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lǐ wù
注音ㄙㄢ ㄌㄧˇ ㄨˋ
繁體三里霧
謂濃霧。《后漢書·張楷傳》:“﹝楷﹞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關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楷,從學之,楷避不肯見。”唐李商隱《圣女祠》詩:“無質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后亦用以借指道術。
謂濃霧。
引《后漢書·張楷傳》:“﹝ 楷 ﹞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 關西 人 裴優 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 楷,從學之, 楷 避不肯見。”
唐?李商隱 《圣女祠》詩:“無質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
后亦用以借指道術。 元?馬祖常 《壽郝大參》詩:“留客只談三里霧,見人不問五侯鯖。”
明?夏完淳 《大哀賦》:“忽焉五斗米之教起,三里霧之術成。”
典源
《后漢書》卷三十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子)張楷〉~243~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關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楷,從學之,楷避不肯見。桓帝即位,優遂行霧作賊,事覺被考,引楷言從學術,楷坐系廷尉詔獄,積二年,恒諷誦經籍,作《尚書注》。后以事無驗,見原還家。建和三年,下詔安車備禮聘之,辭以篤疾不行。年七十,終于家。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