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命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mìng báo yuán qiān命薄緣慳 | 命運壞,緣分淺。 |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不必多吁多嘆,恨命薄緣慳,功名恩愛難兩全?!?/td> |
móu cái hài mìng謀財害命 | 謀:謀求;謀取。圖謀錢財;殘害性命。 | 明 吳承恩《西游記》:“也只是為謀財害命,宰畜屠生。” |
qū jié rǔ mìng屈節(jié)辱命 | 失去了節(jié)操,辱沒了使命。 | 《漢書·蘇武傳》:“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td> |
qióng dá yǒu mìng窮達(dá)有命 | 窮:不得志;達(dá):在事業(yè)上通達(dá)。不得志和通達(dá)都是命中注定。 | 漢·荀悅《漢紀(jì)·平帝紀(jì)》:“是故窮達(dá)有命,吉兇由人?!?/td> |
fèn bù gù mìng奮不顧命 | 猶奮不顧身。 | 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勵義勇,奮不顧命?!?/td> |
tiān mìng yōu guī天命攸歸 | 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歸:歸宿。舊指上天預(yù)先安排好的歸宿。因常指改朝換代,將有新君主出現(xiàn)。亦作“天命有歸”。 | |
yī wén rú mìng一文如命 | 見“一錢如命”。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個毛病,嗇細(xì)非常,一文如命?!?/td> |
tīng tiān ān mìng聽天安命 | 聽:任憑;命:命運。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 巴金《秋》:“也說不上滿意,這不過是聽天安命罷了。” |
shí guāi mìng jiǎn時乖命蹇 | 時:時運,時機;乖:不順利;蹇:一足偏廢,引伸為不順利。時運不好,命運不佳。這是唯心主義宿命論的觀點。 | 元 白仁甫《墻頭馬上》:“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td> |
ài cái rú mìng愛才如命 | 愛惜人才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31回:“本帥愛才如命,何必過謙?” |
fāng mìng pǐ zú方命圮族 | 方命:違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從法紀(jì)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敗類。 | 《尚書·堯典》:“吁!咈哉,方命圮族?!?/td> |
xìng mìng guān tiān性命關(guān)天 | 猶言性命交關(guān)。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出了差錯,性命關(guān)天。王姑娘,叩頭接旨吧?!?/td> |
wèi mín qǐng mìng為民請命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dāng)?shù)匚坏娜舜戆傩障虍?dāng)權(quán)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因民之欲,西向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fēng)走而響應(yīng)矣,孰敢不聽!” |
xū mó dìng mìng訏謨定命 | 訏謨:大計,宏謀。胸懷大的謀略來確定政令。指處理軍國大事。 | 《詩經(jīng)·大雅·抑》:“訏謨定命,遠(yuǎn)猷辰告。” |
mìng tú duō chuǎn命途多舛 | 舛:不順,不幸。命運充滿不順。指一生坎坷,屢受挫折。 | 唐 王勃《滕王閣餞別序》:“時運不齊,命途多舛?!?/td> |
mìng gēn zǐ命根子 | 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9章:“寶生在他們老公母倆心上,真像命根子,寶貝疙瘩。” |
miàn mìng ěr tí面命耳提 | 不僅是當(dāng)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dǎo)熱心懇切。 | 宋 劉克莊《擬撰科詔回奏》:“詞意有未穩(wěn)處,仰荷明主親酒奎畫,不啻面命耳提?!?/td> |
yǐ cǐ wéi mìng倚此為命 | 靠它作為生命的支柱。 | |
jiàn wēi zhì mìng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td> |
xīn rán mìng bǐ欣然命筆 | 欣然:喜悅的樣子;命筆:用筆。高高興興地提筆寫作。 | 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風(fēng)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td>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yù)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td> |
mìng rǎn huáng shā命染黃沙 | 染:沾上。身體挨上黃沙。指死亡。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倘若大限來到,身歸泉世,命染黃沙,如何留得?” |
diǎn shēn mài mìng典身賣命 | 典當(dāng)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xiàn)出自己的一切。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就典身賣命,也酬謝師恩?!?/td> |
yī mìng míng hū一命鳴呼 | 指死亡。常含幽默詼諧意味。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又過半年,忽然劉二感天行時氣,頭疼發(fā)熱。正是:‘福無雙至從來有,禍不單行自古聞。’害了六七日,一命嗚呼,已歸泉下。” |
rén mìng guān tiān人命關(guān)天 | 關(guān)天:比喻關(guān)系重大。事關(guān)人命;關(guān)系重大。 | 元 關(guān)漢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揀選,忒姻眷不得可將人怨。可須因緣數(shù)定,則這人命關(guān)天?!?/td> |
gǒng shǒu tīng mìng拱手聽命 | 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聽從對方的命令,毫無反抗。 | 《明史 陳九疇傳》:“邊臣怵利害,拱手聽命,致內(nèi)屬番人勾連接引,以至于今?!?/td> |
