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
詞語解釋
作物
作物"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a1feec244>農作物的簡稱。大面積栽種或大面積收獲,供盈利或口糧用的植物。
例作物"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d8225115c>油料作物。
英crop;
翻譯
- 英語 crop
- 德語 Feldfrucht, Feldfrüchte (S, Agrar)?
- 法語 culture
引證解釋
猶造物。主宰萬物之神。
引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明公道冠二儀,勛超邃古,將使 伊 周 奉轡, 桓 文 扶轂,神功無紀,作物何稱?!?/span>
農作物的簡稱。
例如:高產作物;作物一年兩熟。
國語辭典
作物
人工栽培的植物。依用途不同,分為農藝作物、園藝作物、森林作物等。通常所稱作物,系指農藝作物。
網絡解釋
作物
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出自《到大司馬記室箋》。
分字解釋
※ "作物"的意思解釋、作物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作物造句
1.南街村圍繞即食粉絲生產項目,抓住麥收后農作物調茬的有利時機,在繁城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建立了15萬畝的高淀粉脫毒紅薯生產基地。
2.農業(yè)專家表示,這次降雨對麥收、春播作物生長非常有利。
3.國外豆科作物發(fā)展的經驗證明,在豆科作物大發(fā)展的時期,接種高效根瘤菌是非常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
4.同樣重要的是引進鹽和耐旱作物以及恢復沿海森林。
5.“磷對于穩(wěn)定的食品生產體系至關重要,也對于緩沖氣候變化對土壤的影響至關重要,”他說,“這對于農作物和牲畜*產都很重要。”。
6.該工具包也包含防治狒狒的辦法。這種大型猴類會破壞農作物,殺死羊和其他牲畜。
7.安徽省農業(yè)氣象中心陳曉藝高級工程師指出,雖然前期氣象條件對作物生長總體有利,但秋收作物的后期管理工作仍需加強,以確保糧棉豐產豐收。
8.但華北南部可能出現的陰雨寡照,可能導致農作物的貪青晚熟以及棉區(qū)的秋收,給農業(yè)帶來不利影響。
9.通過大田試驗,分析了作物根區(qū)局部控水無壓地下灌溉條件下不同孔徑孔口出水規(guī)律和根區(qū)局部濕潤狀況。
10.遇連陰天應提前準備干稻殼、麥糠或其他細碎的秸稈撒一層在作物行間的地面,起到吸收棚內過多水分的作用。
11.科學家發(fā)現,帶有抗蟲基因的作物能在土壤里留下毒素,這種毒素既能殺死害蟲也能殺死益蟲。
12.種子處理上采用曬種、藥劑拌種,大力推廣應用抗旱種衣劑、抗旱蒸騰劑和土壤保水劑等,增加作物的抗旱能力。
13.余欣榮說,僅從節(jié)水的角度講,馬鈴薯生長需水少,其最低蒸騰系數只有350,而小麥、水稻分別是450和500,這使它可能成為雨養(yǎng)農業(yè)的一種主推作物。
14.對無灌溉條件的地塊,采用噴施抗蒸騰劑增加農作物的抗旱性能。
15.從緩解資源環(huán)境壓力角度來看,馬鈴薯生長需水少,其最低蒸騰系數只有350,而小麥、水稻分別是450和500,這使它可能成為雨養(yǎng)農業(yè)的一種主推作物。
16.在根據年干燥度進行干濕區(qū)劃的基礎上,對作物生態(tài)需水來源進行分析。
17.利用該系統(tǒng)可查詢任一網格點的氣候要素值,檢索作物氣象指標、地理信息及農業(yè)統(tǒng)計信息等,快速制作作物種植區(qū)劃。
18.相應作物的選擇,加之不同的抗?jié)?、抗旱技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華北的微觀作物布局。
19.次日新民牽著牛,老李扛著犁下田耕地備播春季作物,周家媳婦也去地干活。
20.還具有多陰電性,能使作物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促進作物根系發(fā)育,增強抗病性。
相關詞語
- yī wù一物
- shēng wù jiàng jiě生物降解
- zuò bié作別
- wù jǐng物景
- zhàn lüè wù zī戰(zhàn)略物資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
- hú zuò fēi wéi胡作非為
- zuò fèi作廢
- guǐ wù鬼物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裝腔作勢
- shí wù liàn食物鏈
- wù qì物器
- zhù zuò著作
- lì zuò力作
- zuò suì作祟
- huà wù化物
-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
- zhí wù yuán植物園
- zuò sè作色
- dú wù毒物
- huò wù貨物
- gōng zuò zhèng工作證
- dàng zuò當作
- zuò h?o作好
- sè zuò色作
- gōng wù公物
- bài wù jiào拜物教
- hé zuò shè合作社
- shuǐ hé wù水合物
- lǜ huà wù氯化物
- wù lì物力
- zuò zuò做作
- zhāng zuò lín張作霖
- xí zuò習作
- jù zuò jiā劇作家
- wéi wù lùn唯物論
- yì wù異物
- cāo zuò操作
- zhōu zuò rén周作人
- liáng shi zuò wù糧食作物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wén wù文物
- zuò zhě作者
- gé wù yuàn格物院
- gōng zuò rì工作日
- zhèn zuò振作
- wù lǐ物理
- wù zī物資
- qí wù lùn齊物論
- wú suǒ zuò wéi無所作為
- lián zuò連作
- qiáo zuò yá喬作衙
- tǔ zuò土作
- zuò xié作協
- yǒu jī wù有機物
-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
- yuè zuò rén月作人
- jié zuò杰作
- jiē wù jìng接物鏡
- zhí wù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