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筆楊板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荊:晉惠帝時權臣楚王司馬瑋;楊:晉惠帝時權臣楊駿;板:詔書。形容權臣專權用事。
出處《晉書·五行志中》:“二月末,三月初,荊筆楊板行詔書。”
基礎信息
拼音jīng bǐ yáng bǎn
注音ㄐ一ㄥ ㄅ一ˇ 一ㄤˊ ㄅㄢˇ
繁體荊筆楊板
感情荊筆楊板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奸臣專權。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荊筆楊板的意思解釋、荊筆楊板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鐵板釘釘 | ①猶言硬碰硬。比喻說話辦事堅決、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論。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百步穿楊 |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一板一眼 | 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jié)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guī)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
口誅筆伐 | 口:指言語;誅:責罰;筆:指文字。伐:征討。用言語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大手筆 | 指偉大的著作或大行動。 |
披荊斬棘 | 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斗。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
舞筆弄文 | 猶舞文弄墨。 |
章臺楊柳 | 比喻窈窕美麗的女子。 |
春秋筆法 | 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
董狐直筆 | 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jù)事實,如實記載。指敢于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
秉筆直書 |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
投筆從戎 | 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投:扔掉。 |
板上釘釘 | 比喻事情已經(jīng)決定,不能改變。 |
下筆成文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倒持手板 | 見“倒執(zhí)手版”。 |
點睛之筆 | 筆:文筆。指文章傳神絕妙之處。 |
藪中荊曲 | 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會變得更壞。 |
走筆疾書 | 走筆:筆行得很快;疾書:快速地寫。形容寫字熟練、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寫起來很快。 |
彩筆生花 | 生花:長出花來。比喻才思有很大的進步。 |
荊榛滿目 | 荊榛:帶刺的叢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荊榛。形容遭遇變故后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也比喻處境困難,障礙重重。 |
老古板 | 指守舊的人。 |
地棘天荊 | 謂到處布滿荊棘。比喻環(huán)境惡劣。 |
楊朱泣岐 | 《荀子·王霸》:“楊朱哭衢途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后就已經(jīng)差之千里了,楊朱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來表達對世道崎嶇,擔心誤入歧途的感傷憂慮,或在歧路的離情別緒。 |
奮筆疾書 | 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