duǎn shòu cù mìng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葉圣陶《線下 外國旗》:“壽泉這家伙只會對我發(fā)脾氣,只會說幾句短壽促命的話,真?zhèn)€臨到緊要關(guān)頭,他連心竅都塞住了?!?/td> |
zhuī hún duó mìng追魂奪命 | 奪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極大。 | 《綠野仙蹤》第四十三回:“我活了四十多歲,才只見了這樣個伶俐俊俏、追魂奪命、愛殺人的一位小堂客?!庇值谄呤呕兀骸霸倏聪闳瓜旅?,偏又配著周周正正、瘦瘦小小、追魂奪命一對小金蓮,正是洛神臨凡,西施出世?!?/td> |
tú cái zhì mìng圖財致命 | 圖:謀取。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你如今將俺主人擺布死了,故意將這繡鞋揣在懷里,正是你圖財致命?!?/td> |
cháng mìng bǎi suì長命百歲 | 壽命很長,能活到一百歲。常用作祝福長壽之詞。 | 元 無名氏《藍(lán)采和》第四折:“這個道七十,那個道八十,婆婆道九十,這廝淡則淡到長命百歲?!?/td> |
shù shēn shòu mìng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盡全力的人。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自小學(xué)得些槍棒在身,一生執(zhí)意,路見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td> |
bù fù kān mìng不復(fù)堪命 | 指無法再活下去。 | 《后漢書 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yuǎn)戍……田疇不得墾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窮,無望來秋。百姓力屈,不復(fù)堪命?!?/td> |
chén tí xī mìng晨提夕命 | 猶言朝夕教誨。 | 明·陳子龍《應(yīng)本序》:“子龍得備吏于越,得侍先生左右,晨提夕命者且三載,又豈易遇哉!” |
yī mìng zhī róng一命之榮 | 謂受任一官的榮耀。 | 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二·滁陽王奉祀官》:“后人不叨一命之榮。滁陽之祭,亦僅有司歲終一舉而已。” |
lè tiān ān mìng樂天安命 | 見“樂天知命” | 巴金《春》:“連她這個樂天安命的年輕姑娘現(xiàn)在也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倒是覺新料想不到的?!?/td> |
mín bù kān mìng民不堪命 | 民眾負(fù)擔(dān)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二年》:“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zhàn),民不堪命。” |
bà yú bēn mìng罷于奔命 | 罷:通“?!保7Γ槐济悍蠲甲?。指忙于奔走應(yīng)付,弄得非常疲乏。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七年》:“余必使?fàn)柫T于奔命以死?!?/td> |
ài cái rú mìng愛財如命 | 愛:吝惜;舍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形容對錢財?shù)呢澙贰⒘邌葸_(dá)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 | 清 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來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愛財如命,何況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這更沒錢不行了?!?/td> |
wéi mìng shì tīng唯命是聽 | 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td> |
cháng mìng fù guì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jīng)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td> |
gé mìng chuàng zhì革命創(chuàng)制 | 謂變革天命,創(chuàng)立新制。多指改朝換代。 | 《漢書·敘傳下》:“革命創(chuàng)制,三章是紀(jì),應(yīng)天順民,五星同晷?!?/td> |
dá rén zhī mìng達(dá)人知命 | 達(dá)人:通達(dá)事理的人。指心胸豁達(dá)的人,安于命運。 | 唐·王勃《滕五閣序》:“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 |
fèng mìng wéi jǐn奉命唯謹(jǐn) |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謹(jǐn):小心謹(jǐn)慎。指服從命令,小心謹(jǐn)慎。 |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五:“諸官奉命唯謹(jǐn)。” |
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 | 《論語 顏淵》:“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shě mìng jiù rén舍命救人 | 舍:放棄。放棄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 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人家有急事,咱拉著他跑,這不是舍命救人!” |
ěr tí miàn mìng耳提面命 | 不但當(dāng)面告訴他;而且揪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嚴(yán)厲而又懇切的教導(dǎo)。 | 《詩經(jīng)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td> |
fǔ shǒu shòu mìng俯首受命 | 俯:低下;首:頭。形容人馴服順從的樣子。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2回:“欲使悍將驕兵,俯首受命,寧非癡人說夢乎?” |
bù rǔ shǐ mìng不辱使命 | 辱:辜負(fù),玷辱。指不辜負(fù)別人的差使。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
