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間抵隙的成語故事
拼音tóu jiān dǐ xì
基本解釋同“投隙抵巇”。
出處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簽》:“此輩投間抵隙,誣上行私,一言一笑,都有機關;一止一行,揣知上意。”
暫未找到成語投間抵隙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投間抵隙)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投機倒把 | 浩然《艷陽天》第47章:“投機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條文的事情,彎彎繞那家伙能干這樣傻事?”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氣味相投 |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云游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
間不容礪 | 《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 |
連抵其隙 | |
有國難投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我這里叫盡屈有誰來分剖,送的我眼睜睜有國難投。” |
山間林下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志愿禪師》:“山間林下頗稱道人家風。” |
書缺有間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
字里行間 | 南朝 梁 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
間不容緩 | 龔振黃《青島潮》第十章:“是否贊同,迅祈賜覆。千鈞一發,間不容緩也。” |
魚目間珠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望門投止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黨錮傳 張儉》:“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
投鼠忌器 | 漢 賈誼《治安策》:“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于貴臣之近主乎!” |
間不容息 | 《文子·道原》:“時之變則間不容息,先之則太過,后之則不及。” |
春滿人間 | 宋 曾鞏《班春亭》詩:“山亭嘗自絕浮埃,山路輝光五馬來。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
壁間蛇影 | 明 唐順之《答王龍溪郎中書》:“若于此處稍參不破,則昔人所謂壁間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
偶變投隙 | 宋·秦觀《謝王學士書》:“每觀今時偶變投隙之士,操數寸之管,書方尺之紙,無不拾取青紫為宗族榮耀。” |
隙穴之窺 | 清·龔自珍《太倉王中堂奏疏書后》:“掞區區抱螻蟻之忠,逞隙穴之窺,于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奏請冊立皇太子,疏前后十余上。” |
投桃報李 |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
挑撥離間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9回:“這個姓胡名福,最愛挑撥離間。” |
器鼠難投 | 明·鄭若庸《玉玦記·投賢》:“君言且英讎,他轍魚方困,器鼠難投,小哥不要反了面。” |
自投羅網 | 三國 魏 曹植《野田黃雀行》:“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
家書抵萬金 | 唐·杜甫《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不食人間煙火 | 宋·阮閱《詩話總龜》第九卷:“東坡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
彈指之間 | 清·黃宗羲《王仲溈侍御過龍虎草堂》詩:“十年有五驚彈指,又復煩君入剡中。” |
棄暗投明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公何不棄暗投明,共成大業?” |
投機取巧 | 陳毅《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中東》詩:“投機取巧最可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