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舜有臣五人:傳說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陶:音yo。
2:亂臣:據《說文》:亂,治也。此處所說的亂臣,應為治國之臣。
3:唐虞之際:傳說堯在位的時代叫唐,舜在位的時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時期。
5:有婦人焉:指武王的亂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書程典篇》說: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傳當時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譯文
舜有五位賢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說過:我有十個幫助我治理國家的臣子。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和虞舜之間及周武王這個時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個大臣當中有一個是婦女,實際上只有九個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說是最高的了。
評析
這段當中,孔子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治理天下,必須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難得的。有了人才,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當然,這并不就證明孔子的英雄史觀,因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杰出人物的確發揮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這與人民群眾的作用,都應該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