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朝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朝里無人莫做官 | 舊時俗語。意思是,沒有靠山,事辦不成。 | 明·無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三卷:“卻說常言道,‘朝里無人莫做官’,這句話深為有理。” |
cháo yī dōng shì朝衣東市 | 謂大臣就戮。典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 | 典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
yǒu zhāo yī rì有朝一日 | 朝:日;天。指將來有一天。 |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我也勸你不得;有朝一日準備著搭救你塊望夫石。” |
zhāo shēng xī sǐ朝生夕死 |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 《山海經 海外東經》:“[君子國]有熏華草,朝生夕死。” |
mìng zài zhāo xī命在朝夕 | 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間。形容生命垂危。 |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
zǎo cháo yàn bà早朝晏罷 | 很早上朝,很遲退朝。謂勤于政事。 | 《呂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罷,以告制兵者。” |
zhāo dōng mù xī朝東暮西 | 朝:早晨。早晨在東,晚上在西。指行蹤不定。比喻變來變去,不專一 | 明·徐霖《繡襦記·聞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東暮西,那有蹤跡。” |
zhāo jīng mù shǐ朝經暮史 |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群書,多知故事。” |
cháo cháo mù mù朝朝暮暮 | 從早到晚,天天如此,。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zhāo bù bǎo xī朝不保夕 |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生活困難;也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作威作福。 | 唐·高武仲《中興間氣集》:“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zhāo huī xī yīn朝暉夕陰 | 暉:日光。早晚陰晴變化。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
sān zhāo wǔ rì三朝五日 | 三、五天。 | |
cháo zhōng mù gǔ朝鍾暮鼓 | 見“朝鐘暮鼓”。 | |
zhāo róng xī bì朝榮夕斃 | 斃:死亡。早晨開花傍晚凋謝。比喻生命短促,榮辱無常。 | 晉·潘岳《朝菌賦》:“奈何兮繁華,朝榮兮夕斃。” |
zhāo sì mù sān朝四暮三 | 原指使用騙術欺騙人。后比喻經常變卦,反復無常。 | 梁啟超《余之幣制金融政策》:“其后有以調停之說進者,吾見其朝四暮三,無關宏旨。”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 | 《秦并六國平話》卷上:“王賁啟奏曰:‘告陛下,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主公,可不道,養軍千日,用在一朝。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 |
zhāo xī xiāng chǔ朝夕相處 | 從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關系密切。 | 孫犁《秀露集·<從維熙小說選>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過是因為與我朝夕相處,耳聞目染的結果。” |
zhāo xī gòng chǔ朝夕共處 | 朝:早晨。從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 | |
zhǐ zhēng zhāo xī只爭朝夕 |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xī tì zhāo qián夕惕朝干 | 指終日勤謹慎,不敢懈怠。 | 《易 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
wēi ruò zhāo lù危若朝露 | 危險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樣容易消失。比喻面臨死亡。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 |
dé shèng huí cháo得勝回朝 | 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見;處理政事的地方。打了勝仗回到朝廷報功。泛指取得勝利或完成任務后喜洋洋地回來。 | 元 無名氏《小尉遲》:“若得勝還朝,圣人自有加官賜賞哩。” |
zhāo yíng xī xū朝盈夕虛 | 盈:滿;虛:空虛。早上充盈,晚上空虛。形容對人忽冷忽熱,反復無常。 | 漢·應劭《風俗通·窮通》:“愿君勿怨,請于市論,朝而盈焉,夕而虛焉,求在故往,亡故去。” |
zhāo huá xī xiù朝華夕秀 | 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 晉·陸機《文賦》:“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 |
zhāo qì bó bó朝氣勃勃 | 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 鄧小平《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在革命勝利……的一代,是朝氣勃勃的,但是也有弱點。” |
zhāo róng mù luò朝榮暮落 | 朝:早晨。早晨開的花晚上就凋落。比喻富貴無常。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朝榮暮落,始富終貧,范卷簀而后榮,鄧賜錢而餓死。” |
yǐ yè jì cháo以夜繼朝 | 猶言以夜繼日。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
zhāo guān xī lǎn朝觀夕覽 | 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對寶貴的東西愛不釋手。 | 唐·張彥遠《名畫記》:“高平公進書畫表曰:‘前代帝王多求遺逸,朝觀夕覽,收鑒于斯。” |
zhāo róng xī cuì朝榮夕悴 | 早晨開花傍晚凋謝。比喻生命短促,榮辱無常。 | 《魏書·韓顯宗傳》:“然官位非常,有朝榮而夕悴。” |
zhāo sī mù xiǎng朝思暮想 | 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戀情。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cháo zhōng yǒu rén hǎo zuò guān朝中有人好做官 | 朝:朝廷。指因有權勢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3回:“恰恰的被一個旁不相干的有心人聽見了,倒著實的在那里關切,正暗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俗語。” |
zhāo róng xī miè朝榮夕滅 | 早晨開花傍晚凋謝。比喻生命短促,榮辱無常。 | 《晉書·王沈傳》:“朝榮夕滅,旦飛暮沉。” |
fěi zhāo yī xī匪朝伊夕 |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極言時間之短。 | 《周書·文帝紀上》:“今若召悅授以內官,臣列旆東轅,匪朝伊夕。” |
cháo qiān shì biàn朝遷市變 | 朝:朝廷;市:集市。朝廷改換,集市變遷。形容改朝換代,社會動蕩。 | 唐·王績《重答杜君書》:“雖國破家亡,朝遷市變,譜牒存錄,宗次可推。” |
zhāo bù tú xī朝不圖夕 | 圖:圖謀。早晨不能為晚上打算。形容形勢危急或境況窘迫。 | 唐·柳宗元《上廣州趙宗儒尚書陳情啟》:“某天罰深重,余息茍存,沉竄俟罪,朝不圖夕,伏謁無路。” |
