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廣廣的成語故事
拼音mǎng mǎng guǎng guǎng
基本解釋莽:粗率、莽撞。做事魯莽。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8卷:“況我老人家,從來藥材行里,不曾著腳,怎便莽莽廣廣的要去行醫。”
暫未找到成語莽莽廣廣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莽莽廣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見多識廣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
廣闊天地 | 毛澤東《<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一文按語》:“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
廣開言路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 |
地廣人稀 |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志下》:“習俗頗殊,地廣民稀。” |
神通廣大 |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師曰:‘你神通廣大,去必無妨。’” |
儉故能廣 | 《老子》:“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
兵多將廣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憑著俺這里兵多將廣,馬壯人強,量吳國姬光到的那里,就怕著他哩?” |
集思廣議 | 清·昭梿《嘯亭雜錄·錢南園》:“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賢者亦集思廣議,以濟其事。” |
廣種薄收 | 明·康海《秋興次前韻》:“憑著這廣種薄收百畝廬,有甚躊躇?” |
集思廣益 | 三國 蜀 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
廣開門路 | 鄧小平《關于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要廣開門路,多想辦法,千方百計,解決問題。” |
草莽英雄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李廣未封 | 唐·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
地廣人希 | 《史記·貨殖列傳》:“楚越之地,地廣人希。” |
稠人廣眾 | 東漢 班固《漢書 灌夫傳》:“稠人廣眾,薦寵下輩。” |
廣開賢路 | 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輔,下弓旌廣開賢路。” |
才高意廣 | 明 胡震亨《唐音癸簽》:“大抵才高意廣,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
推而廣之 |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云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
志廣才疏 | 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專于自用。” |
稠人廣坐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 |
糧多草廣 | 明 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一折:“俺這蒲州,地方寬闊,糧多草廣,軍民好漢,我何不起兵播亂。” |
魯莽滅裂 | 《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
廣寒仙子 | 元·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環珮濕,似月下歸來飛瓊。那更,香鬢云鬟,清輝玉臂,廣寒仙子也堪并。” |
廣庭大眾 | 秦·孔鮒《孔叢子·公孫龍》:“尹文曰:‘使此人于廣庭大眾之中,見侮而不敢斗,王將以為忠乎?’ |
大庭廣眾 | 漢 孔鮒《孔叢子 公孫龍》:“如此人于廣庭大眾之中,見悔而不敢斗爭。” |
經多見廣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別對制造兵器的知識很豐富,可說是經多見廣。” |
高堂廣廈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高堂廣廈,玉宇瓊樓,是墳山上起得的享堂。” |
廣大神通 | 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公門中人,三頭六臂,廣大神通,真令人無從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