“俺來此攜琴訪友,并不曾流連夜曉。無端的池魚堂燕一時燒。” |
yàn zhāo hǎo mǎ燕昭好馬 | 燕昭王喜愛駿馬。后作求賢之典。 | 《舊唐書·薛登傳》:“燕昭好馬,則駿馬來庭;葉公好龍,則真龍入室?!?/td> |
liǔ yīng huā yàn柳鶯花燕 | 指柳上鶯歌,花間燕語。指美好的春景。 | 元 張可久《落梅風(fēng) 閑居》曲:“青山隱居心自遠(yuǎn),放浪他柳鶯花燕?!?/td> |
láo yàn fēn fēi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td> |
hǔ tóu yàn é虎頭燕額 | 形容王侯的貴相或相貌的威武。 | 明·無心子《金雀記·擲果》:“我虎頭燕額,羞殺他臉?biāo)铺一?。?/td> |
yàn yàn yú guī燕燕于歸 | 謂女子出嫁。語本《詩·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 | 語出《詩·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 |
yàn yǔ yīng hū燕語鶯呼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輕女子的笑聲。 | 明·無名氏《浣花溪》第三折:“狂蜂浪蝶檐外舞,綠楊堤燕語鶯呼?!?/td> |
yàn yǔ yīng tí燕語鶯啼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 | 唐·皇甫冉《春思》詩:“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yú yóu fèi fǔ,yàn chǔ wēi cháo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 沸:開水;釜:古代炊具;巢:窩。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 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游沸釜,燕處危巢?!?/td> |
gē yíng wǔ yàn歌鶯舞燕 | 歌聲宛轉(zhuǎn)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勢大好。 | 宋·蘇軾《錦被亭》詞:“煙紅露綠曉風(fēng)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
yí yàn zhī xùn貽燕之訓(xùn) | 燕:通“宴”,安逸,安閑。留下安逸的教訓(xùn)。指告誡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飛黃騰達(dá)。 | 唐·白居易《許昌縣令新廳壁記》:“嗚呼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燕之訓(xùn)?!?/td> |
lái hóng qù yàn來鴻去燕 | 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 清 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干路,露宿風(fēng)飛各朝暮?!?/td> |
yīng cháo yàn lěi鶯巢燕壘 | 比喻妓院。 | 清·黃六鴻《?;萑珪む]政·逐娼妓》:“多置狎邪門巷,遂作鶯巢燕壘,頓成柳市花街。” |
yàn mù zì ān燕幕自安 | 比喻處危境而不自知。 | 清·柯超《辛壬瑣記》:“[太平軍]特于郡城北門外沿江一帶建筑炮臺數(shù)座,城上排列大炮,尚欲逞螳臂之力,燕幕自安?!?/td> |
yàn chóu yīng lǚ燕儔鶯侶 | 見“燕侶鶯儔”。 | 元·胡祗遹《點絳辰·贈妓》詞:“黃梅雨,燕儔鶯侶,那解芳心苦?!?/td> |
yīng chóu yàn lǚ鶯儔燕侶 | 鶯、燕:比喻女子;儔:伴侶。指男子的妻室或情侶。 | 元 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你自有鶯儔燕侶,我從今萬事不關(guān)心?!?/td> |
yàn jīn mù xiù燕金募秀 | 相傳戰(zhàn)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以接待天下賢士。后以“燕金募秀”為招納賢士之典。 | 宋·范仲淹《上張侍郎啟》:“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鐸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td> |
hǔ tóu yàn hàn虎頭燕頷 | 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 元 揭傒斯《妻齊國夫人宋氏進(jìn)封濟(jì)南王夫人制》:“尚服異恩于永世;虎頭燕頷,從懷舊將于當(dāng)年?!?/td> |
yàn zú jì shī燕足系詩 | 把詩系在燕子的腿上,讓它傳遞給親人。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傳書燕》:“爾海東來,必經(jīng)湘中……欲憑爾附書,投于我婿?!?/td> |
yǐng shū yàn yuè郢書燕說 | 比喻牽強(qiáng)附會,曲解原意,以訛傳訛。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td> |
yàn yàn dài fēi燕雁代飛 | 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 西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xùn)》:“磁石上飛,云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td> |
yàn ān kè dú燕安酖毒 | 謂沉溺于安逸享樂,猶如飲毒酒自殺。 | |
yàn chǔ wēi cháo燕處危巢 | 見“燕處焚巢”。 | 清·筱波山人《愛國魂·勤王》:“怕只怕臨安頹廈如燕處危巢?!?/td> |
bó láo fēi yàn伯勞飛燕 | 借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 | 《玉臺新詠 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td> |
cán tóu yàn wěi蠶頭燕尾 |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jié)筆輕疾。 | 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笾讓W(xué),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td> |
yàn wǔ yīng gē燕舞鶯歌 | 見“燕舞鶯啼”。 | 宋·朱淑真《春日行》:“燕舞鶯歌晝晷永,簾幕無人門宇靜?!?/td> |
yàn jià yuè gū燕駕越轂 | 燕地的車越地的轂。謂把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 | 明·高攀龍《寄瞿洞觀書》之二:“廣土眾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與世俗吏傳舍一官者,必有如燕駕越轂,不可同年而語。” |
