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8 個烘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hōng yún zhì yuè烘云讬月 | 見“烘云托月”。 | |
dōng hōng tóu nǎo冬烘頭腦 | 冬烘:迂腐,淺陋。指頭腦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亦作“頭腦冬烘”。 | |
hōng táng dà xiào烘堂大笑 |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滿屋的人同時大笑。 |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征》。 |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冬烘先生 | 指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 |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td> |
hōng yún tuō yuè烘云托月 | 烘;渲染;托:襯托 。原指作畫時渲染云彩來襯托月亮。比喻不從正面描繪;而從側面點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嘆批:“而先寫張生者,所謂畫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
dōng hōng xué jiū冬烘學究 | 冬烘:形容懵懂,淺陋。指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 | 茅盾《幻滅》:“無奈應試者大抵是那一類腳色——冬烘學究,衙門蛀蟲,又不能剝奪他們的考試權,只好讓他們來考?!?/td> |
hōng tuō xuàn rǎn烘托渲染 | 用襯托和夸張的藝術手法,突出主題。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3回:“自然還須加一番烘托渲染,才完得這一篇造因結果的文章。” |
xuàn rǎn hōng tuō渲染烘托 | 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烘托:國畫的畫法,用襯托手法使事物鮮明。指用襯托和夸張的藝術手法,突出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