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正是端午的美好時光,祝愿老人能夠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掛著帶有共同心愿的彩色絲線,輕輕的衣裙襯托出身體更加美麗。
尚書省內一片寂靜,誠懇而又深情地舉著信箋。更是想用暢飲來傳遞心中的愿望,滿眼都是孫巨源的影子。
注釋
良辰:美好的時光。
彩縷:彩色絲線。
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寂靜空曠,沒有聲音。
齋:屋舍。
畫?。褐干袝 h尚書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像,故別稱“畫省”?;蚍Q“粉省”﹑“粉署”。
款曲:有誠懇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
箋: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香箋,則為加多種香料所制的詩箋或信箋,或為箋的美稱。
觴:古代盛酒器。這里指歡飲,進酒。
孫孩:是一個典故,信是孫巨源的侍女胡琴寫給蘇東坡的,信以回文詩寫成,將蘇東坡比作自己的丈夫,并決定在五天后去追趕蘇東坡?!伴L篇小字遠相寄,一唱三嘆神凄楚。江風海雨入牙頰,似聽石室胡琴語?!保ㄌK東坡《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蘇東坡把胡琴的回文詩讀了一遍又一遍,滿眼都是“孫孩”(孫巨源)的影子,還興奮得填了一首詞寄給陳述古: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云。
(蘇東坡《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鑒賞
鑒賞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是唐代詩人權德輿的五言律詩,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寫在端午節那天,禮部尚書房內的端午習俗。
開頭寫端午節,相互祝福,長命百歲的風俗。接著寫衣服掛著帶有共同心愿的彩色絲線,以示端午節風俗。接下來轉而寫到尚書省空寂無人的感觸。
這首詩運用典故,寫出了禮部尚書的端午風俗,進一步體現出了平淡中蘊含深永情味、樸素中具有天然風韻的特點。
創作背景
端午是中國古老的節日,有祈平安、長壽、禳解、祛除及避五毒等習俗。其中就有佩長命縷(五彩縷)祈求長壽。
權德輿簡介
唐代·權德輿的簡介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 權德輿的詩(2篇)〕猜你喜歡
競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
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
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澡蘭香·淮安重午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