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ǐ jiào wén xué
注音ㄅ一ˇ ㄐ一ㄠˋ ㄨㄣˊ ㄒㄩㄝˊ
繁體比較文學
1.作為現代中國著名的批評家與比較文學家,梁實秋將文學置于跨文化的語境中進行了獨特的跨學科考察。
2.該校文學院的中文系,最早是1984年由北京大學援建的,由著名的比較文學專家樂黛云和著名文藝美學家胡經之創立,兩位學者也輪流擔任系主任。
3.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整地認識法國學派(造 句 網),并對比較文學學科的建設起到有益的推進作用。
4.雷納?韋勒克是比較文學研究領域一位頗有建樹的學者。
5.因此,比較文學研究應從共通性轉向差異性。
6.通常存在于閱讀活動中的“誤讀”現象,在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研究領域中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人們對他者文化的或積極或消極的變異性理解。
7.通過比較文學主題學的平行研究,可以拓寬對二位作家作品的認識。
8.不少學者倡導比較文學向比較文化轉向,也有一些學者予以抵制。
9.本課程主要介紹比較文學的一般原理,并結合具體案例對比較文學學派及類型論、例論、介論、學論、潮論等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10.比較文藝學迄今仍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其產生既是比較文學理論化的結果,也是現代文藝學走向比較研究的結果。
11.一位哲學系或比較文學系的學生永遠不會承認自己作弊。
12.文學他國化是比較文學的新興理論,寒山詩在日本、美國的流播正是一個文學他國化現象的典型個案。
13.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去研究明清小說理論,可以探求這一理論探索的新的學術價值。
14.季羨林一生共出版了11本學術著作,發表200多篇論文,作品涉及10多個學術領域,其中包括中國文化研究、比較文學和梵文等。