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勛茂績的成語故事
拼音shū xūn mào jì
基本解釋殊:特出;勛:功勞;茂:美盛;績:功績。卓越的功勛業績。
出處《魏書·裴叔業傳》:“殊勛茂績,職爾之由,崇名厚秩,非卿孰賞?”
暫未找到成語殊勛茂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殊勛茂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殊途同歸 |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
材雄德茂 | 唐 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其監統中貴,必材雄德茂,榮耀寵光,能俯達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為之。” |
豐功偉績 | 宋 周行己《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 |
言人人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 |
開國元勛 | 明·周楫《西湖二集·吳山頂上神仙》:“那時第一個開國元勛青田劉伯溫先生與冷啟敬相好,時常以道術互相參證。” |
圖文并茂 | 王朔《修改后發表》:“我始終認為貴刊是國內的一流刊物,圖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三性結合的比較突出的好刊物。” |
源殊派異 | 宋·吳自牧《夢粱錄·浙江》:“源殊派異,無所適從,索隱探微,宜伸確論。” |
同歸殊途 |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
績學之士 |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華陽博議下》:“古今績學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
風華正茂 |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蔓蔓日茂 | 《漢書·禮樂志》:“蔓蔓日茂,芝成靈華。” |
情文并茂 |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二湯》:“桐邑楊米人曾為二姬作《雙珠記傳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讀之。” |
殊涂同致 | 《晉書·嵇康傳》:“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 |
貧富懸殊 | 朱自清《論且顧眼前》:“現在的貧富懸殊是史無前例的。” |
日異月殊 | 明·袁宗道《論隱者異趣》:“農工商賈,廝養皂隸,所作之事,日化月遷,所說之語,亦日異月殊,以其新也。” |
殊涂同會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充等傳論》:“如使用審其道,則殊涂同會。” |
云泥殊路 | 北魏·荀濟《贈陰梁州》:“云泥已殊路。” |
絕國殊俗 | 《文子·精誠》:“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絕國殊俗,莫不重譯而至,非家至而人見之也。” |
松茂竹苞 | 《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殊涂同歸 |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 |
逸輩殊倫 | 唐張說《為留守奏嘉禾表》:“騰文煒色,九光連合于貞明;逸輩殊倫,百寶駢滋于動植。” |
蠶績蟹匡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 |
殊致同歸 | 《隋書·五行志》:“夫神陰陽不測,天則教人遷善。均乎影響,殊致同歸。” |
出處殊途 |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八:“出處殊途,俯仰異容。瞻嘆古烈,思邁高蹤。” |
種學績文 | 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博陵崔斯立種學績文,以蕃其有。” |
眾寡懸殊 | 《隋書 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
豐功茂德 | 南朝·梁·裴子野《宋略總論》:“江東以來,有國有家,豐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 |
重熙累績 | 明·張居正《重刊〈大明集禮〉序》:“明興百八十余年,高皇帝作之于前,今天子述之于后,弈世載德,重熙累績,稽古禮文之事,褎然具備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