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詞語解釋
民俗
民眾的習慣;民間風俗。
英folkway; folk custom;
翻譯
- 英語 popular custom
- 德語 Ethnologie; V?lkerkunde
- 法語 folklore
引證解釋
人民的風俗習慣。
引《韓非子·解老》:“府倉虛則國貧,國貧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則衣食之業絶。”
《史記·循吏列傳》:“楚 民俗好庳車,王以為庳車不便馬,欲下令使高之。”
宋?范仲淹 《睦州謝上表》:“然后上下同心,致君親如 堯 舜 ;中外有道,躋民俗於 羲皇。”
清?薛福成 《創開中國鐵路議疏》:“民俗既變,然后招商承辦……可以漸推漸廣,漸續漸遠。”民眾的生活、生產、風尚習俗等情況。
引《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從事。”
宋?張孝祥 《正提刑啟》:“疇昔熟於條教,莫先圖民俗之安;乃今奉以周旋,當益厲官常之守。”
清?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奮白筆,書盈尺之紙,為國家陳民俗之急。”
國語辭典
民俗
人民百姓的風俗習慣與傳統。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
《文明小史·第一回》:「湖南永順府地方,毗連四川,苗漢雜處,民俗渾噩。」近民風 習俗
網絡解釋
民俗 (一種民間文化)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民俗 (漢語詞組)
民俗
mín sú
ㄇㄧㄣˊ ㄙㄨˊ
民風風氣風俗習慣習俗
◎民俗mínsú
[folkway;folk custom]民眾的習慣;民間風俗
民俗mín súㄇㄧㄣˊ ㄙㄨˊ
人民百姓的風俗習慣與傳統。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文明小史.第一回:「湖南永順府地方,毗連四川,苗漢雜處,民俗渾噩。」近民風、習俗
民意民生民房民生 國計民運民享民事民眾民生 主義民殷 國富民人民國民極民政民心民防民聲民樂
避世 絕俗殊俗卑俗抗塵 走俗問俗匡時 濟俗異俗舊俗歸俗染風 習俗超塵 出俗采風 問俗尋俗激貪 厲俗不僧 不俗不尋 俗獷 俗淺
分字解釋
※ "民俗"的意思解釋、民俗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民俗造句
1.再如用老照片再現1946年登瀛樓的部分菜品,如素什錦、燴雞絲、全家福、軟炸雞、燒海參、全爆、燒四絲等,有很高的民俗學、社會學價值。
2.村民們興高采烈地抬著他們的神走鄉串戶,舉行一系列民俗學上叫“沿門逐疫”的象征儀式。
3.“以前知道溫州手工技藝很發達,不過現場看了才知道有這么多種類”,溫州大學民俗學會的學生,是第一波到現場的觀眾。
4.結果她套出來,一旦視之為挑釁和不可信的,現在被視為顛撲不破的民俗學者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5.普羅普是前蘇聯著名的民俗學者,舉世公認的民間文藝學研究的一代宗師。
6.本文從民俗學角度闡釋媽祖文化對許地山創作的影響。
7.李懷蓀考察研究湘西的生產生活、祭祀民俗多年,于是有了“湘西蠟農每年往返六千里,從云南運回蠟蟲的湘西‘蟲幫’”等諸多動人心魄的精彩小說片段。
8.這個過程用民俗學的一個詞叫約定俗成,所謂約定俗成就是大家都接受了,最后你不必非得要他這么做,他自己就這么做。
9.11月18日,舟山沈家門漁港舉行民俗表演活動。
10.元寶山野人谷將建成森林民俗旅游地。
11.新型面人兒的創作者、濟南市工藝美術大師劉玉超說,民俗文化藝術節的一個主題是非遺項目展示,這個平臺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創新。
12.昆明云之南工藝美術有限公司以昆明標志性建筑物金馬碧雞坊為原型,制作出精美作品,盡顯典型的昆明民俗特色。
13.就方言與民俗發生的先后順序來看,一般來說,民俗是第一性的,即先產生某種民俗然后方有表現這種民俗的方言詞匯。
14.威海漁家民俗濃郁,民風淳樸,海文化豐富,在石島漁家做客,在威海海邊趕海、垂釣,[造 句 網]都將給您異樣的文化沐浴。
15.30,嘉賓們乘車來到老鵬村農戶熊新民家感受傳統民俗打硪號子。
16.中秋十五家家忙著做甜餅,敬奉月亮聚團圓。中秋十五民俗氣氛濃味漫延,奔走相告歡天地。中秋十五大餐宴味隨風飄香,酒香肉味撲面來。祝你幸福美滿聚團圓!
17.而形態上,自古以來便對蕭史設壇祭拜,已成為當地民俗。
18.端午節,鐘馗像一懸,吉祥連成連;艾葉菖蒲一掛,好事來到家;龍舟這么一賽,憶古歡樂在心懷;吃一個粽子,念一下過去,民俗豐富多彩,祝你快樂迎面來!
19.巫術信仰是中國民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巫術文化與民俗文化密不可分。
20.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在朝鮮語中叫做“罕佳玉”或“秋夕”,是朝鮮半島人民歷來都要歡慶的民俗節日之一。
相關詞語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漢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ng安民榜
- guó mín國民
- biān mín邊民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眾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賤民
- w?ng mín網民
- yì mín逸民
- jū mín qū居民區
- mín yì民意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憤
- jī mín饑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o mín擾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mín bīng民兵
- mín guó民國
- píng mín平民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mín tuán民團
- mín jiān民間
- jūn mín軍民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
- mín zhǔ d?ng pài民主黨派
- jū mín居民
- liáng mín良民
- mín qíng民情
- guó tài mín ān國泰民安
- bào mín暴民
- zāi mín災民
- mín tún民屯
- mín shì民室
- mín zhái民宅
- mín jū民居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mìng mín命民
- bái mín guó白民國
- liú mín流民
- biàn mín fáng便民房
- fù mín富民
- yān mín煙民
- rén mín tuán tǐ人民團體
- mín zhèng民政
- yǔ mín tóng lè與民同樂
- mín gē民歌
- mín xiàn民獻
- mín pǐn民品
- zhí mín dì殖民地
- huáng mín皇民
- chén mín臣民
- zhòng mín tiān種民天
- guó mín shōu rù國民收入
- liú mín tú流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