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了萬當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le wàn dāng
基本解釋見“千了百當”。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97卷:“一切兩斷,千了萬當?!?/p>
暫未找到成語千了萬當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千了萬當)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老當益壯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后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老當益壯”。 |
一舉萬里 | 《晉書·慕容盛載記》:“當如鴻鵠高飛,一舉萬里,不可坐待罟網?!?/td> |
一舉千里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td> |
一了千明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百千諸佛方便一時,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萬惑。’” |
一了百了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八卷:“有資質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須節節用工也。” |
一了百當 | 明 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清丈事,實百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為一了百當。”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契訥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一人做事一人當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M敢連累父母?” |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td> |
一以當十 |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妒酚?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td> |
一以當百 | 清·李漁《比目魚》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領全軍殺將前去。及至兩不相對,真個人強馬壯,一以當百。殺得那些山賊,抱頭而竄。” |
一切萬物 | 《無量壽經》卷上:“設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 |
一刻千金 | 宋 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td> |
一力承當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1回:“在晉侯面前,一力承當?!?/td> |
一發千鈞 | 東漢 班固《漢書 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td> |
一塊石頭落了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寶玉去了,他兩個又是那個光景兒,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發一塊石頭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無別意了?!?/td> |
一壺千金 | 《鹖冠子 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物使然。” |
一壸千金 | |
一夫當關 | 《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忠州左右烏、竹兩嶺,羊腸繞曲,有‘一夫當關’之險?!?/td>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唐 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td> |
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 張天翼《兒女們》:“天門口是個要隘,非造門柵不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 郁達夫《出奔》:“東路北伐先鋒隊將迫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仙霞嶺下的時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無多?!?/td> |
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td>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9回:“這件事本來是我錯在前頭,此刻悔也來不及了。古人說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td> |
一字值千金 | 宋·戴復古《望江南》詞:“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值千金。” |
一字千秋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夫詩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
一字千金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