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75 個片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ī piàn jiāo tǔ一片焦土 | 形容遭遇火災(或戰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毀的景象。 | 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piàn jiǎ bù huí片甲不回 | 一個士兵也沒回來。形容全軍覆沒。 | 《三國志平話》中卷:“張飛笑曰:‘吾用一計,使曹公片甲不回。’” |
yī piàn sàn shā一片散沙 | 見“一盤散沙”。 |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一講:“但是中國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沒有民族的精神,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個中國,實在是一片散沙。” |
piàn jiǎ bù liú片甲不留 | 甲:鎧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屬制成的用來防身護體的戰衣。連一片鎧甲也沒留下。形容全軍被消滅。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23回:“為足的在此扎營,意欲等候番兵來,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
cùn shàn piàn cháng寸善片長 | 見“寸長片善”。 | 宋·陳亮《覆吳叔異》:“寸善片長,輒欲與圣賢參列,豪杰爭長,何暇爭百世事業乎!”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hán líng piàn shí韓陵片石 | 韓陵:韓陵山,在河南安陽東,北魏溫子升撰寫寺碑文。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 唐·張鷟《朝野僉載》第六卷:“信曰:‘惟有韓陵山一片石堪共語。’” 0 |
piàn wǎ wú cún片瓦無存 | 一塊瓦都沒有了。形容房屋全部毀壞。 | 《明史 五行志一》:“貴州暴雪,形如土磚,居民片瓦無存者。”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piàn yán jū yào片言居要 | 片言:簡短的幾句話。簡短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出要點。 | 晉·陸機《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yī piàn bīng xīn一片冰心 | 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 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piàn jiān piàn yù片箋片玉 | 箋:精美的紙張。一片紙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詩文秀美華麗。 |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李嶠善文,作《少室記》,富贍華美,人謂片箋片玉。” |
piàn cí zhī jù片詞只句 | 同“片言只字”。 | 唐·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序》:“噫,后之學者褊淺,片詞只句,未能自辨,已側目相詆訾矣。”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ō zhuī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無立足之地。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piàn lín zhī jiǎ片鱗只甲 | 猶片鱗半爪。 |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昔惟聞海上諸君子傳,傳誦其詩,有‘入市無屠狗,驕人讓沐猴’之句,深以片鱗只甲為憾。” |
yī piàn zhì chéng一片志誠 | 志誠:心意誠懇。一片誠意。 |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二折:“將一片志誠心寫入了冰綃崢,這一篇相思令,寄與多情,道是人憔悴不似丹青。” |
piàn yán zhī yǔ片言只語 | 片言:簡單短少的幾句話;只語:單個的字、詞。短而小的幾句話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 明 袁宗道《李卓吾》:“讀翁片言只語,輒精神百倍。” |
hán shān piàn shí寒山片石 | 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 清·張岱《岱志》:“余入泰山,見磨崖勒字,無一字堪入眼,故余反以無字碑為寒山一片石。” |
piàn shàn xiǎo cái片善小才 | 片善:微小的優點。指小有才能的人。 | 《陳書·陸瑜傳》:“吾識覽雖局,未曾以言議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賞。” |
piàn jiǎ wú cún片甲無存 | 一片鎧甲都沒保存下來。形容全軍覆沒。同“片甲不存”。 | 明 梁辰魚《浣紗記 交戰》:“殺得他只輪不返,片甲無存,望風而逃,渡江去了。”明 陳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一回:“末將明日使姜尚無備,再殺他個片甲無存,早早奏凱。” |
piàn yán zhé yù片言折獄 | 片言:極少的幾句話;折獄:判決訴訟案件。原意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判決訟事。后指能用幾句話就斷定雙方爭論的是非。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
yī piàn wāng yáng一片汪洋 | 形容水面遼闊,水勢浩大。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鄭州底下黃河開了口子,漫延十余州縣,一片汪洋,盡成澤國。” |
zhī zì piàn yán只字片言 | 只:一個。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語。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賞。” |
