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
詞語解釋
碩士
學位的一級,低于博士。
英master;
賢德的人;有學問的人。
例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疎,而人主之勢日益孤。——《新五代史·宦者傳論》宿師碩士,杰立相望。——宋·曾鞏《與杜相公書》
英learned person;
引證解釋
品節高尚、學問淵博之士。
引唐?韓愈 《祭馬仆射文》:“擢亞秋官,朝得碩士。”
《新五代史·宦者傳·張承業張居翰傳贊》:“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疎,而人主之勢日益孤。”
明?方孝孺 《為玉泉山人題》詩:“間氣往往生英雄,鴻儒碩士世不乏。”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民<好古>》:“滙合東西洋之大哲碩士,以力求日新。”學位的一種。在一些國家,屬第二級學位,一般授予取得學士學位后繼續在大學研究院(部)研究一二年以上,通過考試及格者。有的要通過論文審評。
引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說他得過什么博士、碩士一類的東西。”
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在外國也很不壞,我是哲學博士,經濟學士,政治碩士。”
國語辭典
碩士
賢士。
引唐·韓愈〈祭馬仆射文〉:「擢亞秋官,朝得碩士。」
《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傳·張居翰傳》:「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一種學位。凡具有學士學位的人,進入大學或獨立學院的研究院或研究所繼續研習二年以上,經碩士考試成績及格,由教育部覆核無異后,即授予此種學位,如文學碩士、醫學碩士。
網絡解釋
碩士
碩士是一個介于學士及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對其專注、所研究領域的基礎的獨立的思考能力。
在我國碩士研究生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主要通過擁有各高等院校舉辦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2017年全日制與非全日制開始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學位劃分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兩種。
碩士課程通常安排在學士之后,一般而言碩士課程需要2-3年的時間,但根據國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碩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則需要三至四年。招收與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單位既有擁有碩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也有擁有培養研究生資格的相關科研機構。
有的國家采取學士、碩士一貫制的學制,例如德國、奧地利,而實施英美學制的國家中,也有不少開辦一貫學制,縮短學生從高中畢業后至碩士之間的時程。有些碩士課程如MBA等,除了學士資格外,通常還會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經驗。在大部分的國家,碩士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基本門檻。
分字解釋
※ "碩士"的意思解釋、碩士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碩士造句
1.新加坡土上出生和成長的女生,旅游與酒店管理和經營雙碩士學位。現在修讀法律第2年。
2.6月24日,北大法學院教授賀衛方在網上發布了暫停招收碩士生的聲明。
3.因質疑北大法學院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一怒暫停招收碩士研究生。
4.在這一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自2009年開始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首次取消對招生對象的工作經驗的嚴格限制。
5.自1997年開始招收培養教育碩士,我國教育碩士的招生和培養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6.據了解,可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在京高等學校有: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7.這里的生活豐富多彩,我們碩士預科班的學生們并不覺得孤單,因為在英國有我們分散在各個城市的同學們,我們可以在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里聚會在一起。
8.浙大美女碩士美照曝光網友稱神似韓女星。
9.1984年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1987年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畢業。
10.那是,我哥可是北京化工大學碩士高材生。
11.許牧彥,1988,行銷科學之后設理論的研究,*彎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77年7月.
12.2012在職申碩考試網報7月10日結束,攻讀碩士學位。
13.單獨考試、同等學力申碩和在職攻讀碩士以及一月聯考。
14.中國人民大學的高鴻業教授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美國伯克利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就在老師給他的書單上意外地發現這本惟一一個中國人寫的書。
15.28日,記者在淡水馬偕醫院看到受傷陸生陳靈丹,24歲的她是福建南平人,去年來臺攻讀新竹交通大學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藝術的碩士學位。
16.2002年至2004年,特魯多又到蒙特利爾大學攻讀工程學位,后回到麥吉爾大學,攻讀環境地理學碩士學位。
17.特魯多還曾試圖攻讀環境地理學碩士學位課程,但為了競選而輟學。
18.此后,陳豪作為交換生,進入瑞典厄勒布魯大學商學院統計系攻讀碩士學位。
19.從北大畢業后,陸昊被分配到北京清河制呢廠工作,歷任廠長辦公室干部、清河制呢廠廠長助理、副廠長等職;同時,陸昊還繼續跟隨厲以寧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
20.25歲的辛西婭?斯帕諾曾榮獲富爾布萊特獎學金,她正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她也表示自己不指望短期內會回國工作。
相關詞語
- zhàn shì戰士
- nǚ shì女士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qí shì騎士
- yuàn shì院士
- nán shì男士
- ruì shì瑞士
- wèi shì衛士
- c?o yī shì草衣士
- shēn shì紳士
- xián shì賢士
- shù shì術士
- shuò guǒ léi léi碩果累累
- ji?ng shì quán蔣士銓
- jìn shì進士
- sǐ shì死士
- shì yǒu士友
- jué shì爵士
- dào shì道士
- dùn shì遁士
- lì shì力士
- xué shì學士
- wǔ shì武士
- shì mín士民
- shì qì士氣
- cè shì策士
- jiàng shì將士
- yǐn shì隱士
- dòu shì斗士
- jiàn shì劍士
- bīng shì兵士
- mǒu shì某士
- yǒng shì勇士
- dà lì shì大力士
- rén shì人士
- yū shì迂士
- fāng shì方士
- dī shì的士
- liè shì烈士
- shuò shī碩師
- lǐ shì里士
- hù shì護士
- jū shì居士
- shì bīng士兵
- yì shì義士
- bó shì博士
- shì t?n士坦
- y? pí shì雅皮士
- shì mǐn tǔ士敏土
- rén shì仁士
- dǒu jiǔ xué shì斗酒學士
- bǔ shì卜士
- guān yīn dà shì觀音大士
- xuǎn shì選士
- jià shì駕士
- shù shì guān術士冠
- míng shì pài名士派
- suàn bó shì算博士
- dū rén shì都人士
- tōng shì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