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
詞語解釋
十三經
指《易經》、《書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粱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的經典。
英the thirteen classic works;
翻譯
- 英語 the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namely: Book of Songs 詩經|詩經[Shi1 jing1], Book of History 尚書|尚書[Shang4 shu1], Rites of Zhou 周禮|周禮[Zhou1 li3], Rites and Ceremonies 儀禮|儀禮[Yi2 li3], Classic of Rites 禮記|禮記[Li3 ji4], Book of Changes 易經|易經[Yi4 jing1], Mr Zuo's Annals 左傳|左傳[Zuo3 Zhuan4], Mr Gongyang's Annals 公羊傳|公羊傳[Gong1 yang2 Zhuan4], Mr Guliang's Annals 穀梁傳|谷梁傳[Gu3 liang2 Zhuan4], The Analects 論語|論語[Lun2 yu3], Erya 爾雅|爾雅[Er3 ya3],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孝經|孝經[Xiao4 jing1], Mencius 孟子[Meng4 zi3]
- 德語 Dreizehn Klassiker (Konfuzius)? (S, Philos)?
引證解釋
儒家的十三部經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其形成過程為:漢?立《詩》《書》《易》《禮》《春秋》于學官,為五經; 唐?加《周禮》《儀禮》《公羊》《穀梁》為九經;至 開成 間刻石國子學,又加《孝經》《論語》《爾雅》為十二經; 宋?復增《孟子》,因有十三經之稱。參閱 清?顧炎武 《日知錄》卷十八; 清?錢泰吉 《曝書雜記》卷上。
引清?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經、廿一史、九流三教、諸子百家、腐爛時文、新奇小説,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連樓。”
清?昭槤 《嘯亭續錄·石經》:“雍正 中,有生員 蔣衡 字 湘帆 者善書法,立志書十三經,十餘年乃成。”
國語辭典
十三經
宋代列《孟子》于經部,與《易經》、《書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合稱為「十三經」。
網絡解釋
十三經 (十三經)
十三經:儒家的十三部經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分字解釋
※ "十三經"的意思解釋、十三經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十三經造句
1.除了十三經以外,這里還陳列有漢代以來的各種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塊。
2.男現閱《十三經注疏》,春闈即應經試,無論得第與否,必乞假歸省,以樸漫游之罪,稍承菽水之歡。
3.“十三經”是中華文明成果的組成部分,而注疏是“十三經”流傳至今的保證。
4.上聯:斗酒縱觀廿四史。下聯:爐香靜對十三經。史可法?
5.康熙初,顧炎武以唐開成石經校明北監本‘十三經‘,發現《儀禮》一脫誤最多,他在《九經誤字》中曾詳加臚列。
6.傳說李家兄弟一個善詩,一個善對,且皆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對古之十三經也倒背如流,看來‘案首’就要從他們兄弟中選出了。
7.看著朱桓玉在那里侃侃而談,什么儒家十三經。
8.今天對“十三經”重新作注,進行今譯,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弘揚中華文明的需要。
9.宋時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經注疏》傳世。
10.據說后來趙十三經常做噩夢,經常大汗淋漓半夜翻身坐起——他夢見主子脫光光,被太史闌那個兇婆娘撲上來一陣猛捏,隨即那兇婆娘大嚷,“胸大肌太薄!肱二頭肌太弱!三角肌未成型!斜方肌沒有!不配做男人!閹了!”。天下歸元?
相關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sān zhì三至
- yì jīng義經
- sān b?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shí èr十二
- shí èr shǔ十二屬
- shí èr céng十二層
- shí fēn十分
- shí èr gōng十二宮
- shí èr mén十二門
- shí èr kè十二客
- sān shēn三身
- shí èr mài十二脈
- sān guó y?n yì三國演義
- hé shí合十
- shí èr qú十二衢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jù yuè sān b?i距躍三百
- shí èr jiē十二街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hí kē十科
- shí èr tǒng十二筒
- sān fāng三方
- jīng cháng經常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hí èr zhī十二支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
- jīng jì zuò wù經濟作物
- jīng yì經義
- yǐ jīng已經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釵十二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zú十足
- sān b?i qián三百錢
- jīng lǐ經理
- wèn shí dào b?i問十道百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i一傳十十傳百
- cái jīng財經
- shí yǒu十友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shí nián shū十年書
- shí nián十年
- jīng yíng經營
- shí èr hé十二和
- shí èr chóng十二蟲
- shí fāng jiè十方界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hí èr zhāng十二章
- shí yī十一
- sān zhèng三正
- lǐ shí èr李十二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shí èr lǜ十二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