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民
詞語解釋
士民
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階層和普通讀書人。
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并稱。猶言士庶。
泛指人民、百姓。
猶言軍民。
引證解釋
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階層和普通讀書人。
引《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nóng)民,有工民。”
范寧 注:“學(xué)習(xí)道藝者。”
《孝經(jīng)·孝治》:“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唐玄宗 注:“鰥寡,國之微者,君尚不敢輕侮,況知禮義之士乎!”戰(zhàn)國 宋玉 《對(duì)楚王問》:“楚襄王 問於 宋玉 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yù)之甚也?’”《韓非子·五蠹》:“士民縱恣於內(nèi),言談?wù)邽閯?shì)於外,外內(nèi)稱惡以待強(qiáng)敵,不亦殆乎!”《清史稿·食貨志一》:“旋令士民墾地二十頃,試其文理優(yōu)者,以縣丞用;百頃以知縣用。”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并稱。猶言士庶。
引《荀子·堯問》:“繒 丘之封人見 楚 相 孫叔敖 曰:‘吾聞之也:處官久者士妒之,祿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今相國有此三者而不得罪 楚 之士民,何也?’”《荀子·致士》:“川淵者,龍魚之居也;山林者,鳥獸之居也;國家者,士民之居也。”
泛指人民、百姓。
引《荀子·議兵》:“士民不親附,則 湯 武 不能以必勝也。”
漢?東方朔 《答客難》:“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説,并進(jìn)輻湊者,不可勝數(shù)。”
南朝?宋 鮑照 《河清頌》:“士民殷富,繁軼五陵;宮宇宏麗,崇冠三川。”
宋?葉適 《宣教郎夏公墓志銘》:“既而聞其在 閩,思不出位,而以事至者常立決,是非少所徇,諸司及士民亦愛之。”
清?無名氏 《王氏復(fù)仇記》:“於是 丹陽 諸生奮臂一呼,邑中士民響應(yīng)數(shù)千百人。”猶言軍民。
引《詩·大雅·瞻卬》:“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鄭玄 箋:“天下騷擾,邦國無有安定者,士卒與民皆勞病。”
孔穎達(dá) 疏:“以‘士’‘民’連文,故云‘士卒與民’。士卒即從軍者也。”
國語辭典
士民
人民、百姓。
引《戰(zhàn)國策·秦策一》:「然而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
《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至今圣朝流涕,士民傷懷。」讀書人或?qū)W習(xí)道藝的人。
引《谷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nóng)民、有工民。」
《文選·宋玉·對(duì)楚王問》:「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yù)之甚也。」
網(wǎng)絡(luò)解釋
士民
士民,漢語詞匯。
拼音:shì mín
釋義:猶言士庶,泛指人民﹑百姓。
見《荀子·議兵》:“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
分字解釋
※ "士民"的意思解釋、士民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士民造句
1.且阻兵無眾,古之明鑒,誠宜暫息進(jìn)取小規(guī),以畜士民之力,觀釁伺隙,庶無悔吝。
2.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時(shí),敝鄉(xiāng)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3.惟伯顏怙惡不悛,經(jīng)馬扎爾臺(tái)屢次函勸,終未見從,反且任性橫行,變亂國法,朝野士民,相率怨望。
4.如今那里士民安康,五谷豐登,盛世初現(xiàn),再也不會(huì)出現(xiàn)昔日餓殍遍野的慘景。
5.士民奸通,知臣兵弱,南引文德,共為脣齒。
6.常以三四更中,鼓聲四出,火光照天,士民震驚,啼號(hào)塞路,嘗有婦臨產(chǎn)不得去,剖腹視其男女。
7.他不抽煙,只把玩著五冬六夏從不離身的一把湘妃竹扇,沉吟良久才道:“火耗歸公發(fā)養(yǎng)廉銀,損了官員收項(xiàng),士民一體當(dāng)差納糧,又損富益貧。
8.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9.江陰士民,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望風(fēng)降附。
10.九月,庚子,至京師,士民觀者如堵。
11.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轂擊,竟日喧囂。
12.公等讀書人宜崇圣賢之教,尊帝王之法,達(dá)則移風(fēng)易俗,為士民之表率,窮則獨(dú)善其身,為子孫之儀型,何至自處卑污,甘作真空家鄉(xiāng)無生父母之護(hù)法也。
13.而朱氏更有輕財(cái)貴義的朱桓,桓字休穆,以強(qiáng)識(shí)名,與人一面,數(shù)年不忘,往遇疫癘,必隱親醫(yī)藥,餮粥相繼,士民感戴之。
14.引申出寬宏,如“君子寬而不僈”;寬松,如“寬則寵名譽(yù)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放寬,如“寬徭役,保士民”。
15.遂仙去,時(shí)危坐一榻,頂有白色,郁郁浮空,異香四徹,鄉(xiāng)縉紳及士民,咸驚訝而羅拜焉。
16.當(dāng)太守卸任告別之際,紹興士民垂涕揖別,仿佛失去了嚴(yán)父慈母一般。
17.潼關(guān)失守后,安祿山還沒有到長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宮嬪哭著散匿逃亡,將相府第之家委棄的寶貨不可計(jì)數(shù),不逞之徒成群結(jié)隊(duì)爭搶財(cái)物,一連幾日都搶不完。
18.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時(shí),敝鄉(xiāng)士民迄今廑想明德。造 句 網(wǎng)
19.詔諭士民,自今庶事并遵用祖宗舊制,凡蠹國害民之事,一切寢罷。
20.市肆貿(mào)遷,皆四遠(yuǎn)之貨,奔走射利,皆五方之民,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轂擊,竟日喧囂……
相關(guān)詞語
- zhàn shì戰(zhàn)士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漢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ng安民榜
- guó mín國民
- biān mín邊民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眾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賤民
- w?ng mín網(wǎng)民
- yì mín逸民
- jū mín qū居民區(qū)
- mín yì民意
- nǚ shì女士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shuò shì碩士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憤
- jī mín饑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o mín擾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mín bīng民兵
- qí shì騎士
- yuàn shì院士
- mín guó民國
- píng mín平民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mín tuán民團(tuán)
- mín jiān民間
- nán shì男士
- jūn mín軍民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
- mín zhǔ d?ng pài民主黨派
- jū mín居民
- liáng mín良民
- mín qíng民情
- ruì shì瑞士
- wèi shì衛(wèi)士
- guó tài mín ān國泰民安
- bào mín暴民
- zāi mín災(zāi)民
- mín tún民屯
- mín shì民室
- mín zhái民宅
- mín jū民居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mìng mín命民
- bái mín guó白民國
- liú mín流民
- biàn mín fáng便民房
- fù mín富民
- yān mín煙民
- c?o yī shì草衣士
- rén mín tuán tǐ人民團(tuán)體
- shēn shì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