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造句
1.有唐一代,文人因科舉而逃禪與僧人因科舉而還俗屢見不鮮。
2.唐,因循“干祿字書”,科舉要求正字法,書楷書。
3.事實上,到了明朝后期,八股文已經變成科舉制義文章的一種泛稱。
4.于此配套的是他規定科舉考試不再以朱熹的注釋為標準,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要求統一答案。
5.而名為“阿芙樂爾”的療養基地位于利佩茨克州境內風景如畫的頓河沿岸,周圍遍布名勝古跡,起拍價為9920萬盧布,9月16日在莫斯科舉行拍賣會。
6.封建社會的讀書人,大多向往在科舉中名列前茅,在仕途上飛黃騰達。
7.畢竟除了時斷時續的科舉之外,混進官府當小吏,幾乎是民間才俊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途徑。
8.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試制度,中國的科舉制度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
9.他是賈府的繼承人,是賈家的希望所在,他應該走一條科舉榮身之路,以便立身揚名,光宗耀祖。
10.張飛三人也不驅使,任由三匹馬慢慢的走著,路上偶爾談論這次科舉,偶爾談論天下大事,宋海多一身學問不俗,針砭時弊,字字切中要害。
11.(4)漢以后因襲博士官學制度(宋以后科舉制度猶是變相官學),以利祿熏人心,以權威約真理,經世致用,空存美談,釣名漁利,長留穢德。
12.胡說,就算不去科舉,書,你也要讀!立世存身怎能不知圣賢書中的微言大義?等你接了差事,每天還要讀書,不可荒廢。
13.你裝,你繼續裝,十年讀書就是為了這一天的成績,居然表現出不知道,尤其是裝的還這么像!“少爺,今天是科舉考試看成績的一天。
14.自隋唐以來,中舉被稱為“蟾宮折桂”,“桂林一枝”成為出類拔萃的代名詞,科舉考試稱為“桂科”。
15.【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
16.蒲松齡10幾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72歲才成為貢員;范進中舉,就是中考,考了至少十二三次。
17.無論你皇帝貼不貼黃榜,科舉考試都是要進行的。
18.據說這項折桂的名字來歷還有些意思,那是他父親在世時,期望他這唯一的獨生兒子能在三年一大考的朝廷科舉考試中,一舉奪的頭名狀元,來個蟾宮折桂。
19.我國的高校招生政策既借鑒了西方的招生考試模式,又深受傳統科舉考試文化的影響。
20.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因要求以這種書體應考,所以,又有“干祿體”之稱。
相關詞語
- bā d? kē朳打科
- jǔ dòng舉動
- yún xiāng kē蕓香科
- jǔ bàn舉辦
- kē mù rú科目儒
- kē huàn科幻
- yī jǔ yī dòng一舉一動
- shí kē十科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kē yuán科員
- xué kē學科
- b?i hé kē百合科
- jiào kē shū教科書
- xu?n jǔ選舉
- běn kē本科
- shí kē實科
- shè huì kē xué社會科學
- kē jì科技
- yí jǔ儀舉
- jǔ wú yí cè舉無遺策
- kē yán科研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學
- yì jǔ逸舉
- shí kē石科
- kē mù科目
- shǐ kē史科
- yí jǔ移舉
- kē mù rén科目人
- kē jiào科教
- jǔ bù shèng jǔ舉不勝舉
- ér kē兒科
- jǔ xíng舉行
- yī jǔ一舉
- lǐ kē理科
- kē mù jì科目記
- yì jǔ義舉
- jǔ shì舉事
- jǔ mù舉目
- jǔ yī fèi b?i舉一廢百
- chā kē d? hùn插科打諢
- kē xué科學
- yǔ shòu tóng kē與受同科
- jǔ zhǔ舉主
- shū kē殊科
- biàn jǔ遍舉
- bèi jǔ備舉
- fā cè jué kē發策決科
- kē shì科適
- míng jǔ明舉
- jǔ fán舉凡
- jǔ zuò舉坐
- kē jiào xīng guó科教興國
- shí zì huā kē十字花科
- bì xiū kē必修科
- zhòng kē重科
- qiáo kē瞧科
- jǔ zú qīng zhòng舉足輕重
- yī jīng jǔ一經舉
- péng kē蓬科
- kē tiáo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