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聽并觀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鄒陽傳》:“公聽并觀,垂明當(dāng)世。”
例子宋·曾鞏《乞登對(duì)狀》:“屬陛下聰明睿智,洞照群情,公聽并觀,不遺小善。”
基礎(chǔ)信息
拼音gōng tīng bìng guān
注音ㄍㄨㄥ ㄊ一ㄥ ㄅ一ㄥˋ ㄍㄨㄢ
繁體公聽並觀
感情公聽并觀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指公正聽取并看待事物。
英語listen to all sides and take stock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huì)(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zhēng)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dòng)(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shì)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公聽并觀的意思解釋、公聽并觀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國三公 |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gè)國家有三個(gè)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quán)不統(tǒng)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
一心為公 |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
一秉大公 |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
一秉至公 | 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
丁公鑿井 | 丁公:人名,春秋宋時(shí)丁某在自家鑿一井,從而節(jié)省一個(gè)人力,說“吾穿井得一人”,別人以為他從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語言之輾轉(zhuǎn)傳誤。 |
七相五公 | 語出《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眳蜗蜃ⅲ骸捌呦啵褐^車千秋、黃霸、王商、王嘉、韋賢、平當(dāng)、魏相。五公:張湯、蕭望之、馮奉世、史丹、張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將軍,通稱為公。”所舉皆漢代公卿,后泛指眾多的文武大臣。 |
三旨相公 |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
不喑不聾,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為一家之主,對(duì)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
不堪視聽 | 堪:可,能。言辭污穢,行為卑劣,不能看與聽。 |
不癡不聾,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為一家之主,對(duì)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 | 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 | 比喻隱藏不住,總要露相。 |
專心向公 | 一心為公,不懷私心。 |
且聽下回分解 | 分解:敘述。宋元以來章回小說結(jié)束語。 |
東望西觀 | 同“東張西望”。 |
東觀之殃 | 孔子任魯司寇時(shí),殺少正卯于東觀之下。后用以指殺身之禍。 |
東觀續(xù)史 | 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xué)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xù)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后用以指女子才學(xué)高深。 |
東觀西望 | 向四周張望,察看動(dòng)靜。 |
兩雄不并立 | 指兩雄不能并容,必定相爭(zhēng)斗兼并。 |
主觀主義 | 由腦子或感官感覺內(nèi)部的條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據(jù)客觀情況加以分析的處事方法。 |
主觀臆斷 | 臆斷:憑臆想進(jìn)行判斷。不依舊客觀實(shí)際情況,只憑主觀對(duì)事物做出判斷。 |
了如觀火 | 了:明白。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
五行并下 |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
交頸并頭 | 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
人生觀 | 對(duì)人生價(jià)值和意義所持有的觀點(diǎn)。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從壁上觀 |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zhàn),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dòng)手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