jí guāng piàn qiú吉光片裘 | 同“吉光片羽”。 | 明·陳繼儒《妮古錄》第一卷:“余有宋仲溫出子昂《蘭亭跋》,諸體皆備,而僅九段,然亦吉光片裘也。”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上無片瓦,下無立錐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gēn chuán piàn wǎ根椽片瓦 | ①一根椽,一片瓦。②指簡陋的房舍。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將我這銅斗兒般大院深宅,苦也囉苦也囉,可怎生燒的來剩不下些根椽片瓦。” |
líng guāng piàn yǔ零光片羽 |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piàn wén zhī shì片文只事 |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軼事。 | 《宋書·志序》:“司馬遷制一家之言,始區別名題,至乎禮儀刑政,有所不盡,乃于紀傳之外,創立八書,片文只事,鴻纖備舉。” |
chǐ chuán piàn wǎ尺椽片瓦 | 指建筑物遭受破壞后所剩無幾的磚瓦木料。 | 宋·陳亮《重建紫霄觀記》:“盜平,無尺椽片瓦可為庇依。道士結茅而居。” |
piàn wǎ bù cún片瓦不存 | 一塊整瓦也沒有了。形容建筑物全部毀壞。 | 《宋史·蘇易簡傳》:“況城邑焚毀,片瓦不存,所過山林,林木匱乏。” |
piàn guāng líng yǔ片光零羽 | 比喻零星的珍貴品。 | 黃遠庸《記者眼中之孫中山》:“又中山政見,亦僅片光零羽,見于報章。” |
piàn lín bàn zhǎo片鱗半爪 | 喻事物的極小部分。 | 清·陳田《明詩紀事·孫宜》:“余觀其詩,剽擬字句,了無意味,求杜之片鱗半爪不可得。” |
piàn lín cán jiǎ片鱗殘甲 | 見“片鱗只甲”。 | 梁啟超《新史學·中國之舊史學》:“時或借外國人之著述,窺其片鱗殘甲。” |
piàn jiǎ bù guī片甲不歸 | 片:單,只;甲:鎧甲。形容全軍覆沒。 | 《平鬼傳》第六回:“不如俺先殺向前去,給他一個措手不及,殺他一個片甲不歸,方知俺的厲害。” |
jǐn piàn qián chéng錦片前程 | 形容十分美好的前途。 |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想著咱錦片前程,十分恩愛。” |
piàn zhǐ zhī zì片紙只字 |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也指簡短的書信。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得其片紙只字者,重如拱璧。” |
piàn cháng mò jì片長末技 | 見“片長薄技”。 | 清·沈葆楨《復奏洋務事宜疏》:“抑知片長末技,以備顧問,以供驅策,未嘗不可。” |
piàn jiē cùn fù片接寸附 | 比喻生拼硬湊。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且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蓋寡,接附者甚眾。”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上無片瓦,下無卓錐之地 | 卓:直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居膺禪師法嗣》:“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時如何?’師曰:‘莫飄露么。’” |
hú lún bàn piàn囫圇半片 | 囫圇:完整的,整個兒的。一個整體中的一部分。指只聽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畢方《千重浪》第十章:“(邢連成)這才囫圇半片地聽出點意思。” |
yī piàn qī hēi一片漆黑 | 形容非常黑暗。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 馮德英《苦菜花》第11章:“雨還在滴答滴答地下著,屋里屋外一片漆黑,看不見一點亮光。” |
yī piàn chì xīn一片赤心 | 一片紅心。指忠誠之心。 | 清·洪昇《長生殿·契游》:“一日圣上見了,笑問此中何有?俺就對他說,惟有一片赤心。” |
piàn yún zhē dǐng片云遮頂 | 比喻得到別人的恩澤。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驢做馬,填還這債,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頂,此恩必當重報也。” |
kūn shān piàn yù昆山片玉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中的一個,后比喻許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晉書 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guì zhī piàn yù桂枝片玉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謂登科及第。 | 唐·柳宗元《送苑論登第后歸覲》詩序:“桂枝片玉,光生于家。”參見:“桂林一枝”。 |
piàn yán yī zì片言一字 | 猶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唐 李邕《兗州曲阜縣孔子廟碑》:“片言一字,勸善懲惡,誘進后人,啟明先覺。” |
yī lín piàn zhǎo一鱗片爪 | 見“一鱗一爪”。 | 《〈王西彥小說選〉自序》:“現在重讀自己這一鱗片爪時,就愈益感覺到,對那個暴風雨前的黑暗時代,我們實在太需要宏偉的史詩了。” |
yī piàn gōng shāng一片宮商 | 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美、悅耳。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韋八座岫謂朝賢曰:‘此賦乃一片宮商也。’” |
dǎ chéng yī piàn打成一片 | 原指把各種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現多指人與人相互間關系密切;如同一體。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順道,打成一片。” |
yǔ sī fēng piàn雨絲風片 | 形容春天的微風細雨。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
wēi fèng piàn yǔ威鳳片羽 | 由一根鳳羽而顯示其全貌。比喻卓越的人才所表現出來的某一方面或珍貴難得的事物的零星片斷。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詩話·費鹿峰詩箋》:“泛然酬應之作,猶是七子遺響,集未必存,威鳳片羽,亦不可輕棄也。” |
