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師畏友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 shī wèi yǒu
基本解釋畏友:令人敬畏的好友。嚴(yán)厲的師父,令人敬畏的好友。
出處宋·陸游《渭南文集》第27卷:“使人苦居嚴(yán)師畏友之間,不敢萌一毫不善意?!?/p>
暫未找到成語嚴(yán)師畏友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嚴(yán)師畏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化敵為友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12章:“我們說這就具備了化敵為友的條件?!?/td> |
畏首畏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td> |
師心自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座,謬誤差失者多矣?!?/td> |
畏縮不前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dāng)時謂拽動陣腳。” |
出師無名 |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莫離支殺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師無名哉?” |
嚴(yán)陣以待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yán)陣以待之?!?/td> |
嚴(yán)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yán)刑峻法?!?/td>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td> |
望而生畏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td> |
勝友如云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
出師不利 | 浩然《艷陽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師不利,一個好人都沒有遇上?!?/td> |
歲寒三友 | 元·白樸《朝中措》:“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td> |
無所畏懼 | 《魏書 董紹傳》:“此是紹之壯辭,云巴人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shí)瞎也?!?/td> |
師嚴(yán)道尊 | 《荀子·致士》:“師術(shù)有四,而博習(xí)不與焉。尊嚴(yán)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xué)記》:“凡學(xué)之道,嚴(yán)師為難。師嚴(yán)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xué)。” |
鳳友鸞交 | 元·湯式《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quán)豪所奪》套曲:“烘散燕子鶯兒,拆散鳳友鸞交?!?/td> |
酒肉朋友 | 元 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關(guān)云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只手送與你荊州來?!?/td> |
辭嚴(yán)意正 | 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辭嚴(yán)意正質(zhì)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td> |
冰雪嚴(yán)寒 | 吳伯簫《菜園小記》“雖然按照時令季節(jié),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yán)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jīng)常有幾種蔬菜在競肥爭綠的?!?/td> |
親戚朋友 | 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會親戚朋友,安排小酌為何?” |
興師動眾 | 《吳子 勵士》:“夫發(fā)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zhàn);交兵接刃,而人樂死?!?/td> |
友于兄弟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td> |
人言可畏 | 《詩經(jīng) 鄭風(fēng) 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td> |
師直為壯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
無師自通 | 唐 賈島《送賀蘭上人》詩:“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夸。” |
興師問罪 | 宋 沈括《夢溪筆談》:“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禮樂,下令國中,悉用蕃書、胡禮,自稱大夏。朝廷興師問罪。” |
嚴(yán)絲合縫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鋪的,上面嚴(yán)絲合縫蓋上,輕易看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