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蒼蒼的成語故事
拼音yù yù cāng cāng
基本解釋郁郁:草木茂盛的樣子;蒼蒼:深綠色;草木蒼翠的顏色。形容草木蒼翠茂盛比喻美好興旺的景象。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仰視巖石松樹,郁郁蒼蒼,如在云中。”
暫未找到成語郁郁蒼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郁郁蒼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白發蒼蒼 | 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白發蒼蒼,而齒牙搖動。” |
白云蒼狗 | 唐 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
皓首蒼顏 | 明·無名氏《午時牌》第一折:“相當初太公垂釣,伊尹耕鋤,垂釣的皓首蒼顏安社稷,耕鋤的盡心竭力定寰區。” |
蒼黃翻復 |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復。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
蒼黃翻覆 | 春秋 魯 墨翟《墨子 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
郁郁蔥蔥 | 漢 王充《論衡 恢國》:“初者,蘇伯阿望春陵氣郁郁蔥蔥。” |
蒼黃反復 | |
華發蒼顏 | 宋·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
郁郁沉沉 | 元·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上:“宋開禧丁柳,權臣韓侂胄誅死,劉淮叔通《詠韓家府》詩云:‘寶蓮山下韓家府,郁郁沉沉深幾許。’” |
老虎頭上撲蒼蠅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頭上撲蒼蠅,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
濃郁蔥蘢 | 肖兵《太行青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山上那濃郁蔥蘢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滿生機。” |
蒼松翠柏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
郁肉漏脯 | 晉·葛洪《抱樸子·良規》:“渴者之資口于云日之酒,饑者之取飽于郁肉漏脯也。” |
芬芳馥郁 |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二回:“家樹先不必看她那人就聞到一陣芬芳馥郁的脂粉味。” |
郁郁累累 | 《樂府詩集 雜曲歌辭二 悲歌》:“思念故鄉,郁郁累累。” |
郁抑不申 | 《北史·文苑傳序》:“道撼軻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
白發蒼顏 | 宋 洪邁《容齋五筆 白蘇詩紀年歲》:“白發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
蒼翠欲滴 | 宋 郭熙《山川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紆郁難釋 | 西漢·劉向《九嘆·憂苦》:“愿假簧以舒憂兮,志紆郁其難釋。” |
飛蒼走黃 | 晉·葛洪《抱樸子·金丹》:“其所營也,非榮即利,或飛蒼走黃于中原,或留連杯觴以羹沸。” |
神荼郁壘 | 《山海經》:“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壘,主閱領萬鬼。” |
沉郁頓挫 | 唐·杜甫《進雕賦表》:“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
沒頭蒼蠅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97回:“上年往東京買賣,與那個沒頭蒼蠅牛信曾相認識。” |
蒼髯如戟 | 唐 李延壽《南史 褚彥回傳》:“君須眉如戟,何無丈夫意?” |
染蒼染黃 |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
神郁氣悴 | 清·薛福成《選舉論下》:“厥后果迭充主考、學政,終以神郁氣悴得疾遽殞。” |
濃濃郁郁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9回:“方進得院來,早聞得濃濃郁郁的異香撲鼻。” |
郁郁不得志 | 《快心編》第七回:“或因有才不售,郁郁不得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