zhī mìng lè tiān知命樂天 | 命:命運;天:天意。安于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 《周易 系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td> |
shōu huí chéng mìng收回成命 |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決定。 | 宋 鄭興裔《辭知廬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誠,鑒臣之拙,收回成命。” |
tuō gū jì mìng托孤寄命 | 托孤:以遺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臨終前將孤兒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補遺》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韓魏公之凝立,亦此類也?!?/td> |
shì cái rú mìng視財如命 | 形容人的吝嗇,把錢財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四回:“若輩視財如命,團團作富家兒,幾見有能識大義的?” |
sǐ yú fēi mìng死于非命 | 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zāi)禍中死亡。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td> |
xiū duǎn yǒu mìng修短有命 | 修:長;命:天命。人的壽命長短是由天注定的。 | 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數(shù);人之富貴在天。” |
lín wēi shòu mìng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td> |
tiān mìng yǒu guī天命有歸 | 天命:上天的意志;歸:歸宿。上天所安排的歸宿。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見天命有歸,豈是人為?!?/td> |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五十而知天命?!?/td> |
yú qiáng bì mìng逾墻避命 | 逾:越過。戰(zhàn)國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越墻逃跑,回避被征召。泛指隱士拒絕出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喬玄傳》:“段干木逾墻而避文侯之命。” |
guó mài mín mìng國脈民命 | 脈:命脈。國家和人民的命脈。比喻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的根基。 |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當(dāng)此國難深重之秋,若猶不思變計,則日汪肆擾于外,奸徒破壞于內(nèi),國脈民命,岌岌可危矣?!?/td> |
qiāng shēn fá mìng戕身伐命 | 傷害身體。 |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列朝》:“夫人君欲壽,非事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謹(jǐn),必得長生?!?/td> |
cǎo jiè rén mìng草芥人命 | 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同“草菅人命”。 | 明 王世貞《觚不觚錄》:“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擁冠蓋揚揚閭里間矣。” |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 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 |
xiāng xū wéi mìng相須為命 | 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 |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 |
shī mìng fā hào施命發(fā)號 | 發(fā)布號令。 |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選賢建戚,則宅之于茂典;施命發(fā)號,必酌之于故實?!?/td> |
táo huā bó mìng桃花薄命 | 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運悲慘。指女人命運多舛。 | 清·阮大鋮《燕子箋·寫象》:“諸般不象,只是桃花薄命流終平康也,也與他出塞的苦沒甚差別。” |
shùn tiān yìng mìng順天應(yīng)命 | 順:依順,順從;命:天命。順應(yīng)天意,遵從天命。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大君代天司命,君命即是天命,天命所在,便是條意外的岔路,順天應(yīng)命,安知非福?” |
quǎn mǎ zhī mìng犬馬之命 | 命:生命。對自己生命的謙稱。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臣備位宰相,老病日篤,犬馬之命將盡?!?/td> |
lín wēi xiào mìng臨危效命 | 效:獻(xiàn)出。面對危難,勇于獻(xiàn)出自己生命。 | 宋·歐陽修《謝復(fù)龍圖閣直學(xué)士表》:“徒因?qū)W古之勤,粗識事君之節(jié),茍臨危效命,尚當(dāng)不顧以奮身,況為善無傷,何憚竭忠而報國。” |
shù shǒu tīng mìng束手聽命 | 拱手聽從命令。 | 宋·陳亮《酌古論·馬燧》:“三鎮(zhèn)平,則淄青之膽破矣。命一辯士持天子之詔往諭之,彼安得不束手聽命哉!” |
tīng tiān rèn mìng聽天任命 | 聽:任憑;任:聽?wèi){;命:命運。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 《孔叢子·鶚賦》:“聽天任命,填厥所修。” |
ài nán cóng mìng礙難從命 | 礙:妨礙;從:聽從。由于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命令或吩咐。 | 《三打祝家莊》第一幕第一場:“你回去復(fù)李大官人,本當(dāng)將時遷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賊黨,礙難從命?!?/td> |
