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
詞語解釋
十二律
古樂的十二調。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陰律六: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共為十二律。
引證解釋
古樂的十二調。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陰律六: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共為十二律。參閱《漢書·律歷志上》。
引《周禮·春官·典同》:“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
《呂氏春秋·古樂》:“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
《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損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備矣?!?/span>
國語辭典
十二律
相傳為黃帝的樂官伶倫利用竹筒長短造成發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聲律準則。分為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鐘、中呂。
網絡解釋
十二律
十二律,是一種律制。即從黃鐘律標準音起,按照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種律制?!秶Z·周語下》伶州鳩論樂稱“律呂不易”?!逗鬂h書·律歷志上》載:“元和元年,待詔侯鐘律殷肜上言:‘官無曉六十律以準調音者。故待詔嚴崇具以準法教子男宣,宣通習。愿召宣補學官,主調樂器?!t曰:‘崇子學審曉律,別其族,協其聲者,審試。不得依托父學, 以聾為聰。聲微妙,獨非莫知,獨是莫曉。以律錯吹,能知命十二律不失一, 方為能傳崇學耳?!?/p>
分字解釋
※ "十二律"的意思解釋、十二律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十二律造句
1.另訂十二律,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
2.仲呂是古樂十二律的第六律,也對應立夏所在的農歷四月。
3.且自夷則至應鐘四律,皆以次而小其徑圍以就之,遂使十二律、五聲皆有不得其正者。
4.聲音宏亮,音色優美,能旋宮調轉,十二律伴音齊備。
5.黃帝命令大臣發明了度量時間和空間的天干和地支,創立了感應天地之氣變化消長的十二律呂,制定了使民以時的第一部歷法。
相關詞語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èr shī二師
- èr m?二馬
- èr bān二班
- èr b?i èr二百二
- èr b?i wǔ二百五
- èr sān二三
- èr dīng二丁
- èr fēi二妃
- èr fú二伏
- èr shì二世
- yāo èr幺二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èr zhōng二中
- èr chuán二傳
- shí èr十二
- zài èr再二
- tiào èr shén跳二神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sū èr蘇二
- jié lǜ節律
- shí èr shǔ十二屬
- èr dài二代
- shí èr céng十二層
- shí fēn十分
- shí èr gōng十二宮
- shí èr mén十二門
- shí èr kè十二客
- gù èr故二
- zhī sǐ mí èr之死靡二
- shí èr mài十二脈
- èr mìng d?ng二命黨
- b?i èr zǐ百二子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
- m? bā èr馬八二
- jiǔ èr九二
- xī èr gān淅二泔
- hé shí合十
- wú èr jià無二價
- diàn xi?o èr店小二
- shí èr qú十二衢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shí èr jiē十二街
- èr wáng二王
- shí kē十科
- shí èr tǒng十二筒
- yuán èr元二
- èr shū二疎
- èr shū二叔
- shí èr zhī十二支
- mò èr莫二
- èr gē二哥
- huí èr回二
- yī jiā wú èr一家無二
- èr wǔ二五
- zhàng èr丈二
- f? lǜ法律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釵十二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zú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