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àn jǔ
注音ㄅㄧㄢˋ ㄐㄩˇ
繁體遍舉
全面概括;全部列舉。
全面概括;全部列舉。
引《荀子·正名》:“故萬物雖眾,有時而欲徧舉之,故謂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br>漢班固《西都賦》:“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br>《新唐書·百官志一》:“其名類繁多,莫能徧舉。”
謂部分地概括、列舉。
引《荀子·正名》:“有時而欲徧舉之,故謂之鳥、獸。鳥獸也者,大別名也。”
俞樾《諸子平議·荀子三》:“疑此‘徧’字乃‘偏’字之誤。上云‘徧舉之’,乃普徧之義,故曰‘大共名也’;此云‘偏舉之’,乃一偏之義,故曰‘大別名也’?!?/span>
徧舉,讀音為biàn jǔ,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全面概括;全部列舉。
1.近日幸得胡先馬肅致龍榆生手翰數(shù)十通,其中有遍舉科學(xué)家之為詩者,可視作要略,節(jié)錄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