huò fú yǒu mìng禍福有命 | 舊時迷信認(rèn)為,災(zāi)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shù),都是命中注定的。 | 宋·陸游《謝曾侍郎啟》:“禍福有命,豈其或置于胸中?!?/td> |
lè tiān rèn mìng樂天任命 | 猶言聽天由命。 | 鄭振鐸《止水的下層》:“像這樣樂天任命的民族,我們將如之何呢?” |
shēn jiā xìng mìng身家性命 |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權(quán)奸掌握之中?!?/td> |
wéi mìng shì cóng惟命是從 | 猶言惟命是聽。 | 漢·劉珍《東觀漢記·鮑宣妻傳》:“既奉君子,惟命是從。” |
le shēn tuō mìng了身脫命 | 猶言擺脫塵世羈絆,自由自在。 |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罰,至如我指空說慌瞞咱,這一場了身脫命虧他?!?/td> |
qióng tōng jiē mìng窮通皆命 | 窮:不得志;通:通達(dá)。不得志和通達(dá)都是命中注定。 | 元·馬致遠(yuǎn)《殘曲·女冠子》:“若論才藝,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窮通皆命也?!?/td> |
yī mìng guī yīn一命歸陰 | 指死亡。 |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99回:“蘭生一銅人橫掃過去,打著穆春腰肋,一命歸陰?!?/td> |
mìng lǐ zhù dìng命里注定 | 舊時迷信說法,命運早已決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八回:“這都是命里注定的,你說靈不靈!” |
wēi zūn mìng jiàn威尊命賤 | 威:威力。法令尊嚴(yán)、生命賤微,指軍令如山倒,寧可犧牲生命,不得抗令。 | 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td> |
shù jī mìng jiǎn數(shù)奇命蹇 | 奇:單數(shù);數(shù)奇:命運不好;蹇:不順利。指命運不好,事多乖違 | 唐·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數(shù)奇命蹇,遂無望于高門,日往月來,競消聲于下邑。” |
zhòng qì qīng mìng重氣輕命 | 同“重義輕生”。 | 三國·魏·曹植《七啟》:“是以雄俊之徒,交黨結(jié)倫,重氣輕命,感分遺身?!?/td> |
zhòng qì xùn míng重氣徇命 | 重視義氣,慕求聲名。 | 南朝 梁 沈約《為東宮謝敕賜孟嘗君劍啟》:“田文重氣徇命,四豪莫及。” |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同命運共呼吸 | 形容雙方關(guān)系密切,利害一致。 | |
ài qián rú mìng愛錢如命 | 某些人貪愛錢財就像吝嗇生命一樣。形容十分貪婪、刻薄。 | 明 謝讜《四喜記 大宋畢姻》:“既稱月老,又號冰人,愛錢如命,說謊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td> |
tīng mìng yóu tiān聽命由天 | 聽:任憑;由:順隨。聽任事態(tài)自然發(fā)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不若放寬了心度日去,聽命由天?!?/td> |
xíng gū jì mìng讬孤寄命 | 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 |
sān mìng ér fǔ三命而俯 | 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tài)度也愈加謙虛。 | 《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應(yīng)天受命 | 順應(yīng)天意,承受天命。 | 《晉書·謝琨傳》:“陛下應(yīng)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謝益壽奉璽紱。” |
wáng mìng zhī tú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周書 郭彥傳》:“亡命之徒,咸從賦役?!?/td> |
zhì mìng yī cān致命一餐 | 舍棄生命,報答一餐飯的恩情。泛指舍死報恩。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朱浮傳》:“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td> |
dà mìng jiāng fěng大命將泛 | 大命:國家的命運;泛:通“覂”,傾覆。形容國家即將覆滅。 | 漢·賈誼《論積貯疏》:“大命將泛,莫之振救?!?/td> |
fèng mìng wéi jǐn奉命惟謹(jǐn) | 形容嚴(yán)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 明 李東陽《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東陽皆奉命惟謹(jǐn)。” |
cǎo jiān rén mìng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tǒng)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yǒu cái wú mìng有才無命 |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濟》詩:“比看書父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td> |
mìng cí qiǎn yì命辭遣意 | 亦作“命詞遣意”。運用文詞表達(dá)思想。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80卷:“然亦須得其命辭遣意方可。” |
ān shēn lì mìng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學(xué)人不據(jù)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 |
shēng sǐ yǒu mìng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td> |
hán háo mìng jiǎn含毫命簡 | 毫:毛筆;簡:古代寫字的竹片。嘴里叼著筆,桌上擺好紙。指準(zhǔn)備動手寫作。 | 孫中山《心理建設(shè)》第三章:“試一問此超越歐美之中國文學(xué)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則,而后含毫命簡者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