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畢集的成語故事
拼音qún xián bì jí
基本解釋畢:全。各種賢人聚集在一起。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回:“今日群賢畢集,正當‘所言公則公言之’。”
暫未找到成語群賢畢集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群賢畢集)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進種善群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經史子集 | 《新唐書·藝文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敬業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
鶴立雞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孝子賢孫 | 元 劉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
進讒害賢 | |
眾建賢才 |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 |
賢母良妻 | 魯迅《墳·寡婦主義》:“在女子教育,則那里候最時行,常常聽到嚷著的,是賢母良妻主義。” |
踵武前賢 | 戰國·楚·屈原《離騷》:“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
群山四應 | 朱自清《論標語口號》:“為的是‘發聾振聵’,是‘群山四應’,是人民的覺醒與起來。” |
鋒芒畢露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瓚示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
妒賢嫉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
群英會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 |
海水群飛 | 漢·揚雄《太玄經·劇》:“海水群飛,終不可語也。” |
稱賢薦能 |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別,稱賢薦能,未嘗倦。” |
武藝超群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據這柴大官人,名聞寰海,聲播天下的人,教頭若非武藝超群,他如何肯薦上山?” |
群空冀北 |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
愛賢念舊 |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于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譖也。” |
賢身貴體 | 《管子 立政》:“雖有賢身貴體,毋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資,毋其祿有敢用其財。” |
群賢畢至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
立賢無方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湯執中立賢無方。” |
集思廣議 | 清·昭梿《嘯亭雜錄·錢南園》:“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賢者亦集思廣議,以濟其事。” |
集苑集枯 | 《國語·晉語二》:“暇豫這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