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疆拓境的成語故事
拼音kāi jiāng tuò jìng
基本解釋同“開疆拓土”。
出處明·陳子龍《晉論》:“武帝開疆拓境,幾侔秦漢。”
暫未找到成語開疆拓境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開疆拓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唐 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一畫開天 | |
七開八得 | 老舍《龍須溝》第三幕:“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七開八得,也找不著他!” |
萬世無疆 | 《書 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 |
萬壽無疆 | 《詩經 豳風 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
萬年無疆 | 宋 陳師道《代賀興龍節表》:“庶邦有眾,愿效忠臣之心,萬年無疆,請祝圣人之壽。” |
三陽開泰 | 《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宋史·樂志》:“三陽交泰,日新惟良。” |
不可開交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吳贊善聽到這里,便氣的不可開交。” |
不得開交 | |
事過境遷 |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
云開日出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文準禪師》:“云開日出,水綠山青。” |
云開見天 | 宋·邵雍《觀盛化詩》:“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云開復見天。” |
云開見日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文益禪師》:“云開見日時如何?” |
云開霧散 | 宋·陶佃《王君儀》詩:“云開霧散卻晴霽,清風淅淅無纖塵。” |
云開霧釋 |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千古名臣,每遭讒謗,而轉瞬云開霧釋,日光月華。” |
親臨其境 | 《三國志 吳志 吳主傳》:“而曹公已臨其境。” |
保境安民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但愿共存忠義于心,同著功勛于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
保境息民 | 《周書 劉雄傳》:“先是,國家與齊通好,約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擾。” |
信口開合 |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
信口開呵 |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你待要著死撞活,將功折過,你休那里信口開呵。” |
信口開喝 | 元·張養浩《新水令·辭官》:“非是俺全身遠害,免教人信口開喝。” |
信口開河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
免開尊口 | 田漢《關漢卿》第五場:“誰跟你開玩笑!這事讓朱四姐出面,你就免開尊口!” |
入境問俗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入境問禁 | 《禮記·曲禮上》:“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八字打開 | 宋 朱熹《與劉子澄書》:“近日因看《大學》,見得此意甚分明。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但人自不領會,卻向外狂走耳。” |
出疆載質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
列土封疆 | 《漢書·谷永傳》:“方制海內非為王子,列土封疆非為諸候,皆以為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