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厭兆祥的成語故事
拼音zūn yàn zhào xiáng
基本解釋謂遵循預兆行事。
出處《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論》:“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之齊國之政,非必事勢之漸然也,蓋若遵厭兆祥云。”
暫未找到成語遵厭兆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遵厭兆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厭其煩 | 宋 袁燮《挈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學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瑞雪兆豐年 | 曲波《橋隆飆》十九:“俗語道:‘瑞雪兆豐年’,明年的小麥一定收成好。” |
軍不厭詐 | 春秋·楚·孫武《孫子兵法·計篇》:“兵者,詐道也。”李筌注:“軍不厭詐。” |
厭難折沖 | 漢·劉向《說苑·尊賢》:“故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為之側席而坐。遠乎!賢者之厭難折沖也。” |
溪壑無厭 | 《南齊書·謝脁傳》:“自爾升擢,超越倫伍,而溪壑無厭,著于觸事。” |
吉祥如意 | 南北朝 張成《造像題字》:“為亡父母敬造觀音像一區,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
龜厭不告 | 《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
億兆一心 | 毛澤東《祭文 祭黃帝陵》詩:“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國權。” |
祥麟威鳳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
憐新厭舊 | 明·高啟《新弦曲》:“憐新厭舊妾恨深,為君試奏《白頭吟》。” |
好學不厭 | 清·錢泳《履園叢話·畫中人》:“李榮號散木,錢塘人。少未讀書,好學不厭,能詩工書,尤愛六法,俱臻妙境。” |
兵不厭詐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
王祥臥冰 | 《晉書·王祥傳》:“父母有疾,衣不解帶……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
亹亹不厭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固傳論》:“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撫,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不厭。” |
威鳳祥麟 | 《宋書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 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和氣致祥 |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 |
佳兵不祥 | 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惡也。” |
悲觀厭世 |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他們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稱為‘暴露文學’,還有簡直是專門宣傳悲觀厭世的。” |
循規遵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這么一所大花園,都是你們照看,皆因看得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遵矩的,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 |
貪猥無厭 | 唐·張鷟《朝野僉載·夏文榮》:“又蘇州嘉興令楊廷玉,則天之表侄也,貪猥無厭。” |
把玩無厭 | 漢 陳琳《為曹洪與世子書》:“得九月二十日書讀之,喜笑把玩無厭。” |
作善降祥 | 《尚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優柔厭飫 | 明·宋濂《故東吳先生吳公墓碣銘》:“遐爾學徒,爭奔走其門,先生隨其資器,孳孳訓迪,必使優柔厭飫而后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