yàn yì yí móu燕翼貽謀 | 燕:安;翼:敬;貽:遺留。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后泛指為后嗣作好打算。 | 《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薄端问贰分揪拧罚骸皺?quán)輿光大,燕翼貽謀。” |
wǔ què liù yàn五雀六燕 | 比喻雙方輕重相差不多。 | 《九章算術(shù)·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稱之衡,雀俱重,燕俱輕, 一雀一燕交而處,衡適平?!?/td> |
fǔ yú mù yàn釜魚幕燕 | 生活在鍋里的魚、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處境極不完全。語出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今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 語出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今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
xiè lán yàn guì謝蘭燕桂 | 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輩。 | 謝蘭,系“謝庭蘭玉”之省稱;燕桂,《宋史·竇儀傳》載:“儀學(xué)問優(yōu)博,風(fēng)度峻整。弟儼、侃、偁、僖,皆相繼登科。馮道與禹鈞(竇儀父)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紳多諷誦之?!睍r稱竇氏兄弟為燕山五龍。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yuǎn)大者的抱負(fù)。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jiù yàn guī cháo舊燕歸巢 | 從前的燕子又飛回老窩。比喻游子喜歸故里。 | 明·顧大典《青衫記·裴興歸衙》:“似舊燕歸巢,雙語檐前?!?/td> |
wǔ yàn gē yīng舞燕歌鶯 | 鶯:黃鶯。指歌聲宛轉(zhuǎn)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形容一派太平景象。 | 明·張鳳翼《灌園記·齊王拒諫》:“計日周秦兼并,烽煙罷警,正好酣柳眠花,舞燕歌鶯?!?/td> |
mù yàn dǐng yú幕燕鼎魚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魚”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
lǔ jīn yàn xuē魯斤燕削 | 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zhì)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chǎn),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zhì)量不會優(yōu)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條件限制,學(xué)習(xí)模仿達(dá)不到原來水平。 | 清·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虹橋錄》:“其《京舵子》、《起字調(diào)》、《馬頭調(diào)》、《南京調(diào)》之類,傳自四方,間亦效之;而魯斤燕削,遷地不能為良矣?!?/td> |
yàn zhāo shì jùn燕昭市駿 | 指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勸說燕昭王真心求賢的事。 | 唐·高適《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td> |
yú yóu fèi dǐng,yàn cháo fēi mù魚游沸鼎,燕巢飛幕 | 沸:開水;鼎:古代鍋類器皿;巢:筑巢。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方當(dāng)系頸蠻邸,懸首稿街,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
yàn hàn shū shēng燕頷書生 | 見“燕頷儒生”。 | |
yàn wǔ yīng tí燕舞鶯啼 | 燕子在飛舞,黃鶯在鳴叫。形容春光明媚。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時正值暮春天氣,只見一路上有的是紅桃綠柳,燕舞鶯啼?!?/td> |
yàn cháo fēi mù燕巢飛幕 | 同“燕巢于幕”。 |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收〉》::“[北虜]方當(dāng)系頸蠻邸,懸首藁街,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呂延濟(jì)注:“魚游沸鼎,燕巢飛幕,言危之甚。言魏朝夕將破,而將軍居之,亦同魚燕之危?!?/td> |
dōng láo xī yàn東勞西燕 | 勞:伯勞。比喻情侶、朋友離別。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雜曲歌辭八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td> |
yīng tí yàn yǔ鶯啼燕語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 | 唐·皇甫冉《春思》詩:“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yàn chǔ fén cháo燕處焚巢 | 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里。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
xīn hūn yàn ěr新婚燕爾 | 在剛結(jié)婚的歡樂里。燕爾:歡樂的樣子。 | 元 戴善夫《風(fēng)光好》:“俺兩個相見時,則他那舊性全無,共妾身新婚燕爾?!?/td> |
yàn lǚ yīng chóu燕侶鶯儔 | 比喻年輕的女伴。也比喻相愛的青年男女。 | 元 關(guān)漢卿《緋衣夢》第二折:“你則為鸞交鳳友,燕侶鶯儔,則被俺毒害娘?!?/td> |
lóng wēi yàn hàn龍威燕頷 | 形容威嚴(yán)雄武的相貌。 | 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阿文成公》:“余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并無龍威燕頷之相也,亦奇矣哉!” |
yān dài zhī shí燕岱之石 | 比喻庸才下品。 | 隋 江總《讓尚書令表》:“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璉之器?!?/td> |
chǔ táng yàn què處堂燕雀 |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td> |
yīng ná yàn què鷹拿燕雀 | 比喻捉拿毫不費力。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皂隸似鷹拿燕雀,把吳氏向階下一摔,正待用刑?!?/td> |
