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96 個(gè)肝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gān dǎn qín yuè肝膽秦越 | 肝膽:比喻親近;秦越:秦國與越國,比喻對(duì)立或疏遠(yuǎn)。比喻雖近猶遠(yuǎn),雖親猶疏。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26節(jié):“我數(shù)百年來蕩析離居、肝膽秦越之父子兄弟,今乃得以代議士之名譽(yù),集茲一堂。” |
gān nǎo tú dì肝腦涂地 | 肝膽腦漿濺了一地。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大戰(zhàn)十七,小戰(zhàn)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shù)。” |
diāo gān guì shèn鉥肝劌腎 | 同“鉥心劌目”。 | 明·宋濂《徐永舟墓銘》:“世號(hào)為晆州詩派,方舟惡取而諷詠之,鉥肝劌腎,期超邁之乃已。” |
diāo gān qiā shèn雕肝掐腎 | 同“雕肝琢腎”。 | 清·馮桂芳《寄丁中丞粵中》詩:“雕肝掐腎亦小技,非公所喜非我為。” |
shū gān lì dǎn輸肝瀝膽 | 見“輸肝剖膽”。 | 宋·司馬光《辭門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得輸肝瀝膽,極竭以聞道,就鼎鑊死且不朽,飲食寤寐不忘此志。” |
lóng gān fèng nǎo龍肝鳳腦 |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
pū xīn pū gān撲心撲肝 | 盡心竭力。 | |
gān cháng cùn liè肝腸寸裂 | 肝臟與腸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cái)嗔岩粯印P稳萑f分悲痛。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25節(jié):“王英瑪努埃聞之,肝腸寸裂,痛哭不食者三日。” |
gǎn rén fèi gān感人肺肝 | 形容使人的內(nèi)心深受感動(dòng)。 | 唐·劉禹錫《唐故相國李公集紀(jì)》:“今考其文至論事疏,感人肺肝,毛發(fā)皆聳。” |
guì shù gān shèn劌鉥肝腎 | 見“劌鉥心腑”。 |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四卷:“江橙里詞清遠(yuǎn)而蘊(yùn)藉,沈沃田稱其‘劌鉥肝腎,磨濯心志,苦心孤詣以為詞’。” |
fèng suǐ lóng gān鳳髓龍肝 | 比喻珍奇美味。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yīng)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 |
gān dǎn xiāng xiàng肝膽相向 |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比喻對(duì)人忠誠,以真心相待。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話得投機(jī),頃刻間肝膽相向。” |
pò gān mí wèi破肝糜胃 | 形容竭盡忠誠。 | 《晉書·劉聰載記》:“游獵無度,機(jī)管不修。臣等竊所未解,臣等所以破肝糜胃忘寢與食者也。” |
chì dǎn zhōng gān赤膽忠肝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十分忠誠。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5回:“我這一個(gè)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個(gè)赤膽忠肝助紂王。” |
diāo gān zhuó lǚ雕肝琢膂 | 同“雕肝琢腎”。 | 明·宋濂《<劉兵部詩集>序》:“師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詠朝吟,不能有一驗(yàn)其所至之淺深。” |
gān dǎn guò rén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
cuī xīn pōu gān摧心剖肝 | 摧:折。剖:劃開。心肝斷裂剖開。比喻極度悲傷和痛苦。 | 晉·潘岳《為任子咸妻作孤女澤蘭哀辭》:“耳存遺響,目想余顏,寢度伏枕,摧心剖肝。” |
cuī xiōng pò gān摧胸破肝 | 摧:折,傷。心肝斷裂剖開。比喻極度悲傷和痛苦。 | 宋·蘇軾《祭柳仲遠(yuǎn)文》:“訃來逾年,一慟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
