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過肩隨的成語故事
拼音chǐ guò jiān suí
基本解釋謂尊禮長者。
出處《梁書·文學傳下·陸云公》:“見與齒過肩隨,禮殊拜絕,懷抱相得,忘其年義。”
暫未找到成語齒過肩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齒過肩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不壓眾,百不隨一 | |
一波才動萬波隨 | 宋 惠洪《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 |
三過其門而不入 |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
三過家門而不入 |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
不曾序過 | |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中國現在記》第二回:“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不足掛齒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叔孫通傳》:“此皆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
不足齒數 | 魯迅《墳 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當然是不足齒數的。”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不隨以止 | |
不齒于人 | 宋 沈括《夢溪筆談 雜志》:“以為士人不齒,放棄終身。” |
東風過耳 | 清·容閎《西學東漸記》:“學生在美國……絕無敬師之禮,對于新監督之訓,若東風之過耳。” |
兩肩荷口 | |
豐屋之過 | |
豐殺隨時 | 《晉書·禮志》:“禮典軌度,豐殺隨時,虞、夏、商、周咸不相襲,蓋有由也。” |
丹漆隨夢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齒在逾立,則嘗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 |
為時過早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君子之交》:“這些問題現在下結論,恐怕為時過早。” |
予齒去角 | 《漢書·董仲舒傳》:“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乎!”顏師古注:“謂牛無上齒則有角,其余無角者則有上齒。” |
事不過三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
事過境遷 |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
事過情遷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1回:“說要每天拿來瞧一遍,免得事過情遷,重蹈故轍。” |
事過景遷 | 馬南邨《燕山夜話·“放下即實地”》:“到了事實完全弄清楚的時候,有些問題又事過景遷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惱。” |
云煙過眼 | 宋 戴復古《再賦惜別呈李實夫運使》:“云煙過眼時時變,草樹驚秋夜夜疏。” |
云過天空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云過天空。” |
亞肩疊背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疊背,鬧鬧嚷嚷,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
亞肩迭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