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當矢石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 dāng shǐ shí
基本解釋謂將帥親臨作戰前線。
出處《北齊書·文宣帝紀》:“每臨行陣,親當矢石。”
暫未找到成語親當矢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親當矢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矢志不渝 | 《晉書 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大義滅親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
親上作親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又聽見二奶奶說,寶玉的事,老太太總是要親上作親的,憑誰來說親,橫豎不中用。” |
勢不可當 |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
卵與石斗 | 漢 焦贛《易林 艮之損》:“卵與石斗,麋碎無疑。”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滿滿當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原來銀包不大,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的了,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當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當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
安步當車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
親上成親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
絆腳石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 |
懸石程書 |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骨肉之親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這就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什么不好的呢?” |
家無儋石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狂生》:“濟寧有狂生某,善飲;家無儋石,而得錢輒沽,殊不以窮厄為意。” |
男大當婚 | 明 朱鼎《玉鏡臺記 議婚》:“自古道:男大當婚,女長須嫁。” |
顯親揚名 | 《孝經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
當頭棒喝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
舉目無親 | 唐 薛調《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目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
藥石無效 | 漢·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