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達旦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見“枕戈待旦”。
出處清·張廷玉《明史·吳良傳》:“夜宿城樓,枕戈達旦。訓將練兵,常如寇至。”
例子陛下當枕戈達旦,以報父兄之仇,不可聽信庸人,狃于和議。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七回
基礎信息
拼音zhěn gē dá dàn
注音ㄓㄣˇ ㄍㄜ ㄉㄚˊ ㄉㄢˋ
繁體枕戈達旦
感情枕戈達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提防。
俄語быть в полной боевой готовност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枕戈達旦的意思解釋、枕戈達旦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金戈鐵馬 | 金戈:金屬制的戈;鐵馬:披有鐵甲的馬。揮動金戈;騎著鐵馬。比喻戰爭及戎馬生涯。也形容軍隊或將士的威武雄姿。 |
止戈為武 |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高枕無憂 | 把枕頭墊得高高的;無憂無慮地睡大覺。原形容平安無事;不必擔憂。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
詞不達意 | 達:表達。語言或文辭不能確切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辭不達意”。 |
化干戈為玉帛 | 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
反戈相向 | 戈:古代的兵器;向:對著。掉轉兵器,相與對立。比喻幫助敵人反對自己。 |
知書達禮 |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了身達命 | 佛家用語,意思是對一生命運歸宿看得開,無牽掛,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六通四達 | 猶四通八達。 |
四通八達 | 通、達:暢通無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
飛黃騰達 | 飛黃:傳說中的神馬名。騰達:本作“騰踏”;形容神馬騰空飛馳。像飛黃神馬似的騰空飛馳。比喻升遷很快。 |
大動干戈 | 干、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
立人達人 | 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拉。 |
達權通變 | 通、達:通曉,懂得;權、變:權宜,變通。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 |
舌端月旦 | 指常在談話中議論別人。 |
通情達理 | 對事理認識得透徹、明了。指說話、做事很講情理。通、達:明白、通曉。通達人情事理。 |
命在旦夕 |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