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寒江釣雪圖”譯文及注釋
譯文
漁翁在板橋以東垂釣,紛飛的大雪堆積在蓑衣上,感覺格外嚴寒。
江面水已結冰不再流動,水面下的魚兒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在嚼著梅花玩兒。
注釋
嚼:咀嚼。
“題寒江釣雪圖”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作于清光緒十年(1884),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畫意顯然取自柳宗元《江雪》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而釋氏的題詩則與柳詩大異其趣。
起句開門見山,交待垂釣地點,“板橋”使人容易聯想起溫庭筠名句“人跡板橋霜”,已覺幾分寒意。次句承“垂釣”寫“蓑衣”,以“雪壓”托出大雪紛飛景象,著意渲染寒冷氣氛。第三句承“冷”字再遞進一層,“水不流”說明“江寒”已達結冰地步,所詠垂釣為冰釣無疑。這三句均未正面寫到釣者,而釣者冒雪垂釣的執著神態,卻已從各個側面烘托出來,氣氛顯然不像柳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孤寂壓抑。結句“魚嚼梅花影”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著此一筆,全詩皆活,于嚴寒中透出生機、冷峻中透出禪味,神韻頓出,妙趣橫生。此句從查慎行《題王文選浣花溪釣圖小照》詩中“忽動綠玻璃,游魚嚼花影”點化而來,與前三句接隼無痕,使寒江、飛雪、蓑衣、游魚、梅影等種種形象渾然一體,把“釣雪”的意境升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境界,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
釋敬安簡介
清代·釋敬安的簡介

釋敬安(1851-1912)近代愛國詩僧。俗名黃讀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禪,湖南湘潭縣雁坪鄉銀湖塘人。少以孤貧出家,致力詩文,得王闿運指授,才思日進,入“碧湘詩社”。曾于寧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燈供佛,并燒二指使駢,自號八指頭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當選為中華佛教總會會長,時湖南等地發生寺產糾紛,應眾邀入京請愿,到京未達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頗有詩名,歿后楊度為刻《八指頭陀詩文集》。
...〔? 釋敬安的詩(1篇)〕猜你喜歡
念奴嬌·天丁震怒
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真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誰念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占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與談兵略。須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雪賦
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云繁。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于衛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p>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恫茱L》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
若乃玄律窮,嚴氣升。焦溪涸,湯谷凝。火井滅,溫泉冰。沸潭無涌,炎風不興。北戶墐扉,裸壤垂繒。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飛沙。連氛累靄,揜日韜霞。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
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弈弈。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廡,末縈盈于帷席。既因方而為圭,亦遇圓而成璧。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于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皓鶴奪鮮,白鷴失素,紈袖慚冶,玉顏掩姱。
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銜耀照昆山。爾其流滴垂冰,緣溜承隅,粲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繽紛繁騖之貌,皓皔曒潔之儀?;厣⒖M積之勢,飛聚凝曜之奇,固展轉而無窮,嗟難得而備知。
若乃申娛玩之無已,夜幽靜而多懷。風觸楹而轉響,月承幌而通暉。酌湘吳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對庭鹍之雙舞,瞻云雁之孤飛。踐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
鄒陽聞之,懣然心服。有懷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歌曰:
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褥。
燎熏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
又續寫而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揚兮酒既陳,朱顏酡兮思自親。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
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之無因。
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
歌卒。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顧謂枚叔,起而為亂,亂曰:
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未若茲雪,因時興滅。玄陰凝不昧其潔,太陽不固其節。節豈我名,潔豈我貞。憑云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隨染成??v心皓然,何慮何營?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 一作:銀裝)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