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wù lùn
注音ㄑㄧˊ ㄨˋ ㄌㄨㄣˋ
繁體齊物論
酒名。
酒名。
引宋?唐庚 《瀘人何邦直吾呼與飲為此詩》:“滿飲一杯齊物論,白衣蒼狗任浮云!”自注:“余在 惠州 作酒二種,其和者名‘養生主’,其稍勁者名‘齊物論’。”
莊子篇名。內容敘述萬物自適判準難定,終而肯定一切人與物的獨特意義,及其價值。
《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并列組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雖然沒有表示關聯的語句和段落,但內容上卻有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著,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現出一種似連非連、若斷若續、前后貫通、首尾呼應的精巧結構。
“齊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么差別,也沒有是非、美丑、善惡、貴賤之分。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并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因而沒有區別。需要說明的是,莊子的這種見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個方面加以強調,具有片面性。文章中有辯證的觀點,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學觀點之中。但是,在他的論述中常常表現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觀方面和認識論方面的問題,對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1.其中,齊物論和逍遙游的關系是考察的重點.
2.在本質上,齊物論是用相對主義消解事物之間的差別,最終確立一種態度:讓心從物的紛擾和是非爭論中擺脫出來,實現逍遙。
3.在莊子的“齊物論”中,“齊”并沒有否定“不齊”,而正是以之為中介,“齊”的內涵才得到充分的展開。
4.事實上,“齊物論”具有三個層面的涵義:齊物、齊論及齊語言。
5.本章首先對老、莊之“道”作了比較,進而對莊子“齊物論”思想加以考察、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