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材偉略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óng cái wěi lüè
基本解釋略:計謀。非常杰出的才能,遠大的謀略。
出處明·沈鯨《雙珠記·轅門遇友》:“王兄,你是雄材偉略,真不忝提戈戡亂。”
暫未找到成語雄材偉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雄材偉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因材施教 | 《論語 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
材雄德茂 | 唐 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其監統中貴,必材雄德茂,榮耀寵光,能俯達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為之。” |
豐功偉績 | 宋 周行己《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 |
材優干濟 | 《清史稿 高宗紀五》:“劉宗周、黃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優干濟。” |
英雄所見略同 | 晉 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
兒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一表人材 | 明·劉璋《飛花艷想》第一回:“友梅生得一表人材,美如冠玉,又且穎悟過人,做的文章,便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十五歲上,就領了錢塘縣學批首。” |
材能兼備 |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煥也空學的文武雙全,培養得材能兼備。” |
將遇良材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四回:“兩個就清風山下廝殺,真乃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材好用功。” |
決一雌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愿與漢王挑戰,決一雌雄。” |
亂世英雄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雄辯高談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卻說安老爺的話,一層逼進一層,引得鄧九公雄辯高談,真情畢露。” |
就地取材 | 《詩經 豳風 七月》:“蠶月條桑。”唐 孔穎達疏《十字注疏》:“條其桑而采之,謂斬條于地,就地采之也。” |
雄雞夜鳴 | |
雄偉壯觀 | |
雄唱雌和 | 清·戴名世《已卯科鄉試墨卷》序:“而雷同剿襲,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
攻城略地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草莽英雄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膽大心雄 | 明 杜睿《初聞燈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膽大心雄選鋒手。” |
略勝一籌 |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哥哥雖稍勝一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為男子耳,結局縱勝妹十倍也。” |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 |
奸人之雄 | 戰國·趙·荀況《荀子·非相》:“夫是之謂奸人之雄。” |
英雄欺人 | 明·李攀龍《<唐詩選>序》:“太白縱橫,往往強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 |
獨膽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