yīng cāi yàn dù鶯猜燕妒 | 比喻遭人猜忌。 | 清·王鵬運《摸魚子》:“算年年、鶯猜燕妒,仙緣知在何處?” |
yàn ěr xīn hūn燕爾新婚 | 原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后反其意,用作慶賀新婚之辭。形容新婚時的歡樂。 | 元 關(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狀元下馬就親,洞房花燭,燕爾新婚。” |
yàn cháo wēi mù燕巢危幕 | 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 |
yàn cháo mù shàng燕巢幕上 | 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td> |
yàn què wū què燕雀烏鵲 | 比喻讒佞小人。 | 戰(zhàn)國·楚·屈原《楚辭·屈原·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td> |
yīng yín yàn sāi鶯吟燕儛 | 見“鶯歌燕舞”。 | |
yàn zǐ xián shí燕子銜食 | 喻育子之艱辛。 |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且休說懷耽十月,只從小偎干就濕,兒口氣抬舉他偌大,恰便似燕子銜食。” |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燕雀豈知雕鶚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鴻鵠志”。 | 元 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豈知雕鶚志,頑童不解老仙機(jī)?!?/td> |
yàn yì yí sūn燕翼詒孫 | 燕翼:燕子用翅膀覆蓋著它的小燕子。比喻保護(hù)子孫。 | 《宋史·樂志》:“權(quán)輿光大,燕翼詒孫?!?/td> |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燕雀不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乃向其鄉(xiāng)人說道:‘我今將為狀元,不久便作開國元勛矣!何以賀我?’鄉(xiāng)人益非之。劉贊臣嘆道:‘此所謂燕雀不知鴻鵠志也?!?/td> |
yàn ān zhèn dú燕安鴆毒 | 見“燕安酖毒”。 | 宋·朱熹《少師保信軍節(jié)度使魏國公張公行狀》下:“今不幸建康則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業(yè)不可成,且秦檜二十年在臨安為燕安鴆毒之計,豈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圖。” |
yīng gē yàn wǔ鶯歌燕舞 | 黃鶯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 宋 蘇軾《報錦亭》詞:“煙紅露綠曉風(fēng)香,燕舞鶯啼春日長?!?/td> |
yàn nán yàn běi雁南燕北 | 比喻兩地分離。 | 《說岳全傳》第三四回:“幾載飄零逐轉(zhuǎn)蓬,年來多難與兄同。雁南燕北分飛久,驀地相逢似夢中。” |
yàn què chǔ táng燕雀處堂 | 處: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 漢 孔鮒《孔叢子 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td> |
yàn cháo yú shàng燕巢幙上 | 同“燕巢于幕”。幙,同“幕”。 | |
yàn què zhī jū燕雀之居 | 比喻簡陋的廬舍。 | 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蒙還燕雀之居,當(dāng)盡犬鷹之力。茲且相別,后或再逢?!?/td> |
yīng shēng yàn yǔ鶯聲燕語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 元 關(guān)漢卿《金線池》楔子:“裊娜復(fù)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
yàn mài tù kuí燕麥兔葵 | 形容景象荒涼。 |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燕麥兔葵,奚取劉郎之詠;天街內(nèi)庫,徒傳泰婦之吟。” |
tù sī yàn mài兔絲燕麥 | 兔絲:菟絲子。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 | 《魏書 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xué)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 |
yàn zhuó huáng sūn燕啄皇孫 | 燕子用嘴啄皇孫。指趙飛燕姊妹陰謀毒害皇帝的子孫。借指后妃暗算皇子。 | 東漢·班固《漢書·孝成趙皇后傳》:“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瑯根,燕飛來,啄皇孫?;蕦O死,燕啄矢?!?/td> |
yàn gē zhào wǔ燕歌趙舞 | ①古燕趙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趙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辭美妙。 |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詩:“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td> |
dāo tóu yàn wěi刀頭燕尾 | 喻筆鋒勁利。 |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工畫佛道,兼精番馬,筆鋒勁利,名刀頭燕尾?!?/td> |
fēi yàn yóu lóng飛燕游龍 | 像飛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龍。形容美女體態(tài)的輕柔飄逸。 | 清·洪昇《長生殿·舞盤》:“宛若翾風(fēng)回雪,恍如飛燕游龍?!?/td> |
yīng gē yàn yǔ鶯歌燕語 | 黃鸝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春景》:“見了些,紅紅綠綠桃共杏,最喜春日晴。鶯歌燕語,云淡風(fēng)輕,水秀山明?!?/td> |
yù yàn tóu huái玉燕投懷 | 見“玉燕投懷”。 | 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夢玉燕投懷》:“張說母夢有一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宰相,其至貴之祥也?!?/td> |
yàn què chǔ wū燕雀處屋 | 見“燕雀處堂”。 | 《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
yīng qī yàn yuē鶯期燕約 | 比喻男女私情的約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