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俐乖巧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ng lì guāi qiǎo
基本解釋伶俐:機靈;乖巧:合人心意。形容人機警,讓人滿意。
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蔣興歌重會珍珠衫》:“卻說蔣興歌跟隨父親做客,走了幾遍,學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會。”
暫未找到成語伶俐乖巧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伶俐乖巧)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巧上加巧 |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熟能生巧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31回:“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
聰明伶俐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你是聰明伶俐的人,也須識些輕重。” |
奇技淫巧 | 《尚書 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
伶牙俐齒 | 元 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谌郏骸澳阈菽抢锉懔嫜览X,講三干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
巧立名目 | 明 李開先《閑居集》:“又將郭宗報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頃余,不補原包套征糧地數(shù),巧立名目,作為冊外,私自收受。” |
便辭巧說 | 《漢書·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 |
弄巧成拙 |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 魯迅《現(xiàn)代史》:“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其實是許多年間,總是這一套,也總有人看。” |
能工巧匠 | 宋 李恪非《洛陽園記》:“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 |
投機取巧 | 陳毅《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中東》詩:“投機取巧最可恥。” |
小巧玲瓏 | 宋 辛棄疾《臨江山 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稜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
心靈手巧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棲真》:“香姐心靈手巧,一捻針線,就是不同的。” |
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 | 宋·陳亮《又壬寅夏書》:“富家之積蓄皆盡矣,若今更不雨,恐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 |
命蹇時乖 | 明 沈采《千金記 遇仙》:“只恐命蹇時乖,且自存心守己。” |
大匠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盡心》:“梓匠輪輿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 |
時乖命蹇 | 元 白仁甫《墻頭馬上》:“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 |
辭巧理拙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公孫之白馬孤犢,辭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鳥,非妄貶也。”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無巧不成話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又道是‘無巧不成話’。” |
瘦骨伶仃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二六章:“這牢房比較大點、亮點,里面關(guān)著一個瘦骨伶仃的老頭兒。” |
巧奪天工 | 晉 郭璞《葬書》:“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了,巧奪造化。” |
巧發(fā)奇中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武本紀》:“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fā)奇中。” |
巧取豪奪 | 宋 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
伶仃孤苦 | 晉 李密《陳情表》:“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
雕蟲小巧 | 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張祜》:“祜雕蟲小巧,壯夫不為。” |
孤苦伶仃 | 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無生意,豈有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