gān suǐ liú yě肝髓流野 | 形容戰(zhàn)斗激烈殘酷、尸橫遍野。 | 《舊唐書·蕭瑀傳》:“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與賊肝髓流野,得復(fù)宗廟,遺老殘民聞?shì)涶R音,流涕相歡。” |
fèi gān rú jiàn肺肝如見 | 肺肝:肺腑,比喻內(nèi)心。比喻心機(jī)與謀算統(tǒng)統(tǒng)被別人看出。 | 蔡?hào)|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見,事實(shí)具在,欲蓋彌彰。” |
dà dòng gān huǒ大動(dòng)肝火 | 大怒。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一回:“毛虎聽了,不覺大動(dòng)肝火。” |
pī gān mí wèi披肝糜胃 | 糜:爛。忠誠不貳,甘作任何犧牲。 | 《晉書·劉聰載記》:“臣等所以披肝糜胃,忘寢與食者也。” |
tiě shí xīn gān鐵石心肝 | 見“鐵石心腸”。 |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俺虔婆生下一副鐵石心肝,皺著柄凍凌觜臉,把俺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
gān dǎn zhào rén肝膽照人 | 指以赤誠之心待人。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東人父子一定也像你這等肝膽照人,一心向熱的?” |
bié yǒu xīn gān別有心肝 | 指另有打算。 | 茅盾《子夜》:“盡管你那么說,我總以為做標(biāo)金做公債的人們別有心肝。” |
shǔ gān chóng bì鼠肝蟲臂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jià)值的東西。 |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以汝為汝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
gān dǎn hú yuè肝膽胡越 | 猶言肝膽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喻遠(yuǎn)隔。肝膽,喻近。 | 《淮南子·俶真訓(xùn)》:“是故自其異者視之,肝膽胡越;自其同者視之,萬物一圈也。” |
gān cháng duàn jué肝腸斷絕 | 斷絕:折斷。肝臟與腸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cái)嗔岩粯印P稳萑f分悲痛。 | 《古樂府·隴頭歌辭》:“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 |
chóng bì shǔ gān蟲臂鼠肝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jià)值的東西。 | 莊周《莊子 大宗師》:“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
huī gān cháng dǎn隳肝嘗膽 | 猶言隳肝瀝膽。 | 唐·張九齡《與李侍御書》:“惟教義之所矜,乃譏嫌之見及。恨不能隳肝嘗膽,徇知己以求申。” |
shū gān pōu dǎn輸肝剖膽 | 比喻對(duì)人極為忠誠。 | 唐·李白《行路難》:“君不見昔時(shí)燕家重郭隗,擁篲折腰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
pī lì gān dǎn披瀝肝膽 | 見“披肝瀝膽”。 | 唐·權(quán)德輿《權(quán)載之文集·盧相公陳乞第五表》:“前后陳聞,披瀝肝膽,期切之至。” |
quán wú xīn gān全無心肝 | 比喻不知羞恥。 | 《南史 陳紀(jì)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無心肝。’” |
lì dǎn huī gān瀝膽隳肝 | 瀝膽披肝。 | 唐·羅隱《冬暮寄裴郎中》詩:“仙郎舊有黃金約,瀝膽隳肝更禱祈。” |
diāo gān zhuó shèn雕肝琢腎 | 比喻寫作的刻意錘煉。 | 唐 韓愈《贈(zèng)崔立之評(píng)事》詩:“勸君韜養(yǎng)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腎。” |
tǔ gān lù dǎn吐肝露膽 | 喻赤誠相待,說出心里話。 | 明·李贄《復(fù)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 |