dōng shì cháo yī東市朝衣 | 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事見《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后因以“東市朝衣”為朝臣被殺之典。 | 《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載: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 |
zhāo sī xī sī朝斯夕斯 | 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恒心。 | 《三字經》:“朝于斯,夕于斯。” |
zhāo qián xī dàng朝干夕愓 | 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 語出《易 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
rè huǒ cháo tiān熱火朝天 | 火熱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燒。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火焰照天燃燒一樣。 |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前進吧祖國》:“從祖國到朝鮮,我看見一面是熱火朝天的建設,一面是在炮火連天中奮不顧身的戰斗。” |
cháo zhāng guó diǎn朝章國典 | 見“朝章國故”。 | 《隋書·牛弘傳》:“晉秘書監荀勖定魏《內經》,更著《新簿》。雖古文舊簡,猶云有缺,新章后錄,鳩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訓范當世。屬劉、石憑陵,京華覆滅,朝章國典,從而失墜。” |
bí kǒng cháo tiān鼻孔朝天 |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見“鼻孔撩天”。 |
zhāo liáng mù chén朝梁暮陳 | 比喻隨時變節,反復無常。 | 明 楊慎《升庵詩話 蕭子顯春別》:“娼樓之本色也。六朝君臣,朝梁暮陳,何異于此。” |
xiǎo cháo tíng小朝廷 | 朝廷: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指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指處于偏安局面、狹小范圍的中央政權。 | 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臣有赴東海而死耳。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 |
zhāo zhǒng mù hù朝種暮獲 |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時間短促。 | 《漢書 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獲。” |
zhāo yún mù yǔ朝云暮雨 |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huò zài zhāo xī禍在朝夕 | 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時間。指禍患來臨在即。 | 《舊五代史·晉書·楊光遠傳》:“承勛慮禍在朝夕,與諸弟同謀,殺節度判官邱濤。” |
zhèn yīng gōng cháo振纓公朝 | 振纓:彈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 晉·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振纓公朝,則德音允集。” |
rén shēng cháo lù人生朝露 | 形容人生短暫 | |
fěi yí zhāo xī匪伊朝夕 | 不止一個早晨一個晚上。指是子不少。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我有志,匪伊朝夕。” |
zǎo cháo yàn tuì蚤朝晏退 | 謂早出視事,及晩才退。謂勤于政事。 | |
zhāo zòu mù zhào朝奏暮召 | 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語出《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捍主父偃呴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 |
sān cháo yuán lǎo三朝元老 | 元老: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現在用來指在一個機構里長期工作過的資格老的人。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行太尉事節鄉侯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 |
zhāo lìng xī gǎi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zhāo qì péng bó朝氣蓬勃 |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 |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
cháo yáng dān fèng朝陽丹鳳 | 比喻賢才逢明時。 | 《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huā zhāo yuè yè花朝月夜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zhāo sī xī xiǎng朝思夕想 | 朝:早晨。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戀情。 | 明·陸采《懷香記·蘭閨復命》:“青瑣窺觀生悒怏,苦殺也朝思夕想。”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今朝有酒今朝醉 |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 唐 權審《絕句》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fú yún zhāo lù浮云朝露 |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 《周書 蕭大圜傳》:“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系景,實不愿之。執燭夜游,驚其迅邁。” |
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人生如朝露 |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時間短。比喻人生短促。 | 《漢書·蘇武傳》:“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
miè cǐ zhāo shí滅此朝食 | 此:代詞;指敵人;朝食:吃早飯。意思是消滅了這伙敵人再吃早飯。表示消滅敵人的急切心情或對敵人的仇恨蔑視。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
huā zhāo yuè xī花朝月夕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盆朝天,碗朝地 | 形容家庭中雜亂無條理。 | 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這里盆朝天,碗朝地,沒人管。” |
zhāo zhāo hán shí,yè yè yuán xiāo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 寒食:清明節;元宵:元宵節。早晚都像過節一樣。形容生活奢華,整天尋歡作樂。 | 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從得了楊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
zhāo guò xī gǎi朝過夕改 | 形容改正錯誤快。 | 東漢 班固《漢書 翟方進傳》:“傳不云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君何疑焉?” |
wēi rú zhāo lù危如朝露 | 危險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會消失。比喻處境極危險。 | 《史記·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延年益壽乎。” |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 |
lián zhāo jiē xī連朝接夕 | 朝:早晨;夕:晚上。早晨接晚上,不分白天黑夜地連續干。 |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
