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壯行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幼時勤于學習,壯年施展報負。
出處《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
例子行吾之道,不負吾幼學壯行之志矣。(明 趙弼《愚莊先生傳》)
基礎信息
拼音yòu xué zhuàng xíng
注音一ㄡˋ ㄒㄩㄝˊ ㄓㄨㄤˋ ㄒ一ㄥˊ
繁體幼壆壯行
感情幼學壯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教誨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幼學壯行的意思解釋、幼學壯行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經明行修 |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
學無止境 |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
博學多聞 |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
隨行就市 | 謂按市場行情行事。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學貫中西 |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
壯氣吞牛 |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敏而好學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