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警暮巡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òu jǐng mù xún
基本解釋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嚴(yán)密。
出處宋·戴少平《王榮神道碑》:“公家之事,知無不為,晝警暮巡,考課尤著。”
暫未找到成語晝警暮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晝警暮巡)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朝思暮想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暮史朝經(jīng)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jīng)。”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美人遲暮 | 戰(zhàn)國(guó) 楚 屈原《楚辭 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朝升暮合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8卷:“若有得一兩二兩贏余,便也留著些做個(gè)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
朝西暮東 | 明·無名氏《四賢記·社會(huì)》:“朝西暮東,齊、梁、燕、宋,生涯不同。” |
夜行晝伏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guó)策·秦策》:“伍子胥櫜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而晝伏,至于蓤夫。” |
暮氣沉沉 | 范文瀾《中國(guó)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jié):“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執(zhí)政,生氣勃勃,但朝廷卻是暮氣沉沉。” |
朝三暮四 |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
途窮日暮 | 清黃遵憲《群公》詩:“途窮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
朝朝暮暮 | 戰(zhàn)國(guó)·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tái)之下。” |
朝經(jīng)暮史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jīng)暮史他可便廣覽群書,多知故事。” |
黃牌警告 | 孫力《都市風(fēng)流》第11章:“戴維發(fā)出了黃牌警告,那是威嚴(yán)不可侵犯、不可動(dòng)搖的警告。” |
春樹暮云 | 唐 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shí)一樽酒,重與細(xì)論文?” |
朝秦暮楚 |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guó),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朝四暮三 | 梁?jiǎn)⒊队嘀畮胖平鹑谡摺罚骸捌浜笥幸哉{(diào)停之說進(jìn)者,吾見其朝四暮三,無關(guān)宏旨。” |
圓木警枕 | 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zhuǎn)而覺,乃起讀書。” |
白晝見鬼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龍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見鬼!枉著人急了這許多時(shí)。’” |
旦暮入地 |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吾受漢家厚恩,無以報(bào),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誼豈以一身事二姓,下見故主哉!” |
朝成暮毀 | 《宋書 少帝記》:“穿池筑觀,朝成暮毀,征發(fā)工匠,疲極兆民。” |
以夜續(xù)晝 | 《南史·謝靈運(yùn)傳》:“靈運(yùn)表陳疾,賜假東歸。將行,上書勸伐河北,而游娛宴集,以夜續(xù)晝。”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三國(guó)·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朝齏暮鹽 | 唐 韓愈《送窮文》:“太學(xué)四年,朝齏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
朝梁暮周 | 明 李東陽《王凝妻》詩:“君不見中原將相夸男兒,朝梁暮周皆逆旅。” |
早出暮歸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早出暮歸,提竹筒銅絲籠,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fā)穴,靡計(jì)不施,迄無濟(jì)。” |
晝乾夕惕 | 語出《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前蜀 杜光庭《賀臣體漸痊愈表》:“晝乾夕惕,焦勞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憂軫而寒暄爽候。” |
朝朝暮夕 | |
暮禮晨參 | 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三折:“我每日家暮禮晨參。你道是暮禮晨參,怎如俺野眠浪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