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吾著鞭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n wú zhuó biān
基本解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一步。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暫未找到成語先吾著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先吾著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口不能著兩匙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口不兩匙休足榖,身能幾屐莫言錢。”自注:吳諺云:“一口不能著兩匙。” |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一鞭一條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
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
一鞭先著 | |
一鞭先著 |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見《晉書 劉琨傳》。 |
一飯之先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越語》:“寡人禮先壹飯矣。” |
一馬當先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雷震等將簇擁左右。” |
三省吾身 |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不乏先例 |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義首領中一向重視養子,而且以養子繼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
東支西吾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
東郭先生 |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講東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幾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
為之執鞭 |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
烏有先生 |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爭先士卒 |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從吾所好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以盡吾齒 | |
以微知著 |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
以快先睹 | 語出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
佛頭著糞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云:‘有。’崔云:‘為什么向佛頭上放糞?’師云:‘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 |
信譽卓著 | |
先下手為強 | 《隋書 元胄傳》:“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13回:“得,就是這樣辦,這叫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
先為之容 | 漢·鄒陽《于獄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
先事慮事 | 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先事慮事,謂之捷,捷則事憂成。” |
先人后己 | 《禮記·坊記》:“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