lì xuè pī gān瀝血披肝 | 見“瀝血叩心”。 |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54回:“實(shí)指望盡心竭力,不負(fù)天恩,瀝血披肝,勤于王事。” |
lǘ gān fèi驢肝肺 | 狼心狗肺,壞心眼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憑說我去罷。” |
gān xīn tú dì肝心涂地 | 猶言肝腦涂地。 | 唐·陳子昂《謝衣表》:“臣萬死骷骨,垂配蒙榮,載戰(zhàn)載殞,肝心涂地。” |
lóng gān bào tāi龍肝豹胎 |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 《晉書 潘尼傳》:“厥肴伊何?龍肝豹胎。” |
lín gān fèng suǐ麟肝鳳髓 | 麟之肝,鳳之髓。極言美味佳肴。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益振》:“麟肝鳳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蔣君乎!” |
lóng gān fèng suǐ龍肝鳳髓 |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
xī gān guì dǎn析肝劌膽 | 剖示肝膽。比喻赤誠。亦作“析肝吐膽”。 | 明袁宗道《乞進(jìn)<大學(xué)衍義>疏》:“其當(dāng)上指與否,俱且和顏受之。有不析肝劌膽者,非夫也。” |
jǐn xiù gān cháng錦繡肝腸 | 意思是滿腹詩文,善出佳句。 | 唐 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 |
qīng gān bì xuè青肝碧血 | 喻以身殉國的精神。 | |
lì dǎn duò gān瀝膽墮肝 | 比喻竭盡忠誠。 | 唐 李頎《雜曲歌辭 行路難》詩:“世人逐勢(shì)爭(zhēng)奔走,瀝膽隳肝惟恐后。” |
hǎo xīn zuò le lǘ gān fèi好心做了驢肝肺 | 俗語。指把好心當(dāng)作壞意。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憑說我去罷。” |
shū gān xiě dǎn輸肝寫膽 | 見“輸肝剖膽”。 |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謝上表》:“當(dāng)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輸肝寫膽之時(shí)。” |
pī gān guà dǎn披肝掛膽 | 形容對(duì)人對(duì)事極盡忠誠,毫無保留。 | 明·沈采《千金記·登拜》:“眾將官,當(dāng)職夢(mèng)皇上之恩寵,領(lǐng)兵家之大權(quán),在我者披肝掛膽,在爾者并力同心。” |
kū gān lì dǎn刳肝瀝膽 | 猶言披肝瀝膽。喻竭誠相見。 | 宋·司馬光《辭修起居注第五狀》:“煩讀圣聽至于四五,刳肝瀝膽,盈卷溢幅。” |
gān dǎn xiāng zhào肝膽相照 | 形容對(duì)人忠誠;用真心相待。肝膽:比喻真誠的心。 | 宋 文天祥《與陳察院文龍書》:“所恃知己肝膽相照,臨書不憚傾倒。” |
diāo gān lòu shèn雕肝鏤腎 | 同“雕肝琢腎”。 | 清·許印芳《<詩品>跋》;“雖極雕肝鏤腎,亦終惝恍而無賃。” |
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guī)模雖小,具備的內(nèi)容卻很齊全。 | 毛澤東《農(nóng)業(yè)合作化的一場(chǎng)辯論和當(dāng)前的階級(jí)斗爭(zhēng)》:“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統(tǒng)統(tǒng)捉來解剖,然后才證明‘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cì xīn liè gān刺心裂肝 | 謂悲痛至極。 | 明·張居正《答參軍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
bù shí mǎ gān不識(shí)馬肝 | 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yīng)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 |
rú jiàn fèi gān如見肺肝 | 就象看透肺肝一樣。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們看得清清楚楚(含貶義)。 | 《禮記·大學(xué)》:“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
gān dǎn chǔ yuè肝膽楚越 | 肝膽:比喻關(guān)系密切;楚越:春秋時(shí)兩個(gè)諸侯國,雖土地相連,但關(guān)系不好。比喻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雙方,變得互不關(guān)心或互相敵對(duì)。 | 莊周《莊子 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
xī gān lì kǔn析肝瀝悃 | 謂披露肝膽,傾吐至誠。 | 宋蘇舜欽《投匭疏》:“蓋以陛下開言路,塞諱門,采瞽說,納愚慮,是以析肝瀝悃而具述之。” |
pōu gān qì xuè剖肝泣血 | 形容非常悲傷。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臣出身為國,破家立事,至乃懷忠獲釁,抱信見疑,晝夜長吟,剖肝泣血。” |
lóng xīn fèng gān龍心鳳肝 | 喻指極珍貴稀有的名菜。 | 京劇《烏龍?jiān)骸返谌龍?chǎng):“想我們這樣人家,吃的是雞鴨魚肉,也就是啦,難道說,還要吃什么龍心鳳肝不成嗎?” |
pī gān lù dǎn披肝露膽 | 見“披露肝膽”。 | 《晉書·杜弢傳》:“吾得披肝露膽,沒身何恨!” |
shǔ bì jǐ gān鼠臂蟣肝 | 猶言鼠肝蟲臂。謂或?yàn)槭蟊刍驗(yàn)橄l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 清·錢謙益《仙壇唱和詩》:“生嘗畏世諳談虎,術(shù)不逢時(shí)學(xué)豢龍。鼠臂蟣肝更何有,從今一一聽天工。” |
shū gān lì dǎn攄肝瀝膽 | 同“披肝瀝膽”。 | 元·揭傒斯《與蕭維斗書》:“竊為公計(jì),莫若攄肝瀝膽,激昂慷慨,極論天下之賢士,求當(dāng)今政令之得失。” |
zhuā xīn náo gān抓心撓肝 | 比喻十分難受。 | 關(guān)庚寅《“不稱心”的姐夫》:“媽媽急得抓心撓肝,想去看看吧,工作脫不開。” |
qī rù gān pí凄入肝脾 | 形容非常悲傷。 | 三國魏·繁休伯《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 |
shí mǎ liú gān食馬留肝 | 后反用其義,比喻未能吸取精華。 |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
pōu xīn xī gān剖心析肝 | 亦作“剖心坼肝”。形容掬誠相示。 | 東漢·班固《漢書·鄒陽傳》:“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
pī gān lì xuè披肝瀝血 | 比喻竭盡忠誠。 | 唐·柳宗元《為南承嗣請(qǐng)從軍狀》:“披肝瀝血,昧死上陳。” |
pī lì gān gé披瀝肝膈 | 同“披肝瀝膽”。 | 宋·范仲淹《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三狀》:“故臣等披瀝肝膈,屢有奏述,且乞在任,以盡疲駑。” |
xī gān tǔ dǎn析肝吐膽 | 見“析肝劌膽”。 | 明·高以儉《〈太師張文公集〉跋》:“受顧命,輔沖圣,秉國十年,乃舉其生平,析肝吐膽獻(xiàn)之天子。” |
gān xīn ruò liè肝心若裂 | 比喻極痛心。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騰用傷悼,肝心若裂。” |
gān dǎn yù suì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
xiá gān yì dǎn俠肝義膽 | 俠客的肝、義士的膽。形容見義勇為、鋤強(qiáng)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dòng)。 | 《蒲柳人家 后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dān)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膽和一片熱心所感動(dòng)了。” |
pōu xī gān dǎn剖析肝膽 | 猶剖心析肝。形容掬誠相示。 | 宋·司馬光《請(qǐng)建儲(chǔ)副或進(jìn)用宗室弟第三狀》:“臣不勝憤懣,敢復(fù)剖析肝膽,陳布以聞,雖抵罪萬死,亦無怨悔。” |
zhào rén gān dǎn照人肝膽 | 比喻以赤誠相見。 | 姜可生《送影禪北行》詩:“照人肝膽秦時(shí)月,百戰(zhàn)風(fēng)霜劫后旗。” |
lì dǎn pī gān瀝膽披肝 | 比喻開誠相見。也形容非常忠誠。 | 唐 黃滔《啟裴侍郎》:“沾巾墮睫,瀝膽披肝,不在他門,誓于死節(jié)。” |
xīn gān bǎo bèi心肝寶貝 | 指十分親密的人或事物。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三回:“心肝寶貝,你別跑,你的話我知道一半啦,這有什么害臊呢?” |
gān dǎn pī lì肝膽披瀝 | 猶言披肝瀝膽。比喻極盡忠誠。 | 湯增璧《崇俠論》:“食人之祿,不顧其患,非志士所忍出;當(dāng)其發(fā)難,則亦慷慨悲歌,顧盼生姿,自謂肝膽披瀝,不忘平生一諾。” |
lòu xīn fèng gān鏤心鉥肝 | 比喻苦心鉆研。 | 張爾田《詞莂》序:“潛學(xué)洞古,鏤心鉥肝,以蘄鳴一家者,代有之。” |
lì dǎn zhuó gān瀝膽濯肝 | 瀝膽披肝。 | 明·唐寅《與文征明書》:“瀝膽濯肝,明何嘗負(fù)朋友,幽何嘗畏鬼神!” |
pī gān lì dǎn披肝瀝膽 | 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duì)待;傾吐心里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 唐 劉賁《應(yīng)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jī),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bù shí mǎ gān不食馬肝 | 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yīng)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 東漢 班固《漢書 轅固傳》:“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xué)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
gān cháng cùn duàn肝腸寸斷 | 肝臟和腸子好像被寸寸斬?cái)嘁粯印P稳萑f分悲痛。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絕。” |
yì dǎn zhōng gān義膽忠肝 | 指為人正直忠貞。 | 《水滸傳》第七二回:“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shí)。” |
zhōng gān yì dǎn忠肝義膽 | 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丞相金鑾直諫君,忠肝義膽孰能群。” |
gān dǎn tú dì肝膽涂地 | 見“肝腦涂地”。 | 漢·劉向《說苑·善說》:“使食肉者一旦失計(jì)于廟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寧得無肝膽涂地于中原之野?” |
lù dǎn pī gān露膽披肝 | 披露肝膽。比喻待人坦誠之至。 | 唐·李遠(yuǎn)《蟬蛻賦》:“擘肌分理,有謝于昔時(shí);露膽披肝,請(qǐng)從于今日。” |
jiū xīn bā gān揪心扒肝 | 指人極度焦慮,異常擔(dān)憂。 | 老舍《四世同堂》:“他看到了空曠,自由,無憂無慮,比這么揪心扒肝的活著要好的多。” |
shī jìng jǐ gān虱脛蟣肝 | 虱子的小腿,蟣子的肝臟。比喻非常微小的東西。 | 戰(zhàn)國楚·宋玉《小言賦》:“烹虱脛,切蟣肝,會(huì)九族而同噬,猶委余而不殫。” |
lòu gān qiā shèn鏤肝鉥腎 | 比喻苦心鉆研。 | 吳梅《題<香石觀室棋譜>》詩:“坍廷嗜棋二十年,鏤肝鉥腎不論錢。” |
pī lù gān dǎn披露肝膽 | 謂竭誠相告或竭盡忠誠。 | 唐·陳子昂《安宗子科》:“披露肝膽,不知忌諱,實(shí)戰(zhàn)實(shí)惶。” |
qīng gān lì dǎn傾肝瀝膽 | 形容對(duì)人極其忠誠。 | 宋·梅堯臣《聞密賜》:“傾肝瀝膽謝不敏,豈可便恃張良才。” |
pōu gān lì dǎn剖肝瀝膽 | 比喻開誠相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承變色而起曰:公乃漢朝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詐也?” |
gān dǎn xiāng jiàn肝膽相見 |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比喻對(duì)人忠誠,以真心相待。 | 陸士諤《續(xù)孽海花》第34回:“大丈夫肝膽相見,腦袋也可以奉送。” |
pōu xīn chè gān剖心坼肝 | 比喻忠誠不二。 | 《史記 魯仲連鄒陽傳》:“兩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
huī gān lì dǎn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zé)有隳肝瀝膽同廝養(yǎng)之用力,亦難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