guī lóng piàn jiǎ龜龍片甲 | 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 唐·張懷瓘《書議》:“麟鳳一毛,龜龍片甲,亦無所不錄。”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piàn yán zhǐ zì片言只字 | 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 晉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片言只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
piàn lín suì jiǎ片鱗碎甲 | 猶片鱗半爪。比喻事物的極小部分。 | 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雖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鱗碎甲,發明此主義者,固已不少。” |
yī piàn dān xīn一片丹心 | 一片紅心。指全部忠誠之心。 | 宋 蘇軾《過嶺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數行清淚嶺云南。” |
piàn wǎ bù liú片瓦不留 | 同“片瓦無存”。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蔣家打得個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縣去了。” |
piàn yán jiǔ dǐng片言九鼎 |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象征九州。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說話十分守信。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諾千金,人服其信。” |
cùn cháng piàn shàn寸長片善 | 寸長:一點兒長處。片:零碎的。形容微小的長處和優點。 | 宋 歐陽修《乞補館職札子》:“稍有寸長片善為人所稱者,皆已擢用之矣。” |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 昆山:昆岡,古代產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塊玉。比喻科舉考試中的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 《晉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bīng xīn yī piàn冰心一片 | 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 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清·張南莊《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只得仍縮在娘身邊。” |
yī zhī piàn jiě一知片解 | 猶一知半見。 | 宋·吳泳《答趙茂實書》:“某閑居寖久,兀兀一經,今已窮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復為言語詞章。” |
jí guāng piàn yǔ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2回:“祖宗詩文,在旁人觀之,不過行云流水,我們后輩視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貝。” |
piàn yǔ jí guāng片羽吉光 | 片羽:一片羽毛;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名。比喻殘存的藝術珍品 |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片羽吉光,彌可珍貴。” |
piàn jiǎ bù hái片甲不還 | 見“片甲不回”。 | 明·方汝浩《禪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軍馬守關,以待劉總督后隊官軍,殺教他片甲不還,方稱暢快!” |
piàn jiǎ bù cún片甲不存 | 一片鎧甲都沒保存下來。形容全軍覆沒。 | 明 梁辰魚《浣紗記 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領一枝軍支,與齊戰于艾陵之上,殺得他片甲不存。” |
yī lín piàn jiǎ一鱗片甲 | 見“一鱗半甲”。 | 清·趙翼《題黃陶庵手書詩冊》詩:“嗚呼公已騎箕去,故紙殘零亦何有。一鱗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詩遂不朽。” |
yī piàn zhì chéng一片至誠 | 至誠:極端的誠心。一片極端的誠心。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圣人望下一看,見他正是服官從政的年紀,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
zhī lín piàn jiǎ只鱗片甲 | 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魯迅《<藝術論>譯本序》:“這里的三篇信札體的論文,便是他的這類著作的只鱗片甲。” |
piàn cháng báo jì片長薄技 | 微小的特長,淺薄的技能。 | 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乃后世概以工匠輕之,以輿隸概之,以片長薄技鄙數之。” |
piàn yán zhǐ cí片語只辭 | 猶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易宗夔《〈新世說〉序》:“酷嗜臨川王之書,以彼片語只辭別具爐錘,自甘吻頰,非凡響所能及耳。” |
zhī yán piàn yǔ只言片語 | 個別詞句或片斷的話。 | 張潔《沉重的翅膀》:“讓誰聽了只言片語,給你來個斷章取義,你受得了嗎?” |
piàn wén zhī zì片文只字 | 指少數的幾句話語。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爭解元》:“孜孜以薦賢為急務,雖州里白丁,片文只字求貢于有司者,莫不盡禮接之。” |
piàn shí hán líng片石韓陵 | 片石:石碑;韓陵:韓陵山,在河南安陽東,北魏溫子升撰寫寺碑文。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 柳亞子《題南明昭宗三王壙志銘拓本后》:“更憐點畫渾難據,片石韓陵字赤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