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秉燭夜游圖》拼音版
明代:高啟
明皇秉燭夜游圖
華萼樓頭日初墮,紫衣催上宮門鎖。大家今夕燕西園,高爇銀盤百枝火。海棠欲睡不得成,紅妝照見殊分明。滿庭紫焰作春霧,不知有月空中行。新譜霓裳試初按,內(nèi)使頻呼燒燭換。知更宮女報(bào)銅簽,歌舞休催夜方半。共言醉飲終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只憂風(fēng)露漸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嬌。琵琶羯鼓相追逐,白日君心歡不足。此時(shí)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姑蘇臺(tái)上長夜歌,江都宮里飛螢多。一般行樂未知極,烽火忽至將如何?可憐蜀道歸來客,南內(nèi)凄涼頭盡白。孤燈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蕭瑟。明代·高啟的簡介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yù)為“吳中四杰”,當(dāng)時(shí)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bào)椿⒕帷彼淖郑灰蔀楦桧瀼埵空\,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 高啟的詩(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