zhāo qián xī tì朝干夕惕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不敢疏忽懈怠。 | 《周易 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
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 | 原比喻使用詐術;進行欺騙。后比喻經常變卦;反復無常。 |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
zhāo yíng mù wén朝蠅暮蚊 | 早上的蒼蠅晚上的蚊子。比喻壞人橫行。 | 唐·韓愈《雜詩》:“朝蠅不須驅,暮蚊不可拍。” |
zhāo shēng mù gě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8卷:“若有得一兩二兩贏余,便也留著些做個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
zhāo xī zhī cè朝夕之策 | 朝夕:一早一晚;策:計策。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圖眼前利益的計策。 | 漢·班固《答賓戲》:“意者且運朝夕之策。” |
zhāo zòu xī zhào朝奏夕召 | 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見“朝奏暮召”。 |
jiǔ jiān cháo diàn九間朝殿 | 亦作“九間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 | |
mù guó zhāo yú暮虢朝虞 | 春秋時晉國假道虞國去打虢國,打下虢國之后,在歸途中又把虞國滅了。比喻覆滅變遷的迅速。 | 金 元好問《俳體雪香亭雜詠》:“洛陽城闕變灰煙,暮虢朝虞只眼前。” |
zhāo wén xī mò朝聞夕沒 | 早晨聞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并序》:“朝聞夕沒,先民所思,何用誄德?” |
yī cháo zhī huàn一朝之患 | 突然發生的禍患。 | 《禮記·檀弓上》:“故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故忌日不樂。”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楚國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費無忌讒殺伍奢、白州犁而吳侵境不絕于寇,楚國群臣有一朝之患。” |
mù xiǎng zhāo sī暮想朝思 | 形容時時刻刻都在想念。 | 元·柯丹邱《荊釵記·遣仆》:“形只影單添凄楚,暮想朝思愈困苦。” |
yǎng miàn cháo tiān仰面朝天 | 臉朝上平臥或身向后摔倒的樣子。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幾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
fǎn běn cháo yuán返本朝元 | 猶言返本還源。 | 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著鐵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脫此二人,走一朝去,還歸正道,返本朝元。” |
bǎi chuān cháo hǎi百川朝海 | 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 | 漢 焦贛《易林 謙之無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雖遼遠,無不到者。” |
xià chóng zhāo jūn夏蟲朝菌 | 意為夏蟲活不到冬天,菌類朝生暮死。比喻極短的生命。 | 語出《莊子 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又《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 |
zhāo qián xī tì朝乾夕惕 |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 《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xiāo fù zhōng cháo枵腹終朝 | 謂終日餓著肚子。 | 清·劉書年《劉貴陽說經殘稿·沂水桑麻話》:“一人入集,必不能枵腹終朝;數日一集,亦不能徒手而歸。” |
zhèng sè lì cháo正色立朝 | 正色:態度嚴肅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諂媚阿諛和不畏強暴的人。 | 《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
mù chǔ zhāo qín暮楚朝秦 | ①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復無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歸屬變換不定。 | 清·張岱《陶庵夢憶·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園亭亦聊為之。” |
diàn guāng zhāo lù電光朝露 | 一閃而過的電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 |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zhāo chéng mù biàn朝成暮遍 |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 《南史 劉孝綽傳》:“孝綽辭藻為后進所宗,時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誦傳寫,流聞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題之。” |
zhāo lái mù qù朝來暮去 | 朝:早晨;暮:傍晚。黃昏過去清晨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妾身裴興奴,自從與白侍郎相伴,朝來暮去,又早半年光景。” |
zhèn yīng zhōng cháo振纓中朝 | 振纓:彈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 《晉書·周馥傳》:“馥振纓中朝,素有俊彥之稱。” |
mù shǐ zhāo jīng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 |
wàn guó lái cháo萬國來朝 | 萬:概數,多;朝:朝貢,朝拜。很多國家來朝拜。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 |
yī xī yī cháo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zhì xīn cháo lǐ至心朝禮 | 至心:誠心。指誠心誠意地朝拜禮敬。 |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釋道》:“《晉書·王嘉傳》:‘人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按,道經云‘至心朝禮’,本此。” |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朝聞道,夕死可矣 | 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 《論語 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zhāo yōng xī sūn朝饔夕飧 | 指才疏力薄,除吃飯外別無所能。 | 明 李東陽《后東山草堂賦》:“吾儕細人,朝饔夕飧,觀山而不窮其巔,望海而不極其源。” |
gǎi cháo huàn dài改朝換代 | 指舊的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政權。引申指時代變化很大;與舊時代的情況大不相同。有時也指外敵入侵。 |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總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貴族利用了去,當作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 |
yī cháo qiān lǐ一朝千里 | 猶